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东征主帅
定海,总镇府。 大厅里济济一堂,在座的都是南洋海军团级军官以及广东水师三品以上武将,端坐在上的易知足扫了众人一眼,朗声道:“此番集结兵力,目的在于东征倭国,想来诸位都应该清楚了,有什么想法或是疑问,都尽管坦言。” “军门。”冯仁轩率先开口道:“依照元奇团练的规矩,大战前是要进行战前动员的,标下不明白,海军初创,训练不足,且倭国近些年与大清也并无利害冲突,朝廷为何急于东征?” 易知足沉声道:“不是朝廷要东征,是本爵要东征。” 这话霸气无比,麦廷章等广东水师武将不由的面面相觑,他们可不是南洋海军,不奉旨就擅自出兵,挑起边衅,这可是大罪。一众南洋海军军官的反应也是有所区别,元奇义学一系军官毫无反应,对他们来说,易知足这位大掌柜的命令比的朝廷的命令更重要。 而士子出身的军官心里却是一紧,如今他们可不是元奇团练,而是纳入了朝廷经制的经制之师,不奉旨擅自出兵,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虽说朝廷怪罪下来有易知足这位军门抗着,可难免不会牵连到他们甚至还有可能牵牵连到海军。 见的众人一片安静,易知足慢条斯理的点了一支雪茄,悠悠说道:“虽说是本爵一意孤行要东征,但东征如此大事,总要得到皇上恩准,才能出兵。” 听的这话,麦廷章不由的暗自腹诽,什么时候学会说话只说半句的,他连忙问道:“皇上会否同意海军东征?” “本爵已经上了折子,想来这两日就有旨意下来。”易知足说着顿了顿,接着道:“海军初创,训练不足,这是实情,不过,咱们大清海军要想初具规模,形成战力,三五年时间都不够,至少得七八年时间,咱们等不起。 根据收集的情报显示,倭国水师尚且不如安南,此番东征,对海军而言不过是一次实战练兵而已,海军并不是主力,主力是海军6战队,至于说为什么要东征........?” 顿了顿,易知足才沉声道:“从国家方面来说,倭国是大清最大的威胁,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更不由要认为我是在找借口,称霸海洋,殖民地遍布全球的英吉利本身也就是一个岛国,英吉利的霸权就在打败法兰西、荷兰等一众欧洲大6强国的基础上竖立起来的。 倭国自古就有扩张之心,前明之时,倭寇为祸东南沿海数十年,丰臣秀吉也曾出兵入侵朝鲜,一旦倭国引进西学,推行新政,展工业,对外扩张的矛头必然直指我大清,咱们必须乘着倭国闭关锁国,国力衰落之时,消除隐患,一举踏平倭国!简而言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从元奇方面来说,倭国盛产金银铜,矿藏丰富,人口众多,尤其是生丝和丝织业这些年来展迅猛,诸位应该清楚一点,生丝和丝织业将是元奇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咱们不能容忍倭国与元奇抢占市场恶性竞争。 这个世界,能够出产生丝的国家不多,不过就聊聊几个,倭国是其中之一,欧洲、印度咱们鞭长莫及,倭国近在咫尺,咱们岂能不能够放过! 于公于私,东征倭国,都是势在必行,而且宜早不宜迟,咱们必须抢在西洋人打开倭国的国门之前,抢先下手,彻底掌控倭国,不给西洋人染指的机会!” 易知足说出的东征的理由很充分,但真正的意图却是没说,他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东征,就是要借助东征来彻底掌控和展南洋海军,不过,有这几条理由已经是足够了。 对于燕扬天、冯仁轩等一众元奇团练出身的军官来说,东征既是事关元奇的长远利益,仅是这一条就足够了,冯仁轩连忙表态道:“军门眼界宽阔,思虑深远,非标下等所能及,标下等愿做一个纯粹的军人,唯命是从!” 燕扬天也赶紧道:“军门指哪,咱们就打哪!” 一众军官随即纷纷抢着表态,对他们来说,一个个都是巴不得打仗,打仗就意味着战功,麦廷章等人却是不敢随意表态,毕竟他们不是归属易知足统管,不过见的易知足威信如此之高,一个个还是暗自咋舌,要知道这可是未奉旨擅自出兵,这事要在广东水师,绝对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好还会闹出哗变。 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待的安静下来,才开口道:“兵凶战危,战争意味着伤亡,意味着流血牺牲,不论是元奇团练还是南洋海军,我一贯主张,要让所有官兵清楚的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 东征倭国,这是南洋海军形成建制以来的第一战,这一战,所有官兵是为了自身的荣誉以及所在班排连营的荣誉而战,更是为南洋海军的荣誉而战,是为元奇的利益而战,为国家的利益和声威而战!” 略微一顿,他放缓了语气道:“回营之后,你们务必做好战前动员,统一官兵思想,做好战前准备,一俟圣旨下来,就兵江户!” 麦廷章关切的道:“军门笃定皇上会同意东征倭国?” “无须担心。”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最坏的结果,皇上也是默许。”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幅倭国简易地图前面,道:“现在,咱们来敲定一下东征的相关细节......。”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缓缓放下手中的折子,微微皱起了眉头,易知足居然恳请他允准南洋海军东征,而且已经集结兵力于定海,这小子离开京师才多长时间?难道在京师之时就已经开始筹划?可为什么在京师之时不请旨?怕他不同意吗? 东征倭国,易知足在他面前确实是数次提及过,也明确说过,在与安南谈判之后的一两年内,会抽调兵力东征,在东征之后,反过来再打安南,他原本以为海军目前战舰少,兵力不足,至少也会等到明年,没想到对方如此雷厉风行。 与英吉利一战,大清被逼租界香港,开放厦门、宁波、上海等三处为通商口岸,让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所幸南洋海军征讨安南,令安南割地赔款,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如果南洋海军跨海东征倭国,扬大清军威于海外,令倭国上表称臣,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或者是直接将倭国纳入大清的疆图,那无疑是一件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尽极夸耀之功绩! 毕竟数百年来,倭国可是从没有臣服过中国,就连兵锋最为强劲的元蒙,三征倭国也是铩羽而归!圣祖、高宗,国力如此强盛,也没能让倭国臣服,若是在他手上踏平倭国,他之威名将直追圣祖和高宗! 虽说征伐安南,朝廷稍稍挽回了点颜面,但略有遗憾的是,元奇团练先出兵,他后下旨,如今元奇团练已正式纳入朝廷经制之师,是堂堂正正的大清南洋海军,而且这次易知足也乖巧的多,知道先请旨。 那小子素来胆大包天,海军战舰兵力已经齐集定海,显然就是一副箭在弦上之势,而且东征倭国也是出于元奇长远利益的需要,就算是他不同意,那小子也未必就会放弃东征!为了个鸿基煤矿,元奇团练就敢擅自出兵安南,倭国关乎元奇的长远利益,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与其如此,为何不顺势而为? 反正海军东征也用不着朝廷出银子,易知足在折子上压根连军饷都没提及,想到这里,他又拿起折子细看。 易知足的折子写的颇为简单,前面历数倭国历史上出兵朝鲜,倭寇侵扰东南沿海,通过唐船风说书制度收集大清情报、限制两国贸易等种种罪状,后面则说明东征之必要性紧迫性。 对于易知足的眼光,他还是极为赞赏的,西洋各国若是占领南洋,占领倭国,对大清就会形成东南夹击的局面,这一点也确实是不得不防,更何况占领倭国还有着数不清的好处。 易知足折子上没说,道光也猜得到,一旦占领倭国,元奇必然会通过行纸钞来掠夺倭国的金银,这一点,对方在他面前提及过,倭国盛产金银,元奇准备在大清推行金本位制,需要掠夺倭国的黄金, 要打就打吧,赢了,朝廷得到的好处难以想象,绝对是名利双收,输了,朝廷也没什么损失,战舰的损失,元奇自然会填补,兵员的损失,就更不在话下了,南洋海军反正是招募的,至于在海军中服役的宗室觉罗八旗勋贵子弟,就算是有损失,也是极其有限,让他们历练一下也好,便于朝廷甄选将才。 再说了,那小子也算是一员福将,从组建元奇团练以来,从来就没打过败仗,他敢出兵东征,必然也是有着极大的把握! 虽说心里倾向于东征,但道光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个不痛快,有种难以掌控的感觉,易知足、元奇、南洋海军,朝廷似乎根本就无法掌控,可朝廷眼下根本就离不开元奇,而且也不敢对元奇下手。 缓缓吧,等的海军中的宗室觉罗八旗勋贵子弟成长起来,掌控了南洋海军,削掉易知足的兵权,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反反复复想了几遍,道光才定下心来,吩咐道:“宣在京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觐见。” 待的一众大臣进来见礼之后,道光也不废话,径直道:“南洋海军所有战舰兵员已齐集定海,不日将出兵东征倭国。” 话一落音,一众大臣皆是一呆,这才征讨安南,转头又征倭国?这是要闹那样?还有没有消停的时候?况且如此大事,他们这些个军机大臣和兵部尚书之前居然连半点风声也没听闻。 见没人吭声,道光接着道:“倭国盛产金银,西洋各国早有染指倭国之心,如今南洋海军已具备跨海东征之实力,必须抢在西洋各国之前令倭国臣服,成为我大清之藩属国,朕早已密谕易知足,俟安南谈判结束,便集结兵力,以备东征,此事,朕意已决,众卿无须再议。” 这话意思很明白,召他们过来,就是知会他们一声,身为席军机大臣的穆章阿心里说不出的苦涩,如此大事,他居然毫不知情,看来,他在道光心中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以前了,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倭国孤悬海外,闭关锁国,两国素来和好,并无交恶,且南洋海军初创,战舰短缺,兵微将寡,训练不足,一旦轻启战端,后果难料,奴才恳祈皇上慎思。” 国虽大,好战必亡!潘世恩虽说素来支持易知足,但易知足如此好战也令他心里不安,南洋海军才是初创就如此好战,以后还得了?不过,要他开口反对,他也抹不开脸面,况且,道光明显是心意已决,索性沉默不语。 王鼎与易知足深谈过,知道易知足野心不小,有着和西洋各国争抢殖民地的想法,况且他与穆章阿是对头,当即便沉声道:“南洋海军能够抗衡英吉利,区区倭国,又何足挂齿?如今西洋各国在南洋侵占了不少岛屿,倭国毗邻朝鲜,与山东不过一海之隔,又非是我大清之藩属国,若是为西洋各国占领,后果不堪设想,微臣支持东征!” 道光可没心思听他们争论,这事他已是反复的权衡过,当即沉声道:“朕说过,此事无须再议!” 穆章阿却是不死心,轻轻叩道:“奴才斗胆,不知东征主帅是谁?” 东征的主帅?道光瞥了他一眼,这算是退而求其次吗?想安排自己人挂帅分润东征的功劳?当即语气淡淡的道:“东征主帅早已定下,南洋提督易知足。” 东征主帅,道光也想安排个宗室,不过,一则是来不及,易知足不可能等他派个钦差赶去定海再出兵,如今已是初夏,正是顺风前往倭国的季节,耽搁不起,再则,征安南就是惠亲王绵愉挂帅,东征再安排个宗室,他也怕易知足寒心,如此明抢功劳的事情,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总得要点脸面不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