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在线阅读 - 第123章 三月杏华盛

第123章 三月杏华盛

    春暖花开,正是最美的时节,也让人容易忘记时间的流逝。

    自从那日吴咏从任老三手中得到那些种子后,又是数日过去。

    这些天他几乎全部的心思都花费在种植这些种子上面,每日流连于田间地头,人都晒黑了许多。

    其实不光是他,很多乡亲也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整天都在田间劳作,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人家一年的收成全指望这春种了,都是自家的田地,没有人敢偷懒耍滑。

    复望里有百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百亩田,就算是十口之家,仅靠人力,也是种不过来这百亩田的。

    时下还没有精耕细作一说,种田都比较粗放,种植效益自然也不太好。

    俗语有云:三月杏华盛,农人候时种。

    因此家家户户根据自身需要将自家田地规划成几个区域,根据时间的不同,而种植不同的作物,以求达到最大的收益。

    比如一月雨水后,粮食作物就可种春麦、豌豆,一直可以种植到二月末。这期间还可种植瓠瓜、芥菜、春葵、葱、蒜等蔬菜作物。

    尤其是到了三月谷雨之后,可种秔稻及稙禾、苴麻、胡豆、胡麻,大豆等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蓼蓝,也是时下百姓三月最喜欢种植的一种。

    其实三月又称为蚕月,《诗·豳风·七月》有记载:“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在周朝,三月采桑养蚕发展成为了一种礼制,这就是亲蚕礼,是由皇后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皇后亲自采桑喂蚕,以鼓励妇人们勤于纺织。

    后世的三八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鼓励妇人劳动。

    今日晴空万里,吴咏骑着马悠哉悠哉地奔走在小道上,今日他起得有些晚了,等吃过早饭,才出家门。

    农田一望无际,抬眼看去,田里尽是弯腰种田的乡亲们。虽然隔得有些远,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从他们不时抬袖擦汗的动作来看,想来是十分辛苦劳累吧。

    吴咏骑在马背上想着心事,浑然不知胯下的枣红马却不知不觉来到一株槐树下。

    这时吴咏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叫骂:“你都是成家的人了,这点农活都还干不来,真是白吃这么多年的干饭,养个骡子都比你有用!”

    吴咏回过神来,往前一看,竟然是朱旺父子。

    此时朱旺被朱父训斥,明显有些不服气,大声嚷嚷道:“我本来是想出钱请人来耕种咱家的地,但是你非要自己种田,还拉着我一起来。这种田一年,累死累活,又能有多少收入!我这些天给人家做宴席,每日都不少于一百钱的收入,可比种田轻松多了。”

    “你,你……”朱父指着朱旺哆嗦半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你是要气死我啊!”

    朱旺见自己把父亲气得够呛,也不敢顶嘴了,耸搭着脑袋,向两边瞥去,正巧看到吴咏骑马过来,立刻就来了精神,朝吴咏那边大声喊道:“吴咏,你来找我可是有事?我这就跟你一起回去。”

    “我只是路过这里,一会还要种我家的地呢,可不是来找你的。”吴咏嘿嘿笑道。

    朱旺顿时如xiele气的皮球一样,有气无力地开口道:“种地有什么好的,不仅累,还挣得少,哪有咱们去给人家做宴席逍遥快活。不仅有钱拿,还可以敞开了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也没人管。”

    他这话一说完,就再次把朱父的火气点起来了。

    只见朱父朝着朱旺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然后又踹了他一脚,这才怒吼道:“我怎么生了一个你这么个玩意,一天天地就知道好吃懒做,不想着守好自家的祖业,就知道异想天开。你也不想想,你给人家做宴席,还能做一辈子不成!”

    “那也比种地强!至少我能养活一家人,吃穿不愁!不像以前,还要借粮维持度日。”

    朱旺也被打出了火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朱父打骂,但嘴上还是有些不服气。

    “你还敢嘴硬,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毕竟是自己亲儿子,朱父虽然被他气得不轻,也没敢下重手。

    吴咏这时也不好骑在马上看戏了,只能下马,拦住朱父,劝道:“叔父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年轻人嘛,坚持自己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

    他自己如今才十二岁,却老气横秋地说比他大几岁的朱旺是年轻人,颇有一副违和感的画面。

    不过朱父却十分给他面子,当即就停下手,叹息道:“若是他能有贤侄的万一,我就算死也能瞑目了。可气的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嚷嚷着挣钱雇人种地,岂不可悲!”

    见朱旺还想反驳,朱父瞪了他一眼,继续开口道:“你是没吃过亏,不明白人心险恶,真以为挣了几个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你可知若不是五姓家主在里面斡旋,你们别说给人做宴席,早就被官府抓起来关牢里了。”

    吴咏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急忙追问原因。

    朱父为了让朱旺长些记性,也没隐瞒,三言两语说了事情的经过。

    吴咏这时才知道,时下的规矩是非常多的。不是你说可以做宴席就能做宴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到官府去报备。

    而且这时的商业活动都是要收税的,你挣了钱,都是教交给官府一部分的。

    还要他们身为农人子弟,却不做农事,这在官府看来就是不务正业,轻则由三老过来警戒几句,重则就是被官府抓去戍边。

    吴咏是真没想到古代官府也是如此管得宽,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无论何时,你我皆逃脱不了为牛马的命运。

    这时朱旺也沉默了,他没有吴咏后世那么多的经历,自然很难理解做宴席为什么还要官府的准许,他以前的梦想仅仅是吃饱饭,现在梦想实现了。

    就在他还想大干一场的时候,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

    乡间的田野多空旷,很远都看不到一个来人,此时三人都站在大槐树下想着自己的心事,也没人打扰他们思索,只有一旁的枣红马吃草的声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年轻女子的喊话声,“姑父,夫君,我给你们送饭来了,你们在哪里?”

    “阿巧,我们在这里!”朱旺第一个反应过来,赶紧应答一声,然后对吴咏炫耀道:“阿巧做的包子可好吃了,你要不要尝尝?”

    阿巧就是朱旺新娶的媳妇,原来没有自己的名字,到了朱家后,为了方便称呼,便起了名字,外人都称呼柳巧娘。

    “不了,我刚吃过饭,撑着呢!”吴咏急忙拒绝,这是柳巧娘为朱旺父子准备的早餐,他可不敢吃,因为这时的人们为了杜绝浪费,基本都是根据个人的食量去做饭。

    本来是正好够他们吃的,若是吴咏吃了,他们就有可能饿着肚子干农活了。

    其实吴咏开始也搞不明白为什么汉代女子会叫公婆为姑父姑母,他问了母亲郭氏才知道,这是为了保护女子别在夫家受到冷落,毕竟按照叫法,可是当做亲人一样对待了。

    说话工夫,柳巧娘已经到了近前。

    朱旺赶紧迎上去,接过竹篮,可怜兮兮地说道:“阿巧,你可算来了,我都快要饿死了。”

    柳巧娘先是跟吴咏见了礼,这才娇嗔道:“昨饿死了,今日可比昨日还早些呢,你还这样说。再这样,我可就不管你了。”

    嘴里虽然这样说着,手上却是从竹篮里掏出一个包子递给朱旺道:“喏,吃吧。”

    朱旺嘿嘿一笑,接过包子,便大口吃起来。

    或许是因为太饿,也或许是吃得太急,更可能是吴咏在一旁,他想表现一下,突然朱旺被噎住了,咳了几下,没咳出来,又咽不下去,当下直翻白眼,眼看就要喘不过气来。

    这可把柳巧娘吓坏了,急忙拍着他后背,帮他顺气,“你怎么样了?”

    “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又没人与你争食,吃这么急干什么。”朱父赶紧递过来水囊给他灌了一口,这才让他把包子都咽了下去。

    朱旺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还不是因为阿巧做得太好吃了,我一时没忍住就多咬了一口!”

    吴咏见他们一家其乐融融,便开口提出告辞。

    这时柳巧娘却是叫住了他,就在他一脸疑惑之际,却听到她这样的请求。

    “吴咏弟弟,我听说叔母的养蚕技术非常了得,你能不能跟叔母说一声,我想跟她学习养蚕?”

    “小事一桩!我回去跟母亲说一下。”吴咏也没犹豫,对他来说,这并不是难事。

    在柳巧娘的千恩万谢中,吴咏骑着马走了,远远看去,悠闲自在。朱旺眼中流露出羡慕,手中的包子顿时就不香了。

    “看他做甚!”朱父又是朝他后脑勺扇了一巴掌,然后没好气地说道,“赶快吃,吃完继续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