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悍民之风
冯先生,是坨子村的一位教书先生。 无人知晓他姓甚名甚,只让外人称其他为冯先生。 据说这位冯先生是二十年前被流放至坨子村附近,当时濒临致死,乃是一位砍柴回家的樵夫瞧见了他,将他带回坨子村救治的。 自他身体康复时起,村内的村民们就称他一声冯先生,而这位冯先生也留了下来,成了这附近村落唯一的一位教书先生,因此在村民的心中,地位颇高。 冯先生居住在坨子村东边的一处小宅子里,平日里这里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 沈家的人是沈念念和沈秀娘一起去的,因为苏娘的身体不好,便留着齐哥儿在屋内照看着。 村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与大雪神色匆匆的前来。 等到沈念念她们到的时候,堂屋里已经站满了村民,而她们的到来,也无人关心。 坨子村的里正还未归来,因此便是冯先生作为坨子村暂时的代表。 沈念念伸长了脖子,朝着里面里面看着,虽说坐在里面的那些老者她一个都不认识,不过大抵也能猜到,这应是附近村子的里正或是声望颇高的长辈。 “各位,相信你们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知道了,靠近镇子的杏花村在前一夜遭遇了匪徒的袭击,前来求救的杏花村村民受了很严重的伤,所以,特意将大家叫来,就是为了商讨一下,关于这匪徒一事。” 冯先生坐在正中间的位置,见人到的差不多了,便直接开口说道。 “杏花村真的遭遇匪类了吗?那我家妞妞有没有事儿啊!” 开口的大娘哭着叫嚷到,她有一个闺女是嫁到杏花村的,以为靠近镇子,所以杏花村是周围村落最富有的一个村子,以前她还经常在手帕交们的面前炫耀自己闺女嫁的好呢。 “我闺女也嫁到杏花村去了,那边有没有啥消息传回来啊?” 附近的村落,大多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听闻杏花村真的出了事后,大多村民都急了起来。 “各位乡亲们,请稍安勿躁,那些土匪只是抢了他们的财物,倒是并未伤人性命,不过受伤的人肯定是有的。”见众人都焦躁起来,冯先生不得不再次开口,“但是我们将各位聚集到这里来,并非只是为了通知这个消息罢了,而是因为这伙匪徒很有可能再袭击其它的村子,因此这次过来,是为了让大家商量法子,以防万一。” “冯先生,那些土匪有多少人呐?俺们该咋个办?” “对啊冯先生,我们都听您的,您说咋办咱们就咋办!” …… 村民们又吵闹了起来。 边境的村民一个个也是生性彪悍的主儿,以前还不归凌王管辖之时,他们扛着锄头时是普通的农家人,可扬起锄头的时候,那就是比之土匪也不逞多让的悍民。 那位凌王殿下虽治理有方,可到底也不过是十七岁的少年郎,就算手段非常,可接管边境也不过两三年光景,而边境的百姓们也就是最近两年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在早些年,此地还不归凌王管的时候,这里可正如了那句‘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话。 因此,对于土匪敌寇之流的袭击,这些村民非但不会畏惧,反倒是激起了他们沉寂了两三年的悍民之血,一个个激动的双眼发红,就想去收拾一番呢。 沈念念瞧着周围吵来吵去的村民们,心里顿时有些无语。 虽说接收到原主的记忆,知道这里在很早以前是如何的荒乱,可这于亲眼见到喊打喊杀,一个个激动非常的村民还是有些差距的。 像沈秀娘这类的村妇们一个个倒也显得十分淡定,仿佛男人们说的根本不是喊打喊杀之事,只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事罢了。 “各位请安静,杏花村之事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承蒙各位乡亲的信任,那么冯某倒是有一个建议。”冯先生对于彪悍比之土匪也不逞多让的村民们也是万分的无奈,在众人激愤的情绪之下,只得苦笑着开口。 “冯先生,您有啥建议就说呗,腻腻歪歪的,俺们都听不明白。” “就是,你们读书人有啥话直说不行么?听得我心里好着急!” …… 沈念念在旁边看的,差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如此严肃严重之事,在村民们的眼中倒像是因为闲得无聊,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似得。 “既然如此,那冯某便就说了。”冯先生叹气,所幸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下建议各个村里的汉子们能够再进入村内的必要入口进行坚守,手中拿一面铜锣,若是远远瞧见匪徒们的踪迹,便大力敲打铜锣,让村里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女们躲避,而咱们爷们儿则是拿起最顺手的武器,让那些土匪们知道什么叫有去无回!” “当然,若是家中无男人的寡居之妇,你们可以拿出一些吃食,在家中做好后等待乡亲们的归来,毕竟这大冬天的,也干完活回来也要吃口热乎的不是?” 冯先生的建议,直接得到所有村民的赞成。 这些村民大多性子直,见有了结果后,一个个便迫不及待的跑回家去,找自己的武器去了。 沈念念也被沈秀娘拉着回了家。 齐哥儿和安哥儿们得知此事之后,一个个也是兴奋异常,直接就去刘二那边找武器去了。 沈念念见此更是无语,不过就是剿匪而已,安哥儿一个还未成年的家伙去凑什么热闹? “唉,虽然凌王殿下给了我们这几年安稳的生活,不过以前咱们边境的百姓可都是在刀尖上讨生活的,早些年敌寇入境,对老百姓们烧杀抢掠,逼得我们不得不和他们对着干。不对着干,就只能死,如今想想,那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老百姓们并非希望战争,但是刻进边境百姓骨子里的悍民之血却是传承了数百年之久,若非没有凌王管辖,如今的边境恐怕还是一片兵荒马乱,为了活着,老百姓们自然也只能拿起武器,来保命。 李佳恒是个读书人,骨子里却也流着悍民之血,得知此事之后,便将照顾杜盛年的事儿丢给了她,匆匆茫茫的跑回家去了。 杜盛年站在门口,如今他虽已能下床走动,但是想要恢复原样却还是要等上一段时间,因此哪怕也想跟着村民去剿匪,也是有心无力。 “以前在京都之时,便曾听闻边境百姓并不好惹,哪怕是面对敌寇的军队,也敢正面迎敌,甚至还曾有过记载,曾有一支民兵击退了入境的匈奴,我一直觉得这只是传言,可今日一见,才知道……” 杜盛年摇头,无奈的笑起来。 沈念给他端了杯热水,笑道:“不过都是生活所迫罢了,谁不想安居乐业,可边境之地毕竟不安全,想要活着,就必须拿出勇气来。” “沈姑娘,听你这话,我倒是觉得你越来越不像一个无知的山野妇人,倒像是读书识字的女子。”杜盛年淡淡一笑,只是说出这番话后,盯着沈念念的目光已经变成了审视。 沈念念心里咯噔一声,脸上的顿时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笑容,下意识的避开他的目光,干巴巴的说道,“杜公子,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哪里有机会读书识字,您倒是高看我了。” “是吗?” 杜盛年笑了笑,明显并不相信沈念念的说词。 沈念念眼色一暗,深深吸了口气,暗道自己这位大表哥好像不比以前好糊弄了。 想到这里,心里也忍不住偷偷的笑了起来,但是面上却是不显分毫。 自杏花村一事传遍周边村子之后,坨子村便也戒严了。 不过坨子村易守难攻,出村的路只有一条,因此只要让人守在村口,就能瞧见是否有匪类来袭,所以坨子村的老少村民们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见状,沈念念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作为一个从未见识过战争残酷的深闺女子,她自是不希望那些土匪真的找到坨子村来。 虽说坨子村的汉子们根本不怕那些土匪,可届时一片混乱之下,刀剑无情,难免会有人因此受伤殒命。 要是守得住村子还好,可要是受不住,那可就真的是麻烦大了。 可显然,这村里也就只有她一人为此担忧罢了,其余的村民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除了村口的负责戒备的村民之外,与平常的日子并无什么不同。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坨子村倒是一直未曾发现土匪的踪迹,再加上天气越发寒冷,这村民们渐渐的也就没了最初的警惕之心。 杜盛年的伤口虽未完全康复,不过却已经能够行动自如。 里正虽一直未曾归来,不过他也不能一直就这么等下去,眼看着伤势已经转好,杜盛年也想着该离开了。 这一日,杜盛年换上了自己受伤时所穿戴的将士军服,来到堂屋,见着里面正在烤火的沈家人,正准备说出感谢告辞之内的话,突然就听得急促的铜锣声敲响了。 屋内的沈念念顿时脸色大变:“土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