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后台
“以前家中也有些藏书,自己也看了一些。”卫雨晴说道。 “都看过些什么书呀?”老者问道。 “四书五经都略知一二。” “可曾知晓韵为何物?都读过《切音》?”老者接着问。 《切韵》前朝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全书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现在还没有被定为官韵。 卫雨晴的父亲在隋朝的时候当过不小的官,她也算是出身官家,家里也有一些藏书,其中就有《切韵》这本做诗词的必备“工具书”。 “家里也有珍藏,也能够熟读,这是本前朝陆法言大家所著之书……”卫雨晴答道。 随着老人对卫雨晴的深入的考究,老者对卫雨晴的学识也算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捋了捋山羊胡子,说道:“嗯,你的学识水平也算是高的了,不错,想来也只有官宦之家才能够培养出你这般的孩子,不知道姑娘是出身哪里人氏,可愿意告知?” “回禀先生,民女江南道巫州人氏。”卫雨晴说道。 古时候的先生是对老师的一种称呼,现在卫雨晴知道面前的这位老者会是传授自己学识的人,不管将来自己做什么,面前这个老者确实是自己的先生,称呼对方为先生也一点没错。 老者听到卫雨晴的话,愣了一下,反问道:“巫州人氏,姓卫,你父亲叫什么?”说完用一种期盼的目光看向卫雨晴。 卫雨晴看到老人看向自己,目光中带着点期盼,答道:“家父叫卫轩墨。” 没等卫雨晴说完,老者开口说道:“你父亲是不是开皇十年科举的探花?” “先生您怎么知道?难道您老认识家父?”卫雨晴说道。 “哈哈,岂止是认识,老朽也是开皇十年科举的榜眼,位列第二,你父亲是探花,位列第三,巧的是,老朽还跟你父亲是同窗,两人脾气相投,都是认死理的人,哎,不说了。”老者开心的说道。 “啊!原来先生是家父的故人,侄女见过叔父。”卫雨晴难得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故人,看到面前这位老者听到父亲的消息这么笑得这么开心,应该是父亲生前很要好的朋友,懂事的卫雨晴便向老者行了个晚辈礼。 “侄女快快请起,快些起来.”几十年不闻官场的他,老人难得再次见到故人的后代,心情激动,目前把卫雨晴轻轻扶了起来。 “侄女谢过叔父。”卫雨晴站了起来,懂事的扶着老者回到了案几上座下。 “是有几分相像,特别是那双眼睛,还能看出你父亲当年的样子,呵呵。”老者捋了捋山羊胡子,端详着卫雨晴,点头地说道,接着跟卫雨晴说道:“老朽跟你父亲卫轩墨同窗,由于我们两人的脾气很相投,同样是认死理的劲,读起书来也是用功,后来的当时的隋文帝实行科举考试的第四年,我们两个又位列榜眼跟探花,后来当了官,开始的时候还偶尔有书信来往,再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慢慢的就没有书信来往了,没有想到现在在这里遇到了你。”老者说道。 接下来老者问了卫雨晴一些卫雨晴父亲后来的事,卫雨晴当时还小,也记不得太多,把她所记忆的事情都跟老者说了,老者感叹地说道:“哎,我跟你父亲都是认死理,不善交际,某也是后来不久就被人冤枉还下过牢,当时太子杨勇跟后来的杨广争夺太子之位,导致朝纲不稳,很多的能臣被冤枉的冤枉,杀头的杀头,某出来后就对朝庭心灰意冷,后来就只能靠给人传授些诗词维持生计,哎,堂堂的榜眼,如今混到今天如此地步,真是丢了读书人的脸呀。” “叔父不必自责,是这个世道不公,好人难做。”卫雨晴坐在老者的傍边,轻轻地扶着老人的手臂安慰说道。 老人满足地对卫雨晴笑了笑,在她的手掌处拍了拍接着说道:“侄女不必安慰,这么多年了,某也是看得开了,人生在世,若是不能为帝王为国家效力,便是做个闲人,轻轻松松的活着,又有何不可。” “对了,侄女,你怎么会沦落到此的?”老人这个时候才想了卫雨晴现在的处境来问道。 这是陈老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这个故人之后是怎么会沦落被别人卖到此处来,要被老鸨培养将来成为艺妓的?难道说是自己那同窗卫轩墨因故抄了家后其子女也被人贩卖,几经转手来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