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在线阅读 - 第九百八十五章 世子班底

第九百八十五章 世子班底

    一文迅速引起了轰动,不仅是大清的官绅士商关注,就连西洋各国驻华人员也甚为关注,广州、上海两地外文报纸随即刊发号外进行转载。

    这篇文章的作者——易行之,也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好奇和猜测,尽管这个名字对于大众而言还很陌生,但这篇文章能刊登在东南各大报纸头版醒目位置,又是姓易,其身份已是呼之欲出。

    很快,这一猜测就得到证实,易行之就是镇南王世子,本名易正行,字行之,自幼在西洋长大,这几年一直在研究西洋各国的经济危机。

    英国驻沪领事馆,二楼,办公室。

    见的詹姆斯.诺斯科特快步进来,领事麦华佗将几份报纸丢在办公桌上,道:“元奇出手托盘救市了。”

    诺斯科特扒拉了下几份报纸,见的都是中文报,抬头看向对方道:“什么情况?”

    麦华佗拿起一份报纸径直将一文翻译诵读了一遍,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镇南王府的世子,元奇大掌柜易知足的嫡子,易正行。”

    沉吟了一阵,诺斯科特才道:“就凭这篇文章,能够托盘救市?”

    “你太低估易知足的影响力。”麦华佗道:“易知足虽然不是清国皇帝,但他的话比清国皇帝的谕旨更有效果,他的话比任何股票评论员的评论都更权威,我敢保证,一开盘必然大涨。”

    略微沉吟,诺斯科特才站起身,“我去交易大厅看看。”

    “我想,我有必要再次给你们一个忠告。”麦华佗沉声道:“你们可以来清国赚钱,但最好别在清国金融市场搅风弄雨,清国不是美利坚,你们赔钱事小,影响英清两国关系事大。”

    诺斯科特满不在乎的耸了耸肩,“我只在乎资金的安全和利润。”

    上海股市交易大厅,还没到开盘时间,整个交易大厅里就已经人满为患,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兴奋,镇南王世子、元奇少掌柜易正行亲自撰文,公开指出大清现阶段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这篇文章等于是给股市的后期走势定下了基调——股市即将迎来一波长达十年八年之久的大牛市!所有人都为之欢欣鼓舞,毫无疑问,元奇这是发出了一个信号,力挺股市的信号!

    诺斯科特走进交易大厅就看见令人震惊的一幕,几个交易柜台前都排起来长长的队伍,所有人脸上洋溢着欣喜和兴奋之色。

    十点,一开盘,交易大厅就出现了极为疯狂的一幕,三十多支股票一开盘就被封在了涨停板,短短不过一刻钟,又有二十多支股票涨停,整个交易大厅都陷入了一片疯狂之中。

    看到这一幕,诺斯科特也不得不承认,麦华佗的话很有道理,清国的股市压根就不是他们能够搅弄风雨的地方,清国的股市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而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完全处于元奇的cao纵之下。

    即便元奇在资金被抽调一空的情况下,一篇文章就足以让股市起死回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清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很显然,相比起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垄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清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斟酌着道:“股市反响如此之大,会否有违大掌柜的初衷?”

    “将近年关了,涨一涨也好,让大家都过个开心年。”易知足笑道:“这一波反弹如此猛烈,应该是之前打压的太过厉害,实则南非金矿、五年计划都是特大利好,如今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恐慌,有次反应,也是情理中事。

    当初打压股市,是担心涨幅太大,无法吸引境外资本,但更主要的还是担心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跌幅过大,造成恐慌。”

    易正行道:“股市涨幅过高过快,会否影响境外资金的流入?”

    “如今世界各国金融证券市场一片萧条,经济危机的恐慌已经弥漫整个欧洲,大量的资金正在寻找出路,我国股市逆势上扬,一枝独秀,经济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各国资金必然纷至沓来。

    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股指过高,涨速太快,影响自然是有的,不过,我们本来就要防范太多的资金流入,真要全世界的资金都流入我国,我国就有可能步美利坚后尘。”

    顿了顿,他接着道:“让各省大型厂矿企业加快上市的节奏,否则大量资金的涌入必然迅速抬高股价。”

    随后几天,股市接连上扬,各大报纸也展开一轮关于自由竞争与垄断孰优孰劣的争论,进而延伸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争论,争论的目的也很明确,大清是该仿效西洋的自由竞争模式?还是继续按照现有的垄断模式走下去?

    尽管元奇的垄断模式有着自由竞争模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但依然有人呼吁采用自由竞争模式,毕竟西洋各国采用自由竞争制度已经二百年,而且英吉利也正是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成为世界工业霸主。

    而元奇的垄断模式虽然在发展初期十分有利,但发展到后期,有尾大不掉之嫌,对于国家而言却未必是福,毕竟强大的垄断组织,国家难以掌控。

    上海火车站,一列火车缓缓驶进站台,车厢外醒目的标记着西安——上海。软卧车厢里,刚刚卸任的安西巡抚——五十岁的李鸿章一脸唏嘘的望着窗外,上次他来上海还是九年前,时间过的可真快,上海的变化也太大。

    “大人,该下车了。”随行的幕僚王凯泰提醒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王凯泰连忙为他批上一件大氅,“上海的冬天阴冷——。”

    “上海再冷也及不上安西。”李鸿章虽如此说,却也不忍拂了对方一番好意,缓步走了出去,一踏上站台,一个穿着西装容貌十分英朗的年轻人就快步迎了上来,笑道:“李大人——。”

    李鸿章并不认识对方,不免迟疑了下,不过看到对方身后的严世宽,他立时就反应过来,能让严世宽站在对方的身后,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已是不言自明,严世宽则笑吟吟的道:“一别十年,李大人风采依旧。”说着,他一展手,介绍道:“这是行之,前来恭迎李大人。”

    行之,易行之,前几日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易行之早已是名动天下,李鸿章真没想到对方会屈尊前来站台迎接他,慌的连忙拱手见礼,”下官见过世子——。”

    “李大人无须多礼。”易正行满面笑容的伸手虚扶了一下,“父王数次提及李大人,说李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李鸿章连忙拱手道:“王爷谬赞,下官实不敢当。”

    见他似乎有些拘谨,易正行一笑,伸手礼让道:“李大人请上车。”

    见的居然是镇南王世子亲自前来火车站迎接李鸿章,幕僚王凯泰不由的心花怒放,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委以重任的信号!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一眼同样在看报的易知足,心里有几分犹豫,报纸上的争论明显有些偏离了方向,但对方似乎一点不在意,也丝毫没有干预的意思,轻咳了一声,他才道:“大掌柜,近两日的争论似乎有人在刻意引导......。”

    合上报纸,易知足才道:“惠甫是指朝廷?”

    赵烈文道:“贬低垄断制度的都是北方大报。”

    “不会是朝廷。”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奕、肃顺目前都希望维持稳定当前的局势,不会挑衅元奇,这应该是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凡事皆有利弊,垄断制度亦然,虽则利于经济,却不利于国家,这是实情。”

    听的这话,赵烈文心里一紧,试探着道:“大掌柜有意更改元奇的垄断模式?”

    易知足轻叹了一声,才道:“元奇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需要等待机会。”

    果然是要改!还要怎么改?等待的又是什么样的机会?赵烈文一肚子疑问,却是一句也没问出口,他很清楚,现在不是问的时候,即便是问,对方也不会说,略微沉吟,他将话头一转,“报纸上如此大张旗鼓的争论,会不会促使西洋各国也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

    易知足道:“不论咱们是否宣扬引导,这次经济危机都会促使西洋各国转向垄断!这是趋势!”

    话才落音,林美莲在外禀报道:“大掌柜,李鸿章到了。”

    易知足站起身道:“咱们迎迎。”说着缓步踱了出去,赵烈文起身跟了出去,心里却是暗自好奇,易知足为人随和,不摆架子,寻常督抚他都会出门迎接,但派人接站却是极为鲜见,尤其是派易正行去接站,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即便是恭王前来,也不曾有次礼遇,仅此一点,就足见其对李鸿章的重视。

    见的易知足出门迎接,李鸿章连忙快步越过易正行,紧趋几步上前躬身见礼道:“下官李鸿章拜见王爷。”

    易知足伸手扶起他,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见的他头发胡子已经掺杂有不少白须,不由的感慨道:“渐甫这些年在安西受累了。”

    李鸿章心头一热,连忙道:“下官忝为朝廷大员,镇守边疆,乃是职责所在。”

    “进屋说——。”易知足一脸和煦的伸手礼让。

    进屋落座,易知足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安西行省的情况,疆域、人口、耕地、农业、牧业、商业、邮政、通讯、交通、驻军、宗教、风俗、教育、民族矛盾.......都一一细细问了一遍,李鸿章虽已是知天命之年,记忆力依然惊人,有问必答,如数家珍一般。

    一番对答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易知足笑着伸手请茶,呷了几口茶,他才缓声道:“涤生走后,两江总督暂由何璟署理,渐甫可有意?”

    曾国藩是他恩师,去年病故于两江总督任上,听的对方提及,李鸿章心里有些黯然,略微沉吟,他才拱手道:“两江非比安西,下官资质鲁钝,才智平平,恐难以胜任,下官希望能跟随王爷左右.......。”

    见他居然推掉两江总督,赵烈文不由的对他刮目相看,如今的两江总督在地位上与直隶总督平齐,况且两江是出了名的富裕,多少大员对两江总督这一位置梦寐以求,对方居然推掉了?这家伙野心够大!

    易知足笑了笑,道:“渐甫在安西一呆十年,先回家安心过个年,年后再来罢。”

    出的镇南王府,上的马车,幕僚王凯泰才轻声问道:“王爷如何安置大人?”

    “两江总督。”李鸿章轻声道,不等王凯泰开口道贺,他语气平静的道:“我推掉了。”

    推掉了?推掉了两江总督?王凯泰脸上的神情一瞬间精彩纷呈,先是惊喜,再是惊愕,然后是疑惑不解,继而是难以置信,两江总督,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肥缺,谁会推掉?

    四轮马车在柏油路面上平稳轻灵的滑动,李鸿章望着车窗外街景,好半晌才轻声道:“王爷若是属意我接任两江总督,早就任命了,何须来征询我的意见?”

    犹豫了下,王凯泰才道:“大人若是不推诿,王爷难道还能将话收回去?”

    “自然不会,不过,我的仕途也就到头了。”李鸿章轻声道,顿了顿,他接着道:“回家过年,年后进镇南王府。”

    进镇南王府?王凯泰一愣,随即欣喜的道:“世子?”

    “不错。”李鸿章缓缓颌首道,“世子前来接站,我就隐隐猜到几分,世子既然已暂露头角,也该开始构建班底了,王爷这是未雨绸缪。”

    “还是大人看的透彻。”王凯泰随口奉承了一句,确实,以易正行的身份,岂会前往站台迎接一个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