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十九
议好的时辰,是午后酉时起。可李治刚用过午膳,便等在尚书房内了。 漫不经心地看着德安带着清和理治那些红笺的李治,不停地看着身边的时计。 最后,德安实在看不下去,放下手中裁纸用的蝉翼刀(一种很锋利的小刀,又薄又细,好像蝉翼一样薄而细小),道: “殿下,您不若去歇一会儿罢!此时方才午时三刻,武jiejie她们那边儿,只怕还在忙着封那些历日呢!连面脂口脂澡豆都还没到分好的时候呢! 您这些日子日里cao持军国大事,夜里陪侍主上寝侧片刻不离,常常便是夜半起身侍奉主上汤药茶水…… 这般下去,可怎么受得了?” 德安这话倒不是虚言。这几日,李治当真就是在太宗寝殿之内,龙榻之侧不过三步之处,放了一张软榻与一张案几,日间在那里将理治好的政事与近日征高丽之战况报与太宗,以慰其心。夜里便睡在那软榻上,以便太宗漏夜需得饮药茶水时,方便侍奉。 此事内外皆知,虽然引得众人一片感叹太子孝心。可德安却知,李治当真只不过是心念太宗,不求名尔…… 是故,他才忧心李治身体——毕竟因承乾之事,李治伤心,不下太宗。 可李治却只摇手道: “不妨事,我等等明和来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那贵母妃这般上心我东宫之事……还真是稀罕。” 德安见状,便只得叹息。 幸好明和很快就回来,回报道: “殿下,已然查明了。” 李治闻言,便精神一振道: “说。” “殿下……” 明和便上前,附在李治耳边,嘀咕许久。 德安一片看着,便见李治容色越来越沉,越来越沉,最后竟变成一片铁青,手中动作,不由得停了下来。 待明和说完,李治便大怒之下,拂袖甩落面前茶盏,咣当一声碎成片片道: “那萧氏贱婢竟敢欺本宫至此!!! 作死么?!” 德安见状,急忙上前来问。明和便将那韦贵妃身边萧氏正是举荐萧良娣入东宫之人之事,告之与德安,并愤愤然道: “那萧氏当真是作死,竟然妄图借着萧良娣,来控制咱们东宫呢!” 德安闻言也变色,良久才对李治道: “殿下,萧氏此行,若非得贵妃娘娘之意,再不可行……是故,只怕此番还是贵妃娘娘……” 李治伸手止了他,冷冷道: “贵母妃心机城府,确是四妃之中最不可测之一人,不过此番,却未必是她所为——多半还是那萧氏贱婢,想着借此机会,攀龙附凤才是正理。 无妨,其实本来此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她竟然敢点明了媚娘之事……” 李治阴沉了一张脸:“那她便是到了头了。” 德安想了一想,忧道:“可是她毕竟是韦贵妃身边的人,咱们轻易,却动她不得……” 李治冷笑:“虽然贵母妃说起来,确是不曾伤过我什么……可我却没有那般好性儿,与这贱婢多言……” 微一思忖,便道:“德安,你来。” 接着,便附在德安耳边,窃窃几句。 德安听得惊诧不已,半天也合不扰嘴,良久才讷讷道:“若……若此计可成,那武jiejie可就当真后顾无忧…… 只是……只是……”只是半晌,德安自己想着又笑开了: “不错!再不错的!他必然会力助殿下的!德安这便去!” 李治松了脸,点头。看着德安离开之后,他又召了清和明和上前来,告诉他们,这两日务必要小心盯紧了韦贵妃处,切不可让那萧氏走了风声。 明和便道:“殿下放心,萧氏也怕死的。” 李治点头不语,便又觉疲惫,自沉沉睡去。 一个时辰之后。 已然将一切安排妥当的德安回报李治,道已然派了快马传讯。李治便点头。 又过一会儿,媚娘便携瑞安,姗姗而至。 李治得见媚娘,心下不知多少欢喜,然媚娘神色庄重持礼,他再如何情思如火,也只能全部敛着。 于是,李治便依例,入内先请了太宗旨意之后,才转身出来,奉案几于太宗日常所用玉案之下一阶,执太宗玉笔紫毫,代太宗书“敕”字封。(这里的“敕”字封,就是那些要分发给官员们的礼盒外,要贴上一张大大的,上面用掺了金屑——PS,这里的金屑是不是真的金子末还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个东西,闪闪发亮的——的特调墨汁写成的,有皇帝年号表岁日期,末尾以“敕”字结款的,当时刚刚研制出来的红色的纸张,称为红笺或者是朱笺的加以固封,以示是皇帝亲封的东西,很庄重。正常情况下是由太宗亲手写的。不过现在太宗生病,那么依礼,太子李治请了太宗旨意之后,便可以架案在太宗玉案之下,代太宗写。) 媚娘便在一侧侍立,忙着研墨添金,以使砚池不涸,便于书写。 李治嗅得媚娘身上传来淡淡清香,当真是心中柔情万千,舒畅已极,便趁着中间歇一歇笔的功夫,柔柔一笑,轻轻道: “什么香?清雅至此。” 媚娘却低了头,仿似未闻,只专心研墨,半晌才道: “不过是殿前几盆牡丹,竟不知时节地开了,媚娘看着它们冻得可怜,心中不忍,便搬了进殿里……谁知染了些香气。” 李治闻得她愿与自己说话,大喜,声音更加轻柔: “那这般说来,若是我也想这样,便也去寻几盆牡丹便是了?” 媚娘依旧头也不抬,淡淡道: “那几盆早谢了,隆冬时节,怎么可能再寻几盆牡丹来?” 李治闻言,心中便记下此事,又见她已然将那砚池加满,便紧忙再蘸饱了笔锋,挥笔而就。 百十张“敕”封,不算少数,可也不至书写半日。 然李治有意拖拉,一来不忍媚娘不停磨墨,担忧她手臂发酸,又或者是一双玉手起了些水泡。再者也私心想得媚娘久伴,便百般作态,再不肯乖乖写完: 一时丢了笔嚷着手酸,叫德安来给揉;一时又推了纸,道口渴,叫德安奉茶水;一时又抚着中腹叫饥饿,喊着德安进些点心;一时又嫌旁边炉中香料不清淡,熏得他头昏脑胀…… 百般挑剔,万般不是。 结果便见一众人等不停地歇了等他:媚娘三不五时要停下来,也算歇了,可是只苦了德安,却被使得直似陀螺一般转个不停,再不得片刻歇息。 最后还是媚娘实在看不下去,冷冷一句“若殿下果然这般辛苦,显见是媚娘侍奉不当,不若更替了他人来侍才好”,唬得李治立时乖乖就范,一壁心中暗自幽怨,嗔怪媚娘仗着他痴爱于她,竟任性至此,不知他用心良苦;一壁还得奉着一张笑脸,认真写字,免得再惹她发怒。 瑞安见状,难免有些幸灾乐祸之意,便被李治一记眼刀杀去,立时收了笑容,木人一般立着。 德安只得摇头苦笑。 …… 直到近夜,李治眼见再拖不下去,只得依依不舍写完最后一张赦封,才问道: “久不曾对弈,不知今日……” “诸事已毕,还请殿下准媚娘告退——媚娘实在有些疲惫了。” 媚娘不等他说完,便截了他话头。 李治咬牙,半晌才挤了笑容道:“既然如此,那便……早些回去休息罢!” 眼见她离开之后,李治才转身过来,一肚子火气无处可发。正欲寻些不是来出气呢,却见德安及时奉上一支小信筒。 李治阅过,便冷笑道:“好!这下子,也总算让我出口恶气!” 一侧德安闻言,不由长出口气,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幸好,这信来得及时,否则只怕今日,李治又要闹上好半天别扭—— 李治不轻易迁怒他人,每每生气也只是跟自己过不去。看他这样,跟着他如此之久的德安,心中总是不喜。 是故,德安将那人推出来受难,虽然自觉有些不安,可终究还是以李治为了上念。 贞观十九年正月十八。 太宗早朝第一日,便有飞马来报,道因漕渠冬日水浅,六百艘运米粮船搁浅于卢思台侧。 太宗闻之震怒,乃着令严查,到底何故。 …… 午后。 太子李治侍立于侧,看着太宗阅过密表之后,逐渐变得铁青的脸色,一时心中松了些许。于是便看向玉阶之下。 长孙无忌静静立于玉阶之下,后面跟着的,却是房玄龄与禇遂良,马周等人。 良久之后,太宗才怒气冲冲地将密表拍在案上,铁青着一张脸,看向长孙无忌: “这表是谁奉上的?” 长孙无忌手捧玉圭,便叉手一礼道: “启禀主上,老臣接得此表时,那人已然远离,再不复见。老臣正在派人查明此人身分,以辬密表中所奏之事真伪……” “不必。” 太宗铁青了一张脸道: “这么多年了,韦挺的性子如何,朕却是知道的。这表中之事……他干得出来!” 半晌,太宗才咬牙道: “朕只恨他这般大胆,竟敢如此延误军机!!!” 众臣见太宗动怒,一时不便言语,只有太子李治思量半日,才上前奏道: “父皇,韦大人办事一向得力,此番他也只是因为担心北方寒雪,不便再运,再者漕渠淤塞并非一日之事,只怕是行船不利,才会将米粮卸下,贮于台侧以待春至冰融,雪化水开,水流可行船之时,再行渡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