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521章邯郸定大军南下

第521章邯郸定大军南下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521章邯郸定大军南下翻开了长长的宗室的名录,将那些适龄的宗室之人,一一地挑拣出来,众臣忽然间在其中看到了一个异常熟悉的名字——赵括!

    没错,就是他们的上将军赵括。

    是了,赵括本也就是宗室之人,只不过与先王这一支相距较远就是了。

    于是一个念头不由自主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之中,好像让上将军来做这个王上,也是个选择啊!

    而且,如今的情形下,若是扶立其他人,先不说蔺上卿和平原君等人会不会支持,就算支持,恐怕也不免大权旁落,到时候亲政又是一番麻烦。

    唯独赵括上位,无惧此事。甚至还可以与蔺上卿和平原君形成互相的制约,不仅能顺利完成权利的过渡交接,更是能直接构建出一个稳定的政治生态。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仿佛在脑海中扎了根,无路如何都再无法挥去,甚至越想越是觉得合理得可怕。

    不管是为了权利交接的稳定性,还是未来政局的稳定,赵括显然都是最优的选择。

    当然,这个想法也不是没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也正是赵括本人。

    无可否认,赵括在军事上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这在长平之战中早已验证。但一个优秀的将领却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个优秀的统治者。

    廉颇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毕竟战场和朝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从思维方式到行动指南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则。这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往往难以适应朝堂的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对于赵括的政治能力,实际上众多的朝臣们还是有所担心的。

    也就在此时,赵括在代城下达的五条指令也终于抵达了邯郸,囊括了外交、内政、军事在内的五条指令,清晰明确地向所有质疑的人,展现出了赵括过人的政治素养与能力。

    几乎一瞬之间,反对的声音再没有了立足之地。

    原本被热切讨论着的继承人的问题仿佛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热度,所有人都开始围绕着赵括的五条指令开始着行动。

    清查青壮的命令很快被下达,吕不韦也堂而皇之地从一个商人,正式地成为了赵国的中大夫,也算位出道,彻底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至于派往各国的使臣,几乎是与那一条条的命令,一同出了邯郸城。

    而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五条指令实际上早在两日之前,便已经到了蔺上卿的手中。

    在经过了足足的两日发酵之后,让赵括继位的可能性得到充分的议论,让其中利弊让所有的朝臣都明晰了之后,蔺上卿这才将赵括的这五条指令给拿了出来。

    一方面,发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也可以让赵括在众臣的心中的位置更加高大;

    另一方面,既然赵括已经成了下一任赵王的有力的争夺者,甚至正朝着唯一的候选者的方向前进着。对于赵括发布的命令,自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执行。毕竟谁也不想就这样在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吧。

    可以说,蔺上卿这一略略的拖延,不仅没有令赵括的指令延迟执行,反而是让指令更加畅通无阻。不得不说,对于人心的算计,蔺相如的确已经是登峰造极。

    当然,这些事情,除了蔺相如自己,就连平原君也是一无所知的,更别提还远在代地的赵括了。不过,蔺相如的一通cao作,却也不是天衣无缝的,至少在邯郸城的吕不韦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

    只是,吕不韦作为赵括的军师,眼见着事情朝着最有利于赵括的情况发展,吕不韦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很快,在蔺上卿和吕不韦的配合之下,整个邯郸城彻

    底地进入了赵括的掌控范围内。

    而已经从阏与城出发数日的赵括,也终于等到了最新的战况。

    不得不说,李牧到底是李牧,其能力、手段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预想中的大溃逃并没有发生,反而在李牧的指挥下重新与燕军对峙了起来。

    虽然四万多赵***队因为赵王的一场大败,被打得只剩下了两万六千多人,而这两万多人全都被李牧收拢到了安平城的东面的大寨之中,死死地挡住了想要趁胜脱逃的燕军主力。

    两万六千人马,对阵着燕军近八万大军,整整十日,燕军没能前进半步!

    要知道,李牧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座临时加盖起来的大寨,而不是有着坚如磐石的城墙。而对面的燕军,却是急迫地想要打通通道,回到自己国家的惊弓之鸟。

    想要回家的燕军,就如同一只被困的恶兽,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兵力不足,城寨不固,却要面对着八万多困兽,天知道李牧是怎么守下来的。

    当然,为了守住这道简易的城寨,赵军显然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短短十日,李牧手中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万五千人马,而燕军却还有足足六万多兵马。

    虽然战损比依旧是赵军稍占优势,但要知道,赵军本身是处于防守的状态,而且,李牧手中的赵军可全都是跟随者赵括一起打过长平,攻过胡人的精锐之师,而燕军却是有着不少的战兵只是临时征召来的青壮。

    在这样的战力对比情况下,两军的战损比依旧没有拉开差距,其战斗之激烈,可见一斑。

    不过,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赵括率领着三万大军已经来到了燕军的侧背,而路程也仅仅剩下不过一日而已。

    那还有啥说的,既然敌情况已明,那便战就是了。

    虽然已是黑夜,赵括依然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今夜出发,正好可以在明日天黑之后赶到燕军营寨附近,趁夜对燕军发起进攻。若是拖延,恐怕一拖便要两日的时间。

    虽然李牧目前还能坚持,但赵括知道,越快抵达,越能解除掉燕军的威胁。而越快解决掉燕军,赵国才能真正地安全下来——秦军的威胁始终还在!

    在场诸将立即答应道。

    赵括随即点将道。

    赵韦出班答应道。

    赵括从桌面之上抽出一枚令牌,随即递出:

    赵韦当即双手捧过令牌,朗声答应道。

    赵括继续点将道。

    两人相视一眼,齐齐答应道。

    赵括复又继续抽出令牌,对二人说道:

    两人齐齐点头领命,接过了赵括手中的令牌答应道。

    赵括继续命令道。

    众将再度领命道。

    赵括再度吩咐道:

    众将士齐齐答道。

    随即,三万多赵军

    很快行动了起来。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赵韦便已经带着五千精兵先行出发,过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孙崮和周骐二将也带着自己的三千大军踏上了征途。

    紧接着,不过一个时辰,全部赵军便已经拔营起寨。

    三万大军,如同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插燕军的侧背。

    而在如今的燕军营寨之中,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只不过相对于赵括的果断,燕军的讨论显然要明显的纠结不少。

    面对着久攻不下的赵军营寨,燕军虽然损兵不多,但对于攻破赵军的喜悦与胜利之情,却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不仅仅是士兵们对能否拿下赵军产生了怀疑,就连将领们也普遍产生了绝望的情绪。

    这份绝望不仅仅来自于李牧,更是来自于赵王。

    没错,就是赵王。

    在得知赵王死在了乱箭之中的燕军将领们,不仅没有任何的欣喜之情,反而是惶恐不安,这也是燕军为何能够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力,想要突破李牧的封锁回到燕国的原因。

    所有人都很清楚,随着赵王的阵亡,燕赵算是结下了生死大仇了,不死不休的那种!

    要知道,如今的赵括应该还在代地,一旦赵括得知了赵王的情形,势必调集赵国所有的兵马压过来。

    六万大军打赵括的五千兵力尚且攻不过,一旦赵括带着全赵的大军攻来,自己还腹背受敌,不败亡才怪了。

    按照时间推算,赵括此时应该已经在调集兵力的路上了。

    若是不能尽快回到燕国,这剩下的六万多兵马势必要全都丢在了这赵地之中。

    当然,实际上即便是回到了燕国,燕军的将领也没有什么把握能够挡住赵括的兵马,但至少也能多坚持一会儿吧。

    或许,秦国会出兵干扰下赵国?

    不论如此,如今的这腹背受敌的位置是决计不能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