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荒唐的军令
“好!太守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回府,开仓捐献财帛送于军库,并且,下官还会尽量拨调家仆家将协助守城,必要时候,我还会尽量动百姓抵御外贼!”甄俨狠狠地咬了咬牙齿,当即对蒋义渠道。 “哈哈!有治中这话,那本官大可全心全意的守住城池,不让贼子越雷池半步了!”蒋义渠心中松了口气,最怕的就是甄俨是个榆木脑袋不知道变通,当即哈哈大笑起来,末了,蒋义渠又道,“既然甄氏已经有了这样的决断,那么为了对卫侯表示衷心,是不是要联合起一下冀州其余仕宦?这些大家族田产不少,家仆家奴也不缺,能够凝聚在一起,其势不小,若有了他们举力相助,要挡住关羽,本官便有八层把握了!” “这些人中不少都是袁氏当初留下的余党,虽然卫侯不曾加罪于他们,但还是曾经大肆打压过一阵……若是平常这些人自然不敢有半点妄想,只能忍气吞声,但此时此刻,说不定有些人……”甄俨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若是其中真有暗中勾结刘备者,动他们共同守护城池,说不定反而弄巧成拙为敌所趁……” “唔……治中所言有理……”蒋义渠心中一跳,沉吟了一下,道,“那不若就诈称卫侯大军不日将到,将声势做大,一可绝了他们的念想,死心守城,二嘛,若有人真的勾结刘备,这消息传出去,说不定还能够从中现端倪,借机将那些人揪出来?” “此计可行!”甄俨狠狠点了点头,也觉得这样对于哪方都是最好,当然前提是张辽的大军真的能够如同他们所设想的一样,能够早些抵挡信都…… 当然,就在两个人在绞尽脑汁的想如何防御住关羽的攻击的时候,却不曾想到,实际上,他们在无意间却打乱了卫宁原本的计划…… …… 在此时,卫宁的一封密函已经抵挡了清河,并且命令张辽即刻按兵不动,等候陈登的到来…… 信都,在卫宁的计划中,其实是早就被放弃了的地方! 张辽在清河收到了蒋义渠的求援书函,大惊刘备行军度竟然如此神下,本是准备修整一下便再将千里奔驰救援信都。 但却不曾料到,他还未动身,迎来的却是安邑来的这样一道军令! 不解,不明,张辽甚至曾认为这是一道敌军假传的军令,就是故意要拖延的行军的步骤。 但是,不管从哪方面看,那军函上所盖的一大一小两个印章,一个太尉府大印,一个卫宁的私章都毫无任何虚假的痕迹……! 张辽很不能理解卫宁这道军令到底是为什么,要知道这样一道军令下来,信都基本上就等于是拱手相让给对方了。张辽如今身份是骑都尉,曾率军驻扎在冀州一段时间,又与太史慈共同领兵南下,自然是知道信都虚实。 区区三千新兵如何能抵挡住刘备数万人马? 信都若破,那依托信都这样的高城为中心辐射,以冀州空虚的现状,刘备大军将可横扫整个冀州,甚至出兵北上入寇幽州! 整个河北还有多少实力可以阻拦住刘备的脚步?尤其,北方大军大部分兵力都被拖扯在了孙曹战线下,无力北返! 张辽不敢想象,一旦冀州和幽州被刘备攻破,对于南面战场的影响到底是如何?那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以张辽的韬略几乎不难分析出现在的局面……他虽然还未彻底的成为河东高层最机密的那一个团队,但是也知道北方大部分兵力都已经掏空,整个北方可以说是虚不设防…… 可是,这样荒唐的军令,却是实打实的是出自卫宁,即便他再不承认,却也不敢去违背,哪怕是去试探这样的底线! 张辽曾一度想到卫宁那病弱的身体是否因为病魔的折磨而失去了往常的睿智,也曾想到,会不会是河东某些人不想要让他所代表的并州军系彻底沉沦……事实上,他很有一番冲动,想违背,但是……他不敢的最终原因,还是怕打乱了卫宁的可能存在的大计! 密函中提到,让张辽稳固清河,等到安邑派遣来负责定计剿灭刘备的人物,陈登,一个在徐州流亡北上而来的亡臣。 张辽不知道等陈登到来到底有什么意义,但却知道,这样等下去,必然将会使得整个冀州陷入了战略的被动。从刘备如今大军目标明朗,行动迅而又调度有方,先是用孙曹当挡箭牌,利用双方的顾虑牵制住了黄忠五万人手,又趁机北上攻伐冀州,一谋一略,便价值了五万兵力! 曾经和吕布呆在过刘备麾下一段时间来看,刘备的才能显然达不到这样的布局,必是有更加厉害的人物在他后面统筹谋划。而通过各方面消息来看,刘备新得的那个谋士单福,这一切显然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陈登能当得住这样一个厉害谋士的计策?又能够在如此战略被动的局面下清剿对方?张辽心中甚是怀疑,但只能暗自祈求,这些东西都是卫宁真正的计策,一切都在河东的掌握之中…… 若不是如此,那他停兵不前,冀州祸乱无法扑灭,失去幽州,甚至南面大战场的崩溃,都将是他一人之过!荣誉受损无妨,卫宁霸业消亡,才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 就在德州,随后赶来修整的刘备中军暂时在此停留,刘备红光满面,遥想当年摸爬滚打无数次寄人篱下,只有现在才是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底气,忍了这么多年,当了那么久的乌龟,成龙当得飞天! 当然,刘备还未被现在大军的进展而冲昏了脑袋,才搬入德州县衙府邸,刘备便迫不及待的找来单福询问今后大军走向。 单福自然能够明白刘备如今的心情,一个破落户突然有机会继承公侯爵位,在惊喜无比之下,总归是要夹杂着对前程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