0369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0369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孙为民不由自主地放起了一首歌,。 这是一首西藏风格典型突出的歌曲。 她重现了西藏人民渴望开通青藏铁路的愿望。 也赞扬了我国铁路建设者们,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西藏人民拥有通向祖国各地的铁路线,圆了西藏人民多年的梦想。 看了孙为民一眼,王亮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要表达什么了。 孙为民的父亲孙海泉,也就是当年的骑兵连连长孙德胜的儿子。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孙海泉参与了川藏线的建设。 如今,当年为祖国的边疆奉献出青春和健康的孙海泉因为疾病常年卧床。 当提及西藏这块圣地的时候,怎么不会引起孙为民这个当儿子的感慨呢。 那个地方,有父辈遗留下来的痕迹。 更有数不清的忠魂。 一句句歌词钻入到王亮的心坎里,又是历历在目的往事。 他不能沉默。 王亮道:“从川藏线一路走来,你可以欣赏到美景,可你们又是否知道,这条路上,有多少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这留下血和汗?甚至是奉献了生命!” 不是王亮矫情,一想到这里,泪如泉涌。 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烈士的英魂长眠在此。 有太多太多英勇无畏的川藏汽车兵依然前进在路上。 “百步之内有险情,十里之内埋忠骨。”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王亮下意识地说出了这两句话,由此,一段历史又被揭开。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整个西藏没有一公里的公路。 在那个年代,西藏的所有的交通运输全都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 一九五零年,解放军接到解放西藏的命令。 最高指令:“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于是,第一条进藏公路开始修建。 “川藏线是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现在是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康公路建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成都通往当时的西康省省会雅安的省际公路。” “一九五零年开始修建雅安至拉萨的康藏公路,在西康撤省后两条路并称川藏公路。”王亮介绍道。 那个年代,在平原上修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是在海拔高达六千米,地势起伏大的高原上。 可以说,那比登天还要难。 修路,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 对于当年修路的事情,王亮记忆犹新。 他参与过规划,也参与过图纸设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施工时间里他还一直在高原上帮忙。 王亮介绍道:“当时修路的标准已经放到最低了,三层路面,一层石灰,一层黏土,一层石子,然后轧平后形成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