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节 重骑新军
和拓跋久兴手里的军队一样,陈朝的强大让陷入包围的陈**队还没有感觉到绝望。三十万军队的数量就是他们底气,看着身边,自己一方的将士密密麻麻,他们仍不能相信东夏可以拿出更多兵力聚歼他们。 狄阿鸟夺取灵武,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大规模的攻势,虽然军队上开始明火执仗,站到高处一眼望去,旗帜、营盘、人马,无边无际,但是,是虚是实,陈国的将士又怎么估量? 开会就是要作军事部署的。 很多只知道打仗的将领不知道大王圈住了敌人,为什么还要开会,为什么不直接传令,各部一阵一阵,一波一波地围攻。 他们不知道,尉迟秉也不知道。 狄阿鸟要在灵武开会,给尉迟秉的职责就是保卫灵武的安全。 一听说负责保卫灵武,尉迟秉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失落:漫天遍野都已经是我们东夏自己的兵,有什么可保卫的?不参加灵武的军议,那说明不用向自己传达部署,自己要坐冷板凳。他自己亏不说,他也为自己的五百铁骑亏得厉害。 自投效狄阿鸟一来,他专注于东夏重骑兵的组建,训练出五百铁骑兵。 不是说除了这五百人东夏就没有重骑兵。 东夏皮革和铁艺从鞋子和马掌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现在已是匠多工精,出产巨大。 就连铠甲的标准,都是各国参照和一心想要超越的,只是其它国家兵与工分离,将士们不知道罢了。 先是双层漆板牛皮的轻甲,中原朝廷上万件订走,接着东夏就又出了双层牛皮嵌竹片的轻甲和双层牛皮嵌铁片的重甲。等这些标准风行之后,代表着铁艺顶峰的锁子甲,冲轧打磨的明光甲开始涌现,而各种单品的护具,也是精益求精,美观实用,是上等习武之人眼热的精品。 因为贸易的得天独厚和对工匠作坊的重视,便是国力雄厚的中原都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每年东夏自产的粮食、棉布不算,海运得来的粮食、青盐、茶叶、棉布不算,还会从中原采购大量的粮食,瓷器,茶叶,棉布,这些物品都用于与草原各部进行交换,换来的牛皮,羊皮加工成皮具,又返销中原,同时,东夏自己重开两座铁矿,与高显合作,恢复了高显境内的几处铁矿,就这,每年还要从中原换铜铁。 在出兵前,狄阿鸟受方士的游说,头脑一热,还要在未来几年攒铜铁镇压国运。 有这样的条件,东夏不缺甲杖,一些条件好的将领,都是里甲,外甲,护具,里三层外三层往身上套,皮质的马铠也极为常见。 尉迟秉的这一支人马却又不同。 马用特殊的良种马,选用的时候都要经过负重,冲击,绊腿等测试,连腿距都要丈量一番才行;骑士要用身材高大的人,选兵的时候,身不满六尺的不要,举不了二百斤的不要,负重五十斤跑不完十里的不要,即便这样,还要再经过筋骨打熬和层层筛选。他们身上的甲胄全是明光甲构件,连脸都不露,他们的马身上也覆盖着铁片,不像马,反倒像穿山甲。他们使用的武器,三分之一是丈八长矛,但更多的是一种独有的叫做镗的兵器,中间有枪尖,左右两个长月牙,上头全是小环。 目前他这支军队,只有四百多人,被他叫成五百。 按照相应的配属,不计辅兵,他还有一支铁骑两倍人数的轻型重骑兵,人数一共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负责保卫工作的除了他,还有吴班。 吴班自己的军队有一万人左右,另外配属了一些武学、官学上的准犍。 两个人往一起一坐,一通直肠子的尉迟秉就开始一口一口地叹气。 每次吴班一朝他看,他就来一句:“没想到你这么受大王重用,也还跟我一起蹲冷板凳。” 吴班本来不想与他讲明,但他就这样,一个劲叹气,你看他了,他会重复一句“一起蹲冷板凳”,不大功夫,吴班就受不了,苦笑说:“本来大王想憋憋你。不让我告诉你。看来再不与你讲,你能在人耳朵边哼一天。” 尉迟秉的眼睛一亮。 吴班便说:“灵武一丢,三十万大军的补给被掐断,你不要说你身为重要将领,竟然不知道敌人会强攻灵武的军事常识?大王挑来挑去,说只有你,才能在这节骨眼上顶住敌人的反扑,让他和众将能够安安心心地计较怎么吃掉敌人三十万大军。你还一个劲儿哼哼,能没有你的仗打么?” 尉迟秉仍是哼哼:“铁骑一出,敌人望风而靡,打一仗就没有了,接下来又没有我啥事儿。哼哼两句你又烦。” 他故意说:“按说该烦的是你才对,文人牢sao多,你怎么就不烦呢,三十万敌军在眼跟前,咱俩只够得着打一仗两仗。也是,前头你跟着阿孝王爷打了,仗打多了人不愁,这才能笑得出来,要是你像我,那还不酸诗加哼哼?” 吴班哭笑不得。 想了一想,他说:“有些话大王没说,但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这两支军队,一大一小,都是东夏精锐,大王留着我们,是要带在他身边儿,镇守灵武的,拓跋黑云凭他自己,他打不通灵武,到时,拓跋巍巍就会从西边来救他的三十万大军。灵武才是重中之重,也只有集中我们这样的军队才能应对。” 尉迟秉还是哼哼:“话是这么说的,可这敌人在哪呢?日上三竿了。鬼影也没有。” 吴班看出来了,他根本就是故意的,干脆不理他了,用食指点他两下,嘲讽说:“东夏最好的武装都给你了,养出来个娘们,你要是哭两声,小弟还真就甘拜下风。” 尉迟秉往大太师椅上一靠,把不堪重负的太师椅靠得“咯吱”一声,翘起二郎腿,抬头望天,一脸憨悲:“养兵五年。打不上仗还不让哼哼两声?” 刚说完,一个骑兵卷着风烟,直接冲到跟前,大叫道:“启禀将军。陈国的军队上来了,起码三、五万,把十里外的河谷都塞满了。” 尉迟秉“啪”一声把椅子坐塌了,关键是他没一屁股蹲地上,而是扎着马步,彪呼呼地喊一句:“好兄弟。我去披挂。你别先上去三下五除二打完了,等着我。”说着一个转身,硕大一条黑汉一溜烟不见了。 吴班扭头望他一眼,哭笑不得。 也确实,他的铁骑披挂,作各种准备要比别人慢。 他的人马是拿来冲阵的,效果最好的时候是战场铺开,敌我充分接触之后,才突然冲击敌阵,等他不等不都一样? 一个犍牛凑过来,疑惑不解地问:“将军,河谷地方狭窄,为何我们不在那儿摆开阵势,却让敌人从容通过呢?” 吴班平和地说:“这个问题,武学的人早就问过我了。我们虽然是保卫灵武,却不是要被动挡住敌人。我们的骑兵也多,在那里能够摆开战场,同样不利于我们发挥。何况那儿狭窄,等敌人上来鏖战,咱们就可以用一支人马冲击青化滩河谷,截断他们……眼下围困敌人的局面已经形成,我们要的就是将三十万人马分割吃掉,现在,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犍牛纳闷地说:“可我们只有一万多人呀。” 吴班笑道:“你怎么只看到一万多人?旗军不算,常子龙的军队,牛帅的军队都是我们东夏的精锐,离的都不远,只要打起来,瞬息就可以赶上来,这五万军队离他们中军已远,给了咱们歼灭他们的时机,我们还要因为自己手里只有一两万人假客气吗?” 因为要严阵以待,他没有再去与犍牛多说,哪怕又凑上来好些犍牛,扎着耐心听他的打算的架势。 虽然没说,他心里却是一片冷肃。 这也将会是他的成名一战。 少年好为将,十余寒暑,苦读兵法,背着麻袋游历山川,落拓时三天吃不上饭……他不是凶狠的人,但那一股萧然的儒将之气却在勃发。 他英姿飒爽地上了马,走上军阵,率先走向的是武学和各地州学的少年兵。 他们不全是少年,还有一些入官学的巴特尔,是额外拨给他的,其中就有撒力罕。 接着是一手训练的新军。 这支新军还是王镇恶军中分出来的,只是额外混编了东夏的老牌精锐。 吴班可以肯定,整个世上,只有狄阿鸟能给他这样的器重,把王牌军队交给自己,打散整编为新军,这种器重超出了赋予的军权……还有对人才的舍得。 很多才智之士,崭露头角之日,没有人肯相信他们,终怕他们夸夸其谈。无论他们如何证明,倘若不是冲锋陷阵之辈,三五年能够熬个上等级参军,仍是参谋赞画,不触军权,不能实践心中所想。十年八年熬过去了,白发爬上两鬓,上头觉得稳重了,手边没人了,才会派出来主持一方军务,可是当年有建功立业之心的少年,没有带兵的底子,虽然可以领兵,兵却非自己所练,将非自己能选,人事欠缺,反倒成了一把钝器,毁了。 他吴班,却没有被这样对待。 他向狄阿鸟表示有志于行伍,狄阿鸟就给他入伍,他入伍,觉得伍长做好了,提出来,就升级为箭领,箭领觉得可以了,便爬升到编领,一层一层锻炼,最后根据军队的实情,提出新法练兵,狄阿鸟便立刻给了他王国的老底子。 这才是器重,这才是君王的魄力。 在中原,即便是他父亲还活着,家族中有人上达天听,也不会有像今天一样的机会呀。 文人入伍,谁敢放心付于战事? 说不定,这会儿劝自己别误入歧途的长辈比比皆是,熬到四十岁、五十岁,自己贡献心力的恩主爬到了大将军,才在自己一再恳请下,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做个郡下的军事主官。 现在呢? 有这样一位英主,敢不拼死相报? 吴班带着十余犍牛,身披银甲,骑着青骢马,拉着覆盖马臀的大红披风,从一个一个阵营前头横过,一路检阅过去,越发地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