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1987年!
烸子去休息后。 杨铭还在三楼的书房,静静地看着窗外。 1986年即将过去。 新的一年1987年即将到来。 杨铭努力回想1987年可能发生的事,许多事,一时之间他也想不起来。 阿珠还站在身后。 “阿珠,你先去休息吧!” “少爷,要喊楚虹和家慧来陪你吗?” “不用了。” 阿珠也就先去休息。 杨铭还是一个人留在书房,时而想着一些事,时而拿起那幅世界地图看了起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当杨铭听到书房的挂钟响起十二下,他抬头看去,已经是凌晨0点,意味着从此刻开始,正式进入1987年。 。。。 休息一晚。 第二天大早。 杨铭还是习惯性早起。 今天是元旦,香江也会放一天假期,除了一些人可能要加班外,其他人,基本上今天都会留在家里,或者出去玩。 杨铭洗漱从楼上下来散步。 昨晚,烸子在那间客房,却是很久都睡不着。 他是穷苦家庭的孩子出身,加上家里兄弟姐妹多,也正是因为那样,十五岁考上北大,被家人寄予很大的希望。 但是,他在杨爵士这里,是真正感受到富人和穷人的差距。 另外一方面,他又感觉到杨爵士的真诚。 想到今天自己又去拜访金镛先生,烸子一下子清醒过来,急忙整理一番,洗漱从楼上下来。 在看到杨铭的时候,急忙和杨铭打招呼。 “杨先生,早上好。” “烸子,昨晚睡得还好?” “我睡不着,可能睡不惯那么好的房子。” 听到烸子那样说,杨铭笑了笑。 “等你成为很出名很伟大的诗人作家,你也可以天天住这样的大房子。” 但是,烸子对于这些,却是不敢想。 在早餐到来。 杨铭,杨继荣夫妇,阿琳娜,盈拉等人,和烸子一起在那吃早餐。 至于吃完早餐,烸子前往金镛家拜访金镛的事。 林管家已经准备好了。 除了替烸子准备一份礼物。 另外,烸子也带上自己之前的作品去见金镛先生。 陪同烸子过去的,并不是林德钟,而是一位保镖送他过去。 当烸子坐在车上,目光一直看着窗外。 那位保镖也没有说什么。 此时,烸子还有些恍惚,他没想到,自己居然得到华人首富杨先生的重视,而且还向金镛先生推荐,自己得以亲自拜访金镛先生。 。。。 当保镖停车下来。 “查先生,金镛先生家到了。” “谢谢。” “你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 保镖不打算进去。 烸子拿上林德钟替他准备的礼物,另外,还有他自己的作品。 从车上下来。 在门口外按门铃。 过了一会,一位穿着西服,六十多岁的老人,旁边还有一位年轻女子陪同下走了出来。 烸子能够考上北大,当然是聪明人,他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位老人是金镛先生,旁边是金镛先生的第三任夫人。 “你好,查先生,查夫人,今天来打扰你们了。”烸子说道。 金镛第一眼打量眼前这位年轻人。 长头发,长胡须,穿着也是很普通。 第一眼,他感觉眼前这个年轻男子很糟蹋,和他的长子根本不像。 但是,当他第一眼看到烸子的眼神,他立刻想到当年自己的长子,眼神就是这个样子的。 更何况,眼前这位年轻烸子还是杨爵士亲自推荐来见他。 “你是烸子?北大的三大才子?”金镛问道。 “金镛先生,我姓查,叫海生。”烸子尊敬说道。 “原来我们真的是同姓。” 金镛夫人拿着烸子的礼物,然后三人往里面进去。 在花园那里,烸子打量这里,他发现金镛先生住的地方真的不错。 实际上,金镛凭借那些武侠的版权,每年的收益就不少,更何况,金镛还是《明报》的老板,收益更多。 金镛是才子,实际上也是香江的富豪,他能够住得起这样的豪宅,还真的算不上什么。
在来到花园那里。 这里的女佣人在昨晚查夫人的提醒下,知道今天来的是贵客,无论对方如何,都不能用其他眼神看向对方。 在女佣人送来茶水招呼的时候,金镛自己八十年代初去过燕京,但是并没有去北大,也不清楚烸子这个人。 如今,烸子把自己的作品递给金镛。 金镛拿过去看,发现都是现代诗。 其中,烸子除了成名作《亚洲铜》,还有《阿尔的太阳》《麦地》等等,这些都已经发行,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金镛是武侠出身,但是,对方文学是非常好的,他第一眼看到这些作品,就看得出眼前这位北大才子确实有些不一样。 并不是说对方写的现代诗非常得到他的认可。 而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写的现代诗,让他想起自己的长子。 怪不得,杨爵士昨晚让人送来的书信上会是那样提醒。 “你知道徐志摹吗?”金镛问道。 “金镛先生,我学过徐志摹的文章,那首《再别康桥》,我很喜欢。” “说起来,徐志摹是我的表哥。” 徐志摹和金镛是表兄弟的关系,徐志摹是金镛的表哥,两人都出身于浙省的名门望族。 徐志摹是嘉兴海宁硖石人,是现代诗人和散文家。原名章垿,在留学Y国的时候改名为志摹。而金镛原来的名字叫做查良镛,生于浙省海宁市,于1948年移居香江。 徐志摹和金镛的关系,主要学过俩人的文章,关注过俩人,还是了解的。 而金镛之所以那样说,并不是想和自己这位表哥拉上什么关系。 而是有其他原因。 “我这个表哥写现代诗写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他去写,可能会是更有成就。” 写? 烸子有些想不明白。 。。。 俩人在那谈了很长时间。 其实,金镛早已封笔,但是,作为明报的总编,他还是经常看文章,包括发表一些评论这些。在他看来,这些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像烸子这些现代诗,虽然已经表现出烸子的才华和灵气,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现代诗始终很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