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他改变了大明在线阅读 - 38.宁远巡抚

38.宁远巡抚

    大明版本的《人口论》在经过翰林院的那些词臣润笔之后,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也不是所有人都和叶向高这种能接触无数信息的高层,他们未必能看穿大明遭遇的危机,相信大明还很坚挺的人也不少,这个《人口论》推论出的可怕景象,很快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随着朱皇帝出版的介绍外来作物和农业技术史的书籍传播开,推广美洲作物的呼声在各地都是越来越高。

    很快的,朱皇帝还召开了一次廷议,讨论如何加快新作物的推广工作。

    很快,就有一大堆人开始提自己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推广新作物的成果列入地方官政绩考评中。

    吏部尚书周嘉谟听到这个智障意见还有一堆人附和后,立刻就头大了。

    “启奏皇上,臣以为,此议怕是难以施行。番薯、土豆和玉米等物,皆不如麦稻等中国物产。此议若推行,州县官吏怕是会强逼百姓以上田种植这等杂粮。”

    朱皇帝当然知道这主意傻透了,他都懒得对这种主意表态。

    他也没指望在大明当下官府体系下做成这事,就是要召开个廷议,顺带给新作物打打广告而已。这一次廷议,朱皇帝的目的是要成立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皇家农务研究院。

    前阵子,朱皇帝已经在和内阁、吏部和户部通气。

    这个机构,成立的目的是研究农业科学和技术,首要目标是推广美洲新作物,之后会陆续展开对多种主粮、牲畜、水产和经济作物的研究。

    挂个朝廷的牌子,当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做什么都给挂上个锦衣卫的牌子,实在不好。

    大臣们一听这名字,再一看这机构的作用,最后一听,这机构只是打着个官方机构的牌子,但是就连领导都连个官身都没有,这算个什么?

    很快官员们就发现,内阁、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等几位大佬都点头同意。

    叶向高等人点头,当然是因为这机构没官方编制,经费也不由朝廷出,反正内帑里钱多了,他们也怕皇帝拿去搞事,现在用来钻研农务,也没有什么不好。

    大佬们都点头了,还是皇帝提议的事情,就算有点不合成例,和他们没什么利害冲突。很快,这个奇怪的组织就在皇帝的力主下成立,并开始向整个大明招募合适的人才。

    新的一年,去年错过播种期间的许多新作物都开始种植工作。

    湖广钟祥的皇庄,还有徐光启的家乡松江府,适合长江流域的美洲陆地棉的育种工作也随之展开,在京师附近,适合黄河流域的陆地棉育种工作依旧由徐光启主持,皇帝还派出了人手,前往西北河西走廊地区,开始了美洲海岛棉的育种。

    朱皇帝给了内廷制作的标准尺子,让农业技术人员们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植株密度,按照发给他们的手册上的要求栽种。

    目前由于人才缺乏,除开京师附近有皇帝亲自指导的还好说,其他地区的所谓育种倒不如说更多的是建设种苗生产基地,做做推广前的准备而已。

    要培养出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对于大明的官僚体系推广这些新作物的效率,朱皇帝是不大指望的。除开新作物,和农业技术本身,开发荒地自然也是重中之重,辽东的安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朱皇帝很自然地就盯上了辽西走廊这片有着大块荒地的地方。

    广宁之战开始前,完成了运粮任务的高邦佐,就被朱皇帝调去了这一块,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远,主持山海关到锦州一带的屯田工作。主要任务是安置因为执行坚壁清野命令而后撤的,广宁附近的军民。

    上任之后,高邦佐就很快将这里巡视了一遍。

    去年上任的时候,经过辽西,这位高参议就被山海关之外的辽东地界的衰败感到震惊。

    “去岁经过辽西,出山海不远,便只见田地荒芜,尝有一路行百余里而不见村落,如今总算是有了些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