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倾宋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马犹自窥晋山(下)

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马犹自窥晋山(下)

    岢岚军。

    岢岚军是山西北部边境州府,也是百年前宋辽边境。靖康之难女真人的骑兵由此南下,太原府城中的种家及其麾下的西军,在经过白沟河一战之后,本来就元气大伤,面对突如其来的女真人骑兵,本来打算保全实力,为前宋留下军队的种家,在当时朝廷的极力督促下,不得不提军北上迎战女真人士气正旺的军队,从而导致前宋最后的精锐西军,全部都葬送在幽燕和山西的这一片山水之中。

    百年之后,当靖康之耻已经成为过往云烟,当南方的王朝已经由大宋变成了大明,而北方的骑兵,再一次出现在这岢岚军,出现在这曾经的边境线上,出现在这无数将士浴血拼杀的地方。

    天空有些阴沉沉的,仿佛春风永远都吹不散这山河之间的凝重。狂风卷地而来,将黑色旗帜吹卷的猎猎舞动。上一次北地骑兵在此南下,有如奔流不息的黑色潮水,将宋军那微弱到极致的防线直接突破;而百年之后,又一支骑兵再一次站在这里,不过他们面对的命运却已经远远不比百年前的那一支军队。

    虽然这山河之间没有任何阻拦,虽然那些南蛮子主力能拉出来的还远在河洛,但是每一名蒙古骑兵心中都是沉甸甸的,有如这深沉的山河。也有如他们头顶上黑色的旗帜。

    因为他们即将面对的对手不再是羸弱的大宋,而是如日中天的大明。大明军队一路北上,所向披靡,可以说还没有一直蒙古军队真正做到过组拦住明军前进的步伐,每一次实际上还是因为明军站路上的原因而自己停住脚步的。

    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明军害怕蒙古军队,而是因为大明想要把每一战都做到十全十美,想要确保每一战之后的缴获和收复土地都能够守护得住,所以大明都是步步为营,一边积蓄力量一边北上,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停下来疏浚运河、经营河洛、修建直道,其消耗的钱粮不一而足,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能够让大明下一步北伐更加轻松。

    这也是为什么百年来南宋人一直期待的一气呵成的北伐,到了大明这里,变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是,叶应武这逐步北伐的战略,似乎颇有成效。

    在这之前,宋人北伐一直幻想的是一战收复河洛,还都汴梁,这也使得每一次宋人北伐都制定宏大的目标,然后换得一个仓皇南逃的结局,这也使得南方很多人甚至对北伐丧失了信心。

    对待北伐,叶应武的做法很简单,一战不成,那就多打几次,所以大明实际上用了两次北伐方才拿下河洛、山东一带,之后的河西之战,实际上用“西进”来形容更加合适。而现在这一次大明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北伐,显然就是叶应武计划北伐之中的最后一步,其目的也很清楚,收复汉唐时候的州府版图,将蒙古势力彻底驱赶到草原上去!

    或许百年之前,宋人对女真人有着这样的战略目的,会贻笑大方,但是百年之后,大明抱着这样的心态,蒙古人却不能坐在那里笑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只要自己一个疏忽大意,很有可能就真的江浙数十年来抛头颅洒热血拿下来的土地丢得一干二净。

    两淮丢了,少了缓冲之地,河洛、关中和山东丢了,实际上是少了不少负担,毕竟这些土地上的壮丁不是战死就是南逃,所剩无几,留下来的妇孺老弱只能算是一群只知道张口要饭的灾民,对于蒙古来说,扔了这些土地和百姓,更像是丢了几个包袱。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草原之前,蒙古只剩下了幽燕和山西。

    这两个地方也丢掉,蒙古就真的无路可退。成吉思汗毕生心血打造的帝国,也要面临土崩瓦解的可能——虽然对于现在的蒙古来说,已经相当于分裂了。所以和当初女真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南下截然不同,此时南下的蒙古骑兵,没有退路。

    “参见王爷。”一名千夫长策马走到那木罕的身边。

    年轻的蒙古北安王,此时脸上满满的都是凝重深色,显然对于戎马生涯并不长,但是却取得了很多胜绩的北安王那木罕来说,眼前蒙古将要面对的战斗,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那木罕点了点头,那千夫长急忙说道:“王爷,大汗让您抓紧过去。”

    “嗯?”那木罕怔了一下,急忙调转马头,或许以他北安王的身份,可以不在乎这一个小小的千夫长,但是他不能不在乎下达这个命令的人。自己的父亲,蒙古的大汗,曾经带领着蒙古走向极盛,却又不得不面对之后衰落的男人。

    蒙古大汗,忽必烈。

    正如叶应武所猜测的那样,对于大明来说,此次北伐事关一个王朝的生死存亡,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让叶应武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一炬。而同样的,对于蒙古人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叶应武都已经御驾亲征,忽必烈自然也没有躲在后面的道理。

    蒙古大汗亲临一线,是在成吉思汗时代留下来的传统,但是这传统很快就因为蒙哥战死在钓鱼城下而成为历史。蒙哥战死之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权夺位,导致蒙古爆发了多年内战,这也使得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南宋竟然凭借着多年来的积蓄,一下子有了和蒙古抗衡的战力,甚至叶应武也实际上是全盘接收了南宋的这些遗留,方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

    所以蒙古吃一堑长一智,自然充分意识到大汗的存在对于整个王朝稳定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年少时候经常率军征战、所向披靡的忽必烈,迫于这种压力和限制,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了。

    忽必烈并不像成吉思汗那样喜欢事必躬亲,所以一向都是放权给前线的将领,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得忽必烈放权,整个蒙古除了忽必烈,似乎也没有人未曾在大明手下吃过败仗。

    更何况此战关乎蒙古百年来的基业,忽必烈就算是胆大包天,也不会在后面稳如泰山的坐着,尤其是叶应武即将赶到前线。如果说伯颜和史天泽等人还有本事对付大明其余主力战军的话,那么在叶应武面前,蒙古所有的将领都会束手无措。

    不仅是因为叶应武多年来的战绩和手底下的滚滚人头鲜血,更因为叶应武以皇帝之威君临战场,对于大明士气的提升和蒙古士气的打击都是难以想象的,本来蒙古就处于弱势,只能依托地利节节后退,如果再丧失了气势,那么等待蒙古的就只有灭亡这一种可能。

    那木罕等人很清楚,伯颜和史天泽很清楚,忽必烈自己更清楚。

    如果现在自己不出战的话。等待蒙古的可就不只是混乱,更有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灭亡了、

    所以当忽必烈打算同样御驾亲征的时候,没有人反对。

    金帐马车缓缓的向前行驶,而簇拥在金帐马车周围的蒙古骑兵,都是微微低头,表示对大汗的尊敬。

    那木罕在金帐马车前停下来,快步走上马车。

    刚刚掀开帘子,就听见轻轻的咳嗽声,那木罕顿时微微皱了皱眉,在大汗金帐当中,有胆量咳嗽的也就只有大汗本人了。忽必烈算到今日实际上也就是五十多岁,绝对算不上老,甚至相比于很多古代帝王,还处于全盛时期。甚至就在几年之前,忽必烈还很健康,日理万机做不到,但是维持整个偌大帝国的运转还是没有问题。

    可是就是在这几年,忽必烈身上的生机和活力正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消退,那木罕很清楚是为什么。这几年随着叶应武的崛起,蒙古在整个中原战场上节节败退,忽必烈看上去还能够正常处理军政事务,甚至还主动宽慰那些吃了败仗的官员将领,但是实际上只有那木罕这些忽必烈信任和亲近的人才知道,这几年忽必烈又承担了多少压力、

    毕竟这是他的汗国,毕竟这是他的天下。忽必烈承担的不只是失败。

    如果说华夏三百年的气运压在了叶应武一个人肩膀上,那么蒙古这数十年来打拼下的基业,也都压在了忽必烈的肩膀上。

    只是相比于叶应武的年轻,忽必烈已经过了中年,甚至快要步入老年。如果此时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虚弱不堪的南宋,甚至不需要忽必烈出马,伯颜等人就可以摆平,但是现在蒙古要面对的是崭新崛起的大明,这不是一个除了有钱之外什么都没有的虚弱王朝,先进的火器、充足的钱粮,还有那些数以万计不怕死的军队,整个国家上下团结一心,红着眼睛北伐、这样强大的敌人,就算是蒙古在之前都没有遇到过。

    如果忽必烈可以选择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退避三舍。

    只是可惜背后就是草原,他没有其余的选择。

    见到那木罕走进来,忽必烈轻轻咳嗽一声,下意识的想要收起来手帕,只不过这一幕还是被那木罕看到。手帕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红色,显然刚才忽必烈这一下已经咳出了血丝。

    “父汗!”那木罕有些震惊,显然他没有想到不知什么时候,父汗的病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毕竟在那木罕的印象中,自己的父汗应该还是那个鄂州之战意气风发的蒙古大将军,还是那个击败阿里不哥之后指点江山的蒙古新任大汗,还是那个曾经将他抱在臂弯之中转圈的中年男人······

    忽必烈看着脸带惊讶神色的那木罕,有些疲倦的靠在软榻上,如果来的是哪个臣子,或许他还会强撑着摆出一个蒙古大汗应该有的威严和气势,但是在那木罕这自己现在最优秀的儿子面前,他已经不想再装下去了。

    那木罕上前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父汗生病,孩儿不知,之前未能前来问安,望父汗恕罪。不过刚才父汗已经咳血,孩儿以为父汗现在就应该折返和林,好生休养为上。”

    摇晃的马车中,昏暗的光线下,面色有些苍白的老人摆了摆手,沉声说道:“这倒是无妨,当年曾祖征讨西夏的时候,不也是带病在身么,区区一点小病,还不能将某留下。”

    “父汗······”那木罕虽然很想说什么,不过还是死死地忍住了。当年成吉思汗是带病出征西夏不假,但是也正是在那一条出征路上,一代天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蒙古军队也未曾辜负成吉思汗的期望,最终拿下了西夏,为蒙古铁骑扫清南下的道路。

    忽必烈说这句话,分明不是在给自己鼓劲,而是想要说明,为了这一场大战的胜利,他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至于忽必烈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心里有数,那木罕心里也有数,这些年来大明和叶应武为蒙古带来的压力,在将这位蒙古曾经走向全盛的缔造者做出的一切全部毁灭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给他的心灵和身体都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

    这种心病实际上根本无药可救,所以忽必烈也不想着自己能够活多久,只想着带领蒙古打赢这一仗,就算是没有办法消灭叶应武,没有办法打击到大明的元气,至少也可以给蒙古几年苟延残喘的机会,只需要两年,忽必烈就有信心能够扫清海都的叛乱,重整旗鼓以当年绝对精锐之姿态面对叶应武和他的大明。

    可是显然叶应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几经考虑之后还是做出了北伐的决定,并且是倾全国之力和蒙古决一死战。

    明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了,蒙古就算是百般不乐意,也得咬着牙顶上去。

    忽必烈抬起头看向那木罕,尽量掩饰自己眼眸之中深深地疲倦:“南蛮子最近有没有动向?咱们过了岢岚水,往前可就是太原府了。太原府是整个山西的重中之重,南蛮子如果不想着和咱们在大河边对峙的话,进驻太原府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带病在身,但是忽必烈一开口依然带着天下枭雄的雄浑,让那木罕心头不由得微微一震,自家那位曾经睥睨九州的爹爹仿佛又回来了。虽然那木罕知道这实际上是忽必烈在强撑着罢了,但是至少说明现在的他,还有力气支撑,还有力气面对这天倾!

    那木罕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没有,倒是南蛮子的主力战军天武军原来是兵分两路,一路沿着太行山西侧直逼太原府,结果现在却是从娘子关一带进入了河北,只是留下重兵把守太行山中的各处隘口,显然并想要咱们进攻其余主力战军的侧翼。”

    “哦?”忽必烈怔了一下,旋即笑着感慨一声,“有意思。”

    那木罕嗯了一声:“这也是前方骑兵刚刚送来的消息,所以具体南蛮子想要所什么,孩儿愚钝看不清楚,似乎他们并没有打算和咱们在山西硬碰硬,甚至还打算避过咱们的锋芒?”

    忽必烈却是沉声说道:“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张世杰如果这么好打发的话,叶应武也不会选择他来坐镇前线,让开道路想来应该有两个目的。”

    那木罕微微吃惊,旋即竖起耳朵。

    忽必烈的声音很是低沉,却依旧带着他身为蒙古大汗,更身为蒙古当年百战百胜将军的威严:“天武军本来就是南蛮子一等一的精锐,一分为二显然不知什么好的打算,现在合兵一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对幽燕的进攻,从而确保幽燕能够一举拿下。而可以想象,南蛮子也不会将山西拱手相让,毕竟太行八陉,他们做不到每一处都能够严防死守,所以在山西牵制住咱们大军的主力才是上策。”

    “可是南蛮子的各路主力战军······”那木罕有些疑惑,不过旋即意识到什么,一下子站直,“父汗的意思是······”

    “这场王和王之间的斗争,但愿会很精彩。”忽必烈的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旋即微微侧头看向窗外,“只要伯颜和史天泽能够守住幽燕,这一战咱们还是有不少胜算的。”

    窗外,一只雄鹰振翅飞翔,越过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