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天宫传在线阅读 - 第一百章 修行之路

第一百章 修行之路

    修士修的是仙道,有资质可能修仙的人万中无一,据金童所知的一鳞半爪,眼下南瞻部洲华夏境内修炼到真人境界的绝对不超过一千人,并且前提是华夏拥有着几十亿的人口以及数以百计的修道门派,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修仙的憧憬和向往,感情上的倾向性相应的体现在收徒成功率上。华夏的修行宗门从来没有像上辈子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以修为区分弟子地位,而是传统的师父授徒模式,虽然数量不大,但质量却都很高。

    如果按照人口五十亿算起来,一千万人里面有两个真人,这个数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真人级虽然只是修仙的起点,在孙悟空嘴里属于“可以修行”的阶段,但一千万里有多少个修士呢?

    一般人达到先天境界算是踏上修行的道路,小成则可筑基,筑基之后称为“炼气士”,当然“炼气士”同时也是对所有修士的俗称,炼气士成就元婴也就是识海之内出现了自己的缩影,可以运用内观之术,称为“真人”,当然“真人”这一称谓也往往一直到某修士成仙开宗立派之后还在沿用。这么说起来“真人”已经是修炼的第三阶段,而识海之内再发生某种变化就会使得魂魄与金身合一则是地仙,寿命无穷无尽,天下有几个地仙?

    其实,华夏的修士总量已经达到了千分之一的恐怖比例,这个比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修道门派自行下山遴选,各门派都有不少的弟子在世游荡,有炼气士也有真人,只要遇到能够看出资质超群足以修仙的人,不管男女老幼一般都会试探着召其入门,或者告诉此人机缘何在(如告之无法带走或暂时不愿跟随的人,附近某某派的山门途径);

    其次,门派的培养能力,带上山门的弟子自然会得到修行的心法,但能不能进入先天境界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门槛,这个事情仅凭少量高手去揠苗助长是不可能改变大局的,金童是例外,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本事有多大。门派教授新入门弟子修行至少也要是炼气士才可以,炼气士已经筑基,身体百脉俱通可以自由运行真元才可以体悟到修行的种种玄妙之处,但炼气士能有多少个呢?十万人里能有一两个罢了,并且寿命也就是比一般的先天高手略长,活个二百多年罢了,所以修道门派里更新换代最快的就是筑基期炼气士,他们还要顾着自己修行进步,还要教导后进弟子,做些真人、地仙没时间去做的杂事,可谓是华夏修行界一个公认的整体进步瓶颈。

    第三,三灾八难的影响,所谓三灾的就是苏妍对金童说的仙凡劫,当然苏妍说的很不准确,仙凡劫也不是她所说的那么简单,不光有五雷轰顶,更可能有阴火、赑风来袭,刹那间吹散了修士的神魂、烧毁了rou身都不是说笑的,至于八难就是因果的牵引,人修道,不管是修仙修佛都是入了天道,因果的影响更加具现化,所引发的果报也是更加的凶险,动不动就是一个疏忽形神俱灭,当年截教的一大群太乙金仙就是这么着了道,应了所谓劫数。因此,并不是资质够高就可以修行,还要看悟性、看心性,看各种自身因素之间是否协调,君不见这么多炼气士没出几个真人,大部分是因为资质不到修不成,还有小部分就是不知道哪方面出了问题,遭劫难半道身陨了,而且还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第四,先天武功高手的入道。武功练到先天境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享受生活,一种是勇攀高峰,像金童的长官刘贵从前身边的两大先天高手,人家就很看得开,不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俩人很上道的选择了退休回家“养病”,试图活的更长些,当然这也与他们晋入先天境界时年龄已经不小的原因有关。但更多的先天高手选择继续修行,拜入修道门派或者跟随方士散修修行,但由于江湖多有恩怨,有恩怨就有因果,有因果就有劫难,加上上半辈子的功夫多有战斗有关,修行方式、感悟多有偏颇,身体积累暗伤难除,所以这些高手最终能够成功踏入真人境界的寥寥无几。

    当然,先天高手入道后出于自己对战斗的领悟,往往能够修成极厉害的战斗类神通,所谓“剑侠”就是其中一种,有武入道的是剑侠,自始修道的是剑仙,甚至还有专门的剑修门派,还有专门的清规戒律以及行事方式如“剑侠七杀”等,这类人往往都是极其厉害的打手,但往往境界不高便是了。

    第五,自行悟道。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后天资质变异的人身上,要么是限于先天属性等问题,年少时资质不显,要么是多有功德而致使脱胎换骨,一般也就不外乎这两种情况,然而这种人一旦悟道,基本都是BUG般的存在,特别是后者,修行路简直就是一片坦途,白日飞升是指日可待。当然还有另外的,如走了狗屎运跳崖得到天材地宝之类的不可预测的,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几个因素,综合就导致了在一个正常存在发展的世界里各阶段修士的比例相对固定,而没有修行的人之中有好苗子吗?有,而且太多了,但并不是每个可能走上修行路上的人都会走上修行路,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修士到了一定境界,基本上就是炼气士的后期,由于对神魂的影响日益深刻,就会使得神魂的本源强大到无法进入轮回,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修仙,而成就真人的几率仍然只有千万分之一,绝大部分都烟消云散,那么很快这个世界就没人了,而神仙也是会因三灾六难而死的,到时候神仙死差不多了,同时后备力量也早已经死光了,新的神仙从哪出来?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修士对收徒的欲望不高的主要原因其实因为修行界的和平,自从封神之战以后,各大宗派有竞争但绝少有纷争,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丰厚,根本没有争抢的必要,只有一些非常稀有的天材地宝才会有争议,比如蓬莱派那颗万年还没有成精的人参,但大家缺乏纷争的习惯,处理手段也相对柔和。

    所以,修仙可以看做是炼魂,而学武就是炼体,金童目前的情况,就是对炼体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远高于炼魂方面。

    一边思虑着修行的问题,一边调整着真元对经脉的影响,金童竟然入了神,忽然耳中传来声音:“金兄,金兄!缘何入梦?”声音已经有些大了,并且带着不耐烦。

    “啊?”金童从白日梦中醒来,发现整个大殿的人全在看着自己,看来自己已经被喊了不短的时间了,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到这种场合下怎么会有人找自己搭话。

    此时有人冷笑道:“果然武夫草莽!今日当此盛会,高朋满座,堂上充耳金玉良言之际,竟然行此无礼之举,人言‘忠翊卫园’金诚乃是化外蛮夷,吾素不信,今日一见,却是吾想差了,终究是山野村夫,难登大雅之堂。”金童定睛望去,依稀是进门之前与自己对望过的一人,此时他坐在对面第二排,一脸讥诮笑容,确实显得颇有几分冷然,好像自己是他敌人一般。

    “呃……”金童有点不知该说什么好,反驳?怎么反驳?确实是自己失礼在先,在茶话会上做白日梦,被人拍了还不是自己挣的?问题是,这尼玛的太丢脸了,不说几句难道就这么被几百人冷嘲热讽灰溜溜出去?

    那人说完就不再做声,并且大殿上竟然没人接他的话,金童自己也不说话,这个当口上竟然出奇的冷场了,只是略有些窃窃私语,似乎大家都在等这个武夫自己滚出去。

    金童抬头向上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长乐公主略有些哀伤的脸。

    潜台词是什么?

    目光再转,丹凤公主一脸的惊愕,与金童对望,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是想要为金童说几句圆场的话,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再看,被请来凑数的陆秀坐在上首的边上,以手支颐,略略有些摇头晃脑,却是满不在乎的神色。

    在乎什么?当然不在乎,他的手下只是一介武夫,被文人戏弄了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传出去连趣闻都算不上,甚至外面还会有人说文会上有人欺负白丁。

    忽然一句话于脑海中再现:“两位公主殿下的文会,多的是名人雅士,相公不会说就不开口罢了,真有人找到你,相公也就认输罢了,左右是个武将,他们还能苦苦相逼?没得辱没自己身份。”

    连自己老婆都知道自己不如对方甚多,却唯独自己放不下,非要这个面子?

    在这个窃窃私语却无人发言的冷场大殿上,忽然金童哈哈大笑,站起身来。

    “嗯?”众人不禁都有些意外,这货不按剧本来,要搞什么鬼?

    金童站起来,七拐八拐的走到中间空地上,长袍一撩露出裤腿,做出个儒服武人的样子,面对着发言那人道:“兄台教训的好,金诚受教了。”说完深施一礼,再道:“敢问兄台名讳。”

    那人有些惊讶,却并没有起身回礼,只是以坐姿抱拳道:“鄙人赵郡李叔文,不敢赐教,唯望兄台以礼相待,万勿扰了文会气氛。”只报姓和字,却不报名,十分的不客气,并且话里意思还是让他赶紧走。

    金童笑道:“在下一介武夫,今日忝为文会宾客,虽大字不识两千,但也知些微末礼节,适才好像有人招呼在下,不知是谁?”

    李叔文身边一人依样画葫芦,坐姿抱拳道:“鄙人博陵崔允阳,之前听闻丹凤殿下说起前日的遭遇,忽然想起那日有名武将今日也在座,不禁有些好奇,因此想请金兄一见,却不知金兄并不适应文会气氛,早早睡着了,却是鄙人唐突。”

    金童哈哈一笑,道:“文会的气氛么,依在下看也不过如此了,众人不识仙道,个个闭门造车,却聚在此地聊发一家之言,怎能有趣?”

    见有人要勃然反驳,金童急忙道:“且请诸位高士听某说完。某自化外之地归来,是华夏仙长带挈,这位仙长是谁呢?乃是蜀中蜀山派真人玄心子,他去西域游历,听说有一少年乃华夏人士,写得一篇能看不能读的怪异文章,于是找某,某与他打赌,因某质弱无法回华夏寻祖,他若输了,须带我飞回来,这位仙长应允,于是看某文章,看完之后只好认输,带某归来,此其一。仙长带某回归中原,却是先到蜀中,某要回北方来,仙长劝某云:汝祖上数百年以来,早已散佚不知下落,何不留在峨眉、青城,以汝资质虽然不能修行,但好好练一练武功,等七老八十了也能做个剑侠,岂不逍遥自在?某对其云:日日见你们飞天遁地的逍遥自在,你们却不知道真正的逍遥洒脱为何物,随你们修行有何趣味?仙长问某为何逍遥洒脱,某说看遍世上万物,不可不识真我,仙人本是凡人修来,某作一首凡人的诗歌,若是你们仙人能有佳句可超越于某,某便随你修行。仙长受不得激,又看某诗,看完之后长叹,遂将某送到玉门关外,随某自由而行,此其二。今日在座都是高士,某一介武夫,承蒙仙人青眼,也见识过刹那飞渡几十万里的风采,所依仗不过是一诗一文而已,今日既然是文会,光是清谈玄学也没什么,不如某就把这一诗一文在诸位高士现一现眼,以博诸位一笑。”

    这番半文半白的话刚出口,立刻不下数十声冷哼响起,夹杂着一片怒喝:“小子无礼!”“小子狂妄!”“小子不识天下英杰!”“小子满口胡言!”

    这时候陆秀在上首哈哈大笑:“惹诸位友人见笑,陆某麾下这晚辈后进,虽然素知他惫懒,却不知惫懒到今日程度。守义啊,你也该知道点进退,文会上打瞌睡你也做得出来,被长辈批评两句还敢发脾气已是大过,更不该发此狂言啊!他人不知倒还罢了,难道连陆某都想戏耍?还不向诸位长辈道歉,赶紧回去整顿你的军务,今日你虽蒙两位殿下赏识邀请,但此地本也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金童十分配合的施礼,呵呵笑了几声,作势欲借圆场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