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设局
“就上来给你送汤药的啊。【】”大钟一面说着,一面把炫儿收好的笔墨打开,在上面写写画画着。 炫儿本来是漫不经心地看,可慢慢的,他的眼神发生了变化,眉头微微蹙着,然后带着几分疑惑,看向大钟。 大钟叔叔这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利用莉莉丝? 发现炫儿眼神迷惑,大钟又写下四个字: 将计就计 似乎明白了什么,炫儿仰头,看着大钟,说:“大钟叔叔还是给我喝点药汁吧,我突然想起来,最近嗓子有些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吹了冷风。” 满意地看着炫儿,大钟心想这孩子还真是聪明,寥寥几个字,便明白了自己的意图。 将宣纸折叠好,大钟说:“你这孩子就是犟,早喝了不就好了吗?害得我还要回去重新给你准备一份,真是!你先在这里练练字吧,我去煮药了。” 听言,炫儿重新铺好纸张,可心思,已经不在字帖上了。 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大钟带着热乎乎的药汁回到炫儿的房间,发现炫儿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看着桌面上散乱的纸张,大钟摇摇头,喃喃道:“这孩子,还真是调皮,把这里弄的这么乱。” 把瓷罐放在一旁,大钟便开始收拾起来。不得不说,炫儿的字写的很好,刚劲有力,根本不像个六岁孩子能写出来的。 将东西收拾好之后,大钟走到床边,准备叫炫儿起床。可是刚看到炫儿的脸色,大钟就变了神色。 忙坐在炫儿身边,大钟伸手摸着他的手腕,脸色越来越凝重。 轻轻拍着炫儿的脸颊,大钟尝试唤醒炫儿,可是那孩子的脸色绯红,眉头紧锁,不为所动。 暗喊了一声“糟糕”,大钟忙拿出自己的针灸包,对着炫儿的手臂便扎了下去。 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炫儿慢慢醒过来,看到大钟担忧的神色,不由问道:“大钟叔叔,你怎么了?” “我怎么了?这话应该是我问你吧。”大钟心疼地摸着炫儿的额头,问,“你这孩子,身体不舒服怎么不早说呢?” 炫儿想坐起身,可是看到手臂上扎了银针,不由愣了下,说:“我也没有不舒服,只是嗓子突然开始疼起来。大钟叔叔,我怎么了,是得了什么重病吗?” “不用担心,有大钟叔叔在,你不会有问题的。炫儿乖,先把药喝了,然后再休息一会儿。” 乖巧地点点头,炫儿把大钟递到嘴边的药汁喝了下去,然后开始觉得头昏昏沉沉的,没一会儿的功夫,便睡着了。 见炫儿睡过去,大钟才站起身,去了萧靳诚那里。 吃过午饭,萧靳诚正准备午睡,听人说大钟过来,便让人把他请进来。 面带着温和的笑意,萧靳诚对大钟说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大钟一改以往笑眯眯的样子,神情肃然,说:“萧老爷,我刚刚去了炫儿那,那孩子得了急病,需要静养,恐怕有一阵子不能出远门。” 萧靳诚眉头一挑,忙问:“炫儿等了什么病,严重吗?” “倒不是什么大毛病,主要是因为水土不服引起了火气上攻,吃几副药,再扎几次针就差不了。” 听言,萧靳诚放心不少,问:“既然无大碍,那需要多久才能痊愈?” “病症消退,需三、五天。可想消退病气,则要静养月余。” 萧靳诚听后,沉默半晌,问:“如果带炫儿远行,会怎样?” 大钟明白萧靳诚话里的意思,可他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说:“炫儿会变成这样,多少也有些水土不服。如果再变换环境,我怕对他的病情有害无利。” “那吃些药不行吗?” “小孩子生病,以静养为最佳,和吃药没多少关系的。” 深深地叹息一声,萧靳诚感慨道:“哎,那看来,是不能带炫儿是去美国了。” 赞同地点点头,大钟说:“以炫儿现在的身体状况,的确不适宜长途跋涉。” 带着几分遗憾,萧靳诚说:“既然你都不赞成,那也只能作罢,毕竟,还是炫儿的身体重要。其他的,只能等日后有机会再完成了。” “炫儿年纪还小,以后多的是机会,还是以身体为重。” “也是,那我去美国这段时间,炫儿就麻烦你了。” 大钟恭敬地垂着头,说:“萧老爷客气了,我是大夫,本来就应该治病救人,哪里来的麻烦一说。哦,对了,上次我提过的党参茶,已经托人给您带回来,一会儿就给您送过来。” 双手交叠在身前,萧靳诚恢复了往日的淡定从容,笑道:“你太客气了,之前只是随便提了一句,没想到你就放在心上了。” 笑着摆摆手,大钟说道:“事关您的健康,怎么会有小事?而且只是举手之劳,不麻烦的。” 向大钟投去别有深意的目光,萧靳诚感慨地说的:“哎,大钟对我们萧家真是有功之臣,不但帮我治病养伤,还照顾着炫儿,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你。” 被夸赞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大钟揉着后脑,说:“萧老爷已经支付了丰厚的报酬,无功不受禄,当然要尽心职守。至于炫儿,我与他的母亲认识,肯定更会仔细照顾。” 见大钟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与林雨晴相识的事实,萧靳诚不由眯起了眼,说:“炫儿能认识你这样的长辈,真是他的福气。” “能认识炫儿这么聪明可爱的孩子,也是我的福气呢,”大钟向萧靳诚笑笑,然后说,“如果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好。” 当大钟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的时候,萧靳诚的笑容慢慢消失,苍老的脸上只剩下阴霾和萧索。 站在萧靳诚身后的随从面带狐疑,说:“老爷,您看他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是要在美国下手吗,怎么又不去了呢?” 萧靳诚鹰隼般的眸子微微一眯,目光狠辣,道:“大钟是个聪明人,他肯定有所察觉,才来了招以退为进,以洗脱自己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