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三节 掌权

第四百八十三节 掌权

    戈尔恰科夫早就收到了沙皇的消息,但他一直没有行动,因为十天之限还没有到期,莫斯科的消息封闭,让戈尔恰科夫一直不知道情况,等他知道的时候,想要行动,已经晚了。

    而且戈尔恰科夫其实一直都没有做出行动的能力,因为当莫斯科跟外界失去联系之后,戈尔恰科夫在军中封锁了消息,采取的措施得力,没有影响到俄国軍队。但其他各国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莫斯科可不是一个封闭的穷乡僻壤,那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驻有各国的领事。各国发现,他们跟莫斯科之间的通讯中断,很容易就联想到俄国政局出现了问题。

    普奥两国趁机向俄军发动了猛攻,此时戈尔恰科夫担心莫斯科的安危,已经顾不上权力阻挡普奥联军了,不断的后撤,保存实力,等待沙皇新的命令,是他采取的措施。

    结果对峙了一年多的华沙,被他主动放弃,十天之内,全局收缩到了涅曼河以东,跟东普鲁士等地拉开了距离。

    结果等到的是新沙皇登基的消息,并且女沙皇要求戈尔恰科夫等军官向她效忠。

    相比波兰战场的戈尔恰科夫,南线的叶尔莫洛夫对莫斯科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但这个老家伙的判断,可能比戈尔恰科夫更准确。沙皇将信使派往波兰,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南方的铁路已经被乌拉尔軍队切断。

    也正是基于南线铁路被乌拉尔軍队控制的现实,叶尔莫洛夫判断乌拉尔人发动了政变,女王奥尔加或者被迫,或者主动发动了政变。

    但叶尔莫洛夫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行动,而是命令部队全面转入防守,停止向敖德萨方向的进攻。

    叶尔莫洛夫收到女王要求效忠的命令之后,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而是开始询问亚历山大的情况,得知亚历山大被囚禁在大宫殿之中,并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叶尔莫洛夫叹了一声。

    他常年驻守伏加尔河边境,他很清楚乌拉尔地区的军事潜力,即便她全军回撤,也不可能从黑海打回莫斯科,反倒会让敌人抓走机会,俄国的事情,终究是要俄国人自己解决的,绝不能在敌人兵临莫斯科的情况下解决。

    叶尔莫洛夫命令軍队坚守,并将指挥权转交给康斯坦丁亲王,这个亚历山大的亲弟弟,他告诉亲王,自己将回莫斯科进行斡旋,希望亲王在等到他的消息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他不担心亲王会拥兵自重,利用手里的軍队回国争夺权位,反而此时猜疑亲王,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为他走后,政变的消息传开之后,亲王有足够的威望在军中发动兵变,控制軍队。那时候亲王才被逼上了只能开战的境地,所幸直接将軍队交给亲王,亲王反而有可能在安定的环境下等待消息。

    叶尔莫洛夫老成持重,他不担心个人安危,也判断女王要的是权位,并不会对他不利。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他需要立刻弄明白的情况是,这件事中国人的参与度有多深。

    如果说中国完全没有参与,叶尔莫洛夫是绝对不信的,如果是中国强行扶持奥尔加作为傀儡,那么即便打一场内战,也在所不惜。如果中国的参与度不深,奥尔加还能控制住局面的话,那么还是和解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叶尔莫洛夫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车,尽管并没有表态向奥尔加效忠,但他还是得到了奥尔加的热情欢迎和亲切接见。

    叶尔莫洛夫看到女王身边的軍队,全都是俄国人组成的军队,他的心就踏实了一半。

    然后女王告诉叶尔莫洛夫,她已经得到了教会的加冕,并且得到了国民议院的效忠,而且全国各地的议会也正在投票,现在过半的省已经对她表示了支持,连彼得堡这样重要的省份,都对她表示支持。

    这一点叶尔莫洛夫并不意外,彼得堡一直是反沙皇的大本营,哪里留下了最多的斯佩兰斯基时代的官僚,议会也都由资产阶级势力掌控,越是发达的城市,贵族的势力就越弱,莫斯科集中了大多数贵族,还有沙皇的支持,才勉强在这里压制着国民议院。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越是下层的议会,贵族就越脱节,县一级的议会都被富农把持,省一级的议院超过半数资产阶级占优势,贵族占优势的省份极少。因此,既然国民议院支持女王,那么地方支持女王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