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当及时行乐
秦晋并没有过于为难李永臣,只冷冷的看着他。 “你这么做,与蜉蚍撼树何异?不为自己着想,难道就不想想子孙后代吗?” 他能看见李永臣的眼睛里有一瞬间的恍惚,当马上又变得坚毅,语气也十分的强硬。 “诛杀国贼,李某岂会惜身?子女们生在李家,从来到这个世上开始,享受了太多的荣耀,现在也是他们做出牺牲的时候了!” 秦晋凛然,李氏家族中像李永臣这样的人绝不止一个,但他们现在都是十王宅里圈养的老虎,已经与生猪rou牛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李隆基当初不如此自断臂膀,自己今时今日就算有克复两京与平定安史叛贼的功劳,恐怕也不能如此安逸顺利的掌控朝局吧。 然则,秦晋虽然敬佩李永臣的勇气与决绝,然则立场不同注定了他们只能是敌对的身份。 “可惜啊,可惜啊,天子近支却没有你这等人物,他们为了自保都只是苟且安生,天下之大,却再没有……” “放屁!李氏承天运而牧天下万民,秦晋竖子,不过是窃国的小丑,安能长久?看着吧,我就算死无葬身之地,也改变不了你早晚覆亡的下场.…..” 李永臣的咒骂让秦晋顿生一种滑稽之感,仿佛自己就是历史剧中那些大jian大恶的反派,李永臣则是遭受虐待的仁人志士。 秦晋觉得,自己来见李永臣就是自取其辱的,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一两句话改变态度,如此所为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既然你选择了和族人子弟一同赴死,秦某还有什么理由拦着呢?便随你所愿!” 李永臣嚎啕大哭,他虽然不惜己身,但却对儿子、孙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心疼与难过,然则正如他此前所说,这些都是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的命运。 秦晋不再理会李永臣,又在丞相府召见了李永臣的五个儿子。 李永臣其人虽然有些英雄气概,但生出来的儿子却都是不争气的窝囊货,站在丞相府的偏厅里,居然个个抖的筛糠一般。 “都自我介绍一下吧!” 秦晋大致扫了一眼这五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李氏子弟,年长的大致在三十上下,年齿最小的,当有十五六岁,脸上还有未脱的稚气。 “罪人李通,虽有罪,但却心向丞相,恳请丞相宽恕……” 其中一人主动站出来回话,却是让秦晋有些头皮发麻,这等厚颜无耻,置生父于不顾,独自祈求活命,是任何人都不齿的。 秦晋不置可否,眼光瞥向了其余四子,余下四人便像受到了针刺一般,都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 “罪人……” 余者四子中,有三人竟都异口同声的学着李通的模样请求宽恕,更有甚至还跪了下来,有了带头的,其他人亦有样学样的齐刷刷跪下,祈求活命。 唯有一人立而不跪。 秦晋颇有兴趣的看着他。 “你为何不跪啊?” 那人躬身一揖,结结巴巴回道: “罪人李侩,不求活命,指望,望丞相能饶父亲不死……” 秦晋身旁的严庄嗤笑了一声。 “还真是天真呢,李永臣犯的是谋逆之罪,连你们都要受到诛联,还妄想以己身换父命吗?” 李侩虽然胆怯,但还是坚持着力争。 “罪人之父只是涉嫌谋刺丞相,以大唐律令,那一条可够得上谋逆?” “这……” 严庄万没想到,这些将死之人居然还敢如此质疑,事实上按照大唐律令这的确够不上谋逆,但欲杀人还怕罪名不符其实吗? “祸到临头还巧言狡辩,只会使你们父子祸上加祸!” 严庄不再与之讲道理,明晃晃的出言恫吓,李侩终究只是个二十出头,未经世事的纨绔,最终还是被吓的不知如何反驳才是。毕竟,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出自于典籍律例,像严庄这等欲杀人何患无罪的做派便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秦晋摆了摆手,示意严庄不必再吓唬他们了。 “李永臣有罪,不会累及子孙,今日召见你们,便是要看一看,谁有资格承袭永安王的爵位!” 此言一出,李永臣的五个儿子立时脸色各异,眼睛里透露出复杂的目光,各自的鬼胎似乎也在这一瞬间都暴露了出来。 “当真?” 从以为必死的绝地,突然能够承袭父亲的爵位,这种落差和变化,足以让他们忽略了李永臣将会受到何种惩罚的问题。因为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究竟秦丞相会选择谁作为永安郡王爵位的承袭人呢? 每个人都恨不得让秦晋选择自己,但他们都说不出口,谁能保证这不是一次戏耍呢?万一希望落空,这种残忍是他们都无法接受的。 霎时间,整个偏厅内陷入了一种奇怪而又尴尬的寂静之中,李永臣五子各自埋头不再说话。不过,严庄却不打算放过他们,指着李侩戏谑的问道: “李侩,你不是愿意以一死换取李永臣活命吗?现在你可以一死,李永臣也可以活命,不过你的兄弟们将有一个人承袭永安郡王的爵位,你可甘心情愿?” 这实在是个残忍的问题,没有人生来就是无所畏惧的完人,李侩确实有意代父亲去死,但这种选择和结果却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奈何已经箭在弦上,李侩只得硬着头皮道: “李侩愿意!” 严庄当即哈哈大笑,转而向秦晋建议: “既然此子愿意,何不成全了他?” 秦晋点了点头,一挥手,左右军吏便将李侩拉了出去。 在这一瞬间,李永臣五子的脸上又是各自流露着不同的表情,有幸灾乐祸,有如释重负,也有可怜难过……但终究是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为李侩说一句话。 李侩被彻底拽了出去,秦晋才轻描淡写的扔下一句话: “永安郡王的爵位怎么会让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承袭呢?” 直至秦晋走出了偏厅许久,余下四子才回味过来这句话的意思,感情秦丞相刚刚只是在戏耍他们,相对忠厚一些的李侩居然稀里糊涂的成为了永安郡王的承袭之人。
几个人哀声惋惜,全然忘了他们的父亲即将面临何种命运。 当然,秦晋也没有杀掉李永臣,只是将其软禁在了十王宅内一所废弃宅院内,可允许其子嗣每月看望一次。 永安王李永臣刺杀秦晋的案件,很快还是在长安上层圈子里传开了,而秦晋善待李永臣,以德报怨的做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秦晋这么做恰恰证明了他是个以德报怨的君子,李氏一族不能面对现实,却要以牺牲天下的稳定为代价,谋取私利,是该遭到万人唾骂的。 然则,有人却私下里以为,秦晋这么做不过是打算欺世盗名,也恰恰证明了他有篡位之心。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不论何种舆论,都昭示着一个共同点,李氏皇族的威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竟然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在一点一滴的消失殆尽了。 对于长安权贵阶层的各种议论,很快就都以文字的形式整理成册,放在了秦晋的案头。 从这些议论中,严庄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那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同情李氏的大权旁落,这对秦晋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权贵议论均不以同情李家为主,丞相或可,或可再进一步!” 秦晋摇头拒绝了。再进一步,那就只能是封王,然而他还不想这么快。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人心的转变并不足以令人信服。 比起再进一步,还有更多棘手的问题等着秦晋解决。 如果现在就称王,只会给诸多未及解决的问题中再添上一个大麻烦。 “李永臣谋逆案告一段落,长城里还有未及落网的游侠刺客,敦促京兆府尽快加以捕拿,万万不能再让重臣受到威胁!” 严庄一一应下,但他觉得对李永臣的处置还是轻了。就算李永臣被捕拿以后,依旧心存侥幸,并没有将已经派出去的刺客招认出来。 实际上,他是希望这些死士能够践行此前的承诺,只不过那些所谓的死士一经发觉李永臣被捕后,便都四散而去,最终都难逃被千牛卫捕拿的命运。 仅凭这一点,严庄便觉得,杀掉李永臣也绝不过分。但秦晋出于笼络宗室,降低影响的考虑,故意淡化了谋刺案中的许多细节,使得囚禁李永臣的处置方法看起来不足为奇,甚至没有在宗室中引起恐慌,连点波澜都见不到。 这正是秦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对宗室们严加监视,然后却放纵其奢侈糜烂,满足他们在生活享乐上的任何需求,如此长久下去,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种一种潜在的共识,还有谁会为了与之并无多大关系的皇位去冒那灭族的危险呢? 包括李亨的子嗣在内,也不是人人都苦大仇深。郓王李荣便日日笙歌宴饮,有人曾作诗讽刺其忘本不肖,这位亲王却满不在乎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