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735章兵围信陵魏军溃

第735章兵围信陵魏军溃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735章兵围信陵魏军溃战争从来有它铁的法则,更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的铁则。

    毫无疑问,从信陵君痴迷于胜利的那一刻起,这场战斗便已经没有了悬念。

    就在魏军还在试图攻破赵军看似步步后撤的军阵间,赵括已经下令一万五千骑兵,悄然绕到了魏军的身后。

    趁着申时初刻的阳光还算热烈,得到绕后军团成功抵达的消息后,赵括也是果断下令:全军反击。

    顿时,旗帜招展间,原本还在缓缓后撤的军阵终于停止了后退。

    阵阵擂鼓中,赵军的长刀再度在战场上大开大合地砍杀了起来,大踏步地,赵军步卒开始了有序的反击;

    呜咽的号角声中,赵军的骑兵也终于从四面八方开始了对魏军的全面进攻。

    尤其是出现在魏军后路上的一万多兵马,着实是令信陵君慌了神。

    战至此时,便是再傻的人也明白,自己已经被赵军给包围了。

    只是,见状的信陵君除了一开始看到身后大军时的惊慌,竟是很快便冷笑了起来:「区区十万人马,便想围我十万大军。赵括,你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

    的确,兵法有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如今赵军的兵马不过堪堪与魏军相同而已,即便对攻,胜负也不过是在两可之间,更别谈什么围歼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偏偏,这即便是粗通兵法的偏将校尉都明白的道理,赵括却是置若罔闻。

    当然不是赵括故意托大,而是围歼的时机已经成熟。

    很简单,前线进攻赵军阵地的魏军随着战阵的屡攻不下,已经出现了很不耐烦的情况,而两翼的魏军在赵军的步步后撤之下,已经将阵线拉得很长很长。

    这也就给赵军的反击提供了可能。

    漫长的两翼之上,赵军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对魏军展开突进,而一旦魏军军阵被破,那可就不是任何人再可以控制的了。

    再加上后方而来的一万多赵军给魏军将士们带来的心理压力,魏军不慌都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魏军将士慌了,赵括的围歼也就算是成了一多半了。

    没办法,不是每个人都有信陵君那般的自信心,信陵君显然有些高估了自己部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有些小瞧了赵军在魏军将士心中的地位。

    尤其,对面还有赵括存在的情况下。

    虽然这些年魏军没有跟赵军直接动过手,但魏军在秦军手下吃的亏可不是一星半点。近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也更让魏军明白了自己与秦军之间的差距。

    而赵军那是连秦军都能打趴下的存在,你猜,在魏军的心目中,赵军会有着怎样可怖的形象。

    可以说,从一开始,魏军的将士们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当然,信陵君不是没有对这份压力进行疏导过,他告诉将士们对面的赵军只不过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力远不如自己。

    这样的话语固然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魏军的士气,但随着战斗的进行,尤其是在正面屡攻不破,而侧翼却是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很快就没有人再相信信陵君的这种言语了。

    而士气也随着将士们的不信任变得越发的低沉。

    直到赵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而魏军的士气也在此时跌落到了谷底。

    实际上,若是魏军能够顶住这一波的进攻,或许就能认清眼前的赵军是只纸老虎,即便不能击败,也势必不会被赵军轻易的击败。

    但很可惜,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赵军,已经没有了士气的魏军,根本不会是其一合之敌。

    侧翼的轻骑兵率先做出突破。

    原本还算严整的军阵,随着赵军

    的突袭,瞬间破口数十处,无数的草原铁骑见缝插针地窜入了魏军的军阵之中,凭借着极快的速度,将手中仅剩的数支箭矢倾泻而出,随即抽出长刀,开始清理还在愣神中的魏军士卒们。

    顿时,混乱便在魏军的军阵之中蔓延了开来。

    而随着两翼的阵线被赵军突破,魏军整体的兵力调动随即出现严重问题。

    兵力滞留带来的后果,便是前线单位面积上的魏军骤减,赵军步卒本就是精锐老卒,哪里会放过如此的好机会,当即三两成阵,杀向魏军。

    没有任何意外,失去源源不断「新鲜血液」支援的魏军当然不会是赵军的对手。

    很快原本还在追击中的魏军,便反被赵军杀了个丢盔弃甲。

    一时之间,战场之上,魏军几乎在处处刻刻濒临崩溃,需要支援了起来。

    也就在各路魏军派出传令兵向中军求援之时,却见大军后阵之中,忽然间烟尘滚滚,看那招摇的旗帜,不是魏军,而是有着红色旗帜的赵军。

    不由得,即便是各军的校尉、裨将,也心生寒意。

    这仗还能打吗?

    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疑惑,瞬间席卷所有魏军将领的脑海。

    也就是这一愣神的功夫,短暂失去指挥的魏军随即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谁说同样的兵力下,就不能完成包围了?历史上,长平之战中,白起不就表演过一场吗?

    而如今,赵括只是稍加变通而已。欺负的,就是魏军的骑兵不力;欺负的,就是魏军对赵军天生的恐惧;欺负的,就是一日以来,赵军潜移默化所占据的战场主动权。

    很可惜,这些,信陵君都并不胜了解。

    就像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了解自己的兵一样。

    短短的半个时辰里,赵括的围歼便已经初见了成效,魏军的军阵已经被赵军的骑兵撕裂成东一块、西一条,信陵君的军令要传遍全军,都成了困难,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事到如今,信陵君也终于放弃了所有的侥幸。

    他明白,他输了——彻底地输了。

    只是,即便是输,信陵君依旧没有想过放弃。

    他更清楚,一旦他放弃了,整个魏国就真的完了。

    而只要他能回到大梁,哪怕只是带着三两万大军回到大梁,就能重铸大梁的城防,就能将赵军抵挡在大梁城外。

    只要等齐国出兵,魏国,就不会亡!

    当即,已经有了决断的信陵君也不再迟疑,随即向还能联系到的部队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全军后撤,目标大梁。」

    这意思已经是再明确不过了:仗败了,赶紧跑,跑回国都就是胜利。

    命令很快下达,而信陵君也带着自己的亲兵和中军一万多精锐踏上了回返大梁的旅程。

    反应稍快一些的魏军部队也是跟上了信陵君的脚步,但更多的魏军却还是尽力地与赵军搏杀着。

    应该说,信陵君的这道命令的确有些背刺的意思,但站在他的角度,这却是最为正确的抉择。

    不管对于自己,还是对于魏国而言。

    只是,这样的背刺对于魏军的将士而言,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而魏军的异常,几乎第一时间就被赵括看到了眼中,也在第一时间,赵括就判断出了魏军要跑的讯息。

    没有丝毫的犹豫,赵括当即下达了两道指令:

    第一,立即劝降剩下的魏军,降者不杀;

    第二,骑兵分兵三万,追击魏军,务必将魏军拦截在大梁城外。

    很显然,赵括是铁了心要把魏军全都给留下,甚至不惜调出近半的骑兵进行追击。

    无他,正如信陵君想要回到大梁保住魏国的一线生机一般,赵括要的就是将这股生力军全都消灭在大梁城外,从而彻底地拿下大梁、拿下魏国。

    很快,赵括的命令也同样得到了执行。

    而不出赵括预料,遭到了信陵君背刺之后的魏军,在听到了赵军「降者不杀」的承诺之后,几乎很快就开始放弃了抵抗。

    随着一件兵器的落地,千万把兵器也随之落地。

    赵军的老卒也是欢呼着开始收拢这些降兵。

    与此同时,追击而出的骑兵也很快开始了他们的收获之旅。

    一双腿终究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没有任何的悬念,跑出去盏茶的功夫,赵军的骑兵便开始陆陆续续地追上了魏军。

    赶时间的赵军甚至都懒得搭弓射箭,重夹马腹,冲上去对着脖颈便是一刀。

    慌忙中已经丢盔弃甲的魏军顿时身首两处,更是直接将一旁的魏军给吓呆了过去。

    好在,在另一柄长刀加身之前,那魏军已经识趣地丢弃掉所有的兵刃,跪伏在地,双手高高举起。

    无奈,已经得到「降者不杀」的命令的赵军将士也只好收起了长刀,对着马腹重重一夹,继续向更远的魏军冲去。

    身后自然有专门负责俘虏的赵军将那跪伏在地的魏军收拢起来。

    就这么一路追、一路降,随着夜幕的降临,信陵君好不容易从战场上带出来的数万部队,便只剩下了自己的亲兵和中军的一万多人。

    而那哒哒的马蹄依旧在这旷野上响彻着。

    赵括的命令很明确,一直追击下去,不到大梁城不收兵!

    刚刚才休息了一小会儿的信陵君在斥候的回报后,不得不再度翻身上马,带着残余的兵力继续向大梁狂奔而去。

    好消息是,身后零零散散的部队,虽然几乎都投降了赵军,却也还是为信陵君所部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让信陵君所部得以窜入山林之中;ap.

    坏消息是,他们的目的地上,田单将军,已经安排了一万大军,正严阵以待地等待着信陵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