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欺世盗国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

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

    他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治安曹能起到作用。至于治安警察的cao练问题,等建立起来之后再说,到时候需要耍一些小手段。

    对此,李明卿只给了他一句话:“你有准备就行。”

    倒是赵元昌有些疑问,刚回到洛阳没多久就派人带着手信来询问。

    官家都亲自问了,陈佑也不敢过多隐瞒,能说的全都写在信中,不能说的打定主意要做得隐秘隐秘再隐秘。

    问归问,赵元昌当了几年皇帝,别的不说,至少这奖惩十分及时。

    陈佑的信才被宦官带走,圣旨就到了。

    从京中来的圣旨总共两份。一份慰劳京兆府军民,令受兵灾水灾的地方秋税减半。另一份则是这一次的奖赏,这是按照陈佑报上去的名单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军中将校,少数是苏锦帆那样的文官。

    其他人此处且不细表,就说陈佑,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赐银钱若干。

    实质性的东西也就一个“赐银钱若干”,官阶升了也没什么大用,检校工部尚书只是一个名头罢了,同工部没有半文钱关系。

    陈佑这时候才惊觉,他已经成了那种封赏只能给虚名的外臣了,想要得到实在的,就只能进中枢占个位置,然而适合他的位置不多,盯着相同目标的人却不少。

    反应过来之后,他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哪怕在这种乱世待了五六年,他仍然能感觉到皇权带给他的压力。那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带来的,人们通常称之为“体制的力量”,陈佑这种身处体制中且想继续向上的人对这种力量感触最深。

    而现在,他终于成了周国这个体制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哪怕只是这些人中最底层的那一个。

    感慨过后,还得处理政事。

    京兆府急需处理的事情渐渐减少,陈佑也有空把精力放到其它方面,比如商行,比如工坊,再比如书院。

    商行的话,陈家商行比不过钟家商行,原因就是陈家没有太多可以信任的人来负责。虽然早早开始自己培养,但时日尚短还没多少成效,相反钟家经商那么多年,可信者就多了。这是先天条件,没办法比的。

    水灾之后陈佑一面放出府县储粮,一面让两家商行购买粮食运到京兆府来。这些商队来到京兆府,陈佑肯定要见一见谈一谈,尤其是属于陈家的商队,可以趁机考核一下。

    再就是工坊。陈家工坊依然是那种手工作坊,每个工坊人数都不多。工坊分两种,一种是数百上千人的,引入了流水线的概念,负责生产,另一种基本上是几十人甚至十几人,主要负责研究。

    部分研究型工坊同书院算学院有合作,每个月需要向陈佑上报研究进度。这些研究都偏向于实践,比如怎么用最少的木头做出一把椅子、如何制造合格的大块玻璃等等。

    陈佑需要做的就是投钱进去,然后视这些人的成绩进度决定是砍项目还是砍人。

    正如之前所说,由于某些原因他不能在书院之中开设类似工学类的课程,只能用工坊代替一小部分学校的作用,因此他还得通过负责人们递上来的资料决定要选什么人去书院学习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