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给小涛在线阅读 - 我是女孩,你是男孩

我是女孩,你是男孩

    小涛:

    有个很好笑的骗人小故事:每个孩子出生前,都在天上趴着挑选mama,挑上了谁,就做她的孩子。很好笑吧,有钱人家岂不是人满为患。这肯定不是真的,先不搬出唯物主义那一套,我肯定不是主动选择到现在这个家庭的,他们想要的是儿子,我不是,我还能上赶子做他们的孩子吗?

    表面上,说给别人听的,我没有mama,在我刚出生不久,我的mama就丢下我和我的父亲跑了,农村里所谓的谁的媳妇跑了,统一的说辞就是嫌弃她男人穷,去投奔有钱人去了,还要建立在他们不喜欢领结婚证就先生孩子的基础上。而我的父亲,是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点痴傻的农村老男人。这个身世是不是足够悲惨?小时候看《变形计》节目的时候我就觉得要是节目组来我们学校挑选农村主人公的话,我一定能选上,作为一个身世凄惨又成绩好的小女孩。接受采访时要是我能对着镜头哭着诉说对母亲的思念,那收视率绝对爆表。可惜我们那儿好像不够穷,节目组没有意向。都说只要是综艺节目就是有剧本的,我的人生也有剧本啊,是我的父亲母亲,亲自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有母亲,父亲也并不是瞎了一只眼睛呆呆傻傻的,他们给我在户口本上安排的这个所谓的父亲其实是我的大伯,没有结婚无儿无女。而我在户口本上是他的孩子,原因也并不是我的父亲把自己的孩子给孤寡残疾大哥,以后好给他养老这样高大上的伟大无私感人理由。我七岁以前是个黑户,黑户就是没有上户口,去学校读书会被拒之门外那种。农村里像我这样的黑户小孩有很多,有的都八九岁了,因为没有户口一直不能去学校读书,所以农村孩子上学总要晚一点。其实我算不上是超生的产物,那时如果按照政策,我家还可以评一个光荣的“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平级,都是“光荣家庭”每逢重大考试都可以加分,比少数民族身份还好使。可惜我的父母生下我,不是为了那本“二女证”,还不是因为我出生之前无法知道我到底是男是女,要是医院能同意,帮忙看看我的性别,那真是不好意思,下辈子再见吧。感谢国家政策不让医院告知胎儿性别,让我这个女孩能平安的出生。总之我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替我上户口的,在我读书之前,他们的侥幸心理是再想生个儿子,至少要有一个儿子,如果提前给我上了户口,前面又有我姐,就要交超生费了,还不能再生孩子。幸亏我家没有一个哥哥和弟弟,不然这样的家徒四壁,他们连锅碗瓢盆都没有可继承的。我到了不得不上学的年纪了,这个户口迫在眉睫,那时我的父母还是不想让我的名字出现在他们家的户口本上,毕竟我才七八岁,他们还年轻,还有可能再生孩子。哦对了,上户口前我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真的可怜又可笑。所以我户口的归属,就到了我那个有残疾的大伯身上,并对外编一个故事,显得我的存在合情合理。天不遂我父母的愿,直到我的jiejie快十八岁了,她还是没能添一个弟弟,所以我的父母赶上了我姐高考前的最后时限,给她办了一个独生子女证……就这样,我姐是独生女,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的大伯六十岁了,感觉很快,我就可以一个人拥有一本户口本,也挺不错。

    我还挺喜欢拍照的,化了精致的妆和穿了漂亮衣服的时候,或者遇到迷人的风景,独特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家有一个老式的相框,可以同时放很多张照片,有我父母结婚的照片,我的母亲出嫁前和她兄弟姐妹的照片,更多的是我jiejie的照片。有满月照,照片里的她胖乎乎的,戴着一个红色的帽子;百天照,比满月那张看起来更胖一点,不过肤色有点黑,jiejie从小就黑,不知怎的,我就比她白很多;一岁、两岁、三岁……每年她都至少有一张照片,她出生在大年初五,一个喜气融融的氛围里,每逢她生日的时候,家里人都会带她上街去拍一张照片作为纪念,在照片背后写上多少岁生日纪念。jiejie从小就长得不好看,小的时候看起来不可爱,大了不漂亮,肤色黑黑的,凡是见过我们两姐妹的人,都说我比她好看很多。我比她白,比她瘦,比她高,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从小被人夸到大。但是我没有一张照片,记录我小时候的照片。甚至在家里人带jiejie去拍照的时候,都不愿意带上我,哪怕站在旁边当个陪衬也行呢,我也挺想看看自己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可惜一直到我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才留下了照片,那已经是我十七八岁时的事儿了。才有手机没几年,我的空间相册里已经上传了近一万张照片,春夏秋冬,短袖棉衣裙子风衣外套,有各种造型各种样子的我,有时候翻着翻着照片,那种小心酸又会跑出来。要是我也有从满月开始,每年生日都留下的照片,那还挺奇妙的吧,时间定格的照片定格那时的样子,我随着时间走了很久很久,才终于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

    虽然不管是事实还是名义上,我都是有父亲的,但是户口本上的父亲和真实直系血缘的父亲,我都不曾叫他们爸爸,也没有叫过谁mama。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固执,很小的时候叫过我真实的父亲一声爸爸,他听到后黑着脸斥责了我,“被外人听到怎么办,我不是你的爸爸。”以前计划那啥的政策确实挺严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政策的眼线,像我家这种都生了两个孩子还不去做绝育手术的父母,那是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我也不怪我的父亲,毕竟他想要一个儿子,比我想叫谁一声爸爸更重要,他的愿望对于他非常重要,而有爸爸可叫并不是我的愿望。不能叫就不能叫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那一声mama真的从未叫过,我的母亲在我整个童年生活中参与很少,我不经常见到她,没有一个特殊的情景能叫mama,她应该是没有这样教过我,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是需要教的,谁是大伯,二伯,叔叔,谁是爸爸mama,没有人教的话,也就没有mama。我们这辈人,像我这样状况的很多,对外不能叫自己的父母,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称他们为“叔叔,婶婶一类”,听起来是亲戚的样子。还记得爷爷奶奶的墓碑上,我的名字显示的是我大伯的女儿,那以后,我的名字将会雕刻在我大伯的墓碑上,是他之女,为他立的牌位。刻下的字也是时间的定格,定格在那里的就是事实,改变不了,跟照片一个道理。所谓往事只能回味。

    我那个所有人都憎恶的奶奶,快去世那两年过得很不好,每天需要吃很多的药,去卫生所输液,饭基本就不用吃,吃那么多药早都吃饱了。况且她得的是胃癌,吃一点东西就肚痛难忍。放寒暑假的时候,陪着她去输液的任务就落到我的身上,在卫生所里面陪着她,一瓶药水快完了,我就跑去找里面的护士来换,扶着我奶奶去上厕所,输液的人有很多尿,每天去很多次厕所。那年我12岁,发现村卫生所里面全是老人,因为那里面看病便宜,可以用医保,家里面要是孩子生病了,就会去县城里看,老人则不用,去卫生所输一点消炎的药水,就算看过病了。里面卫生条件特别不好,白色的床单上面满是黄黄的痕迹,不过老人们不会太嫌弃的。老人们早早的去到那里,去领药,开始输液,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一聊就是一整天。那一年,只要是周末和寒暑假我不用上课的时候,我都要负责去陪我的奶奶,其他时候就没人去陪她,偶尔地,住在街上离得近的姑姑会去陪陪她。有一次,我放学刚回到家,遇到二伯接了奶奶回家,她神神秘秘的叫了我叔叔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弟出去,给了他什么东西,那是她在街上买的两个包子,两个rou包,自己都舍不得吃,留着回来给她的孙子吃。我也并不是特别想吃rou包,也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这个奶奶对我的态度是怎样,就是在那一瞬间有一点心寒罢了,我以为在没人愿意管她,我去天天陪着她的那些时光里,她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转变。我那死后留下无数骂名的奶奶,在她生前的最后一点时光,还是那样的讨厌我。这件事我记得挺清楚的,只觉得她都要不行了,讨厌我的意志还那么坚定,执着的老太太啊。

    那种记者去农村采访,能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一个小孩。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意外,全身瘫痪,他的母亲离家再也没有回来。他一个小孩,就担起了照顾瘫痪父亲的重任,小小年纪的他站在板凳上才能够得着炒菜,他的衣服又破又脏,每天艰难的帮瘫痪的父亲擦身体和翻身。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他9岁了,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4年,电视里叙述他上学以后的生活,每天早早的起床,做一点勉强能果腹的饭菜,一勺一勺的喂给他父亲吃完之后,他才去上学,放学后急匆匆的赶回家。他和他父亲平时的用度,就靠政府给的救济金,每个月两百块,够买米和一点面,加上他平时的学习用品。他的父亲接受采访时一直哭,说自己拖累了他的儿子。那年我读一年级,看到这里时我脱口而出:“那他爸爸干嘛不自杀,这样他的儿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住在孤儿院还有人做饭给他吃。”听到这话的我的父亲,大声的骂了我,说我这个孩子好狠心。其实我也没有那么狠,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善良的人的,只是我看到这个故事时,并没有那么感动我,才7岁的我无法明白,一个成年人怎么忍心让一个五岁的孩子肩负起生活的重担,就那么好奇的一问罢了。媒体大肆报道这个孩子的感人事迹,说他再难也没有抛弃他的父亲,抛弃,怎么抛弃?只要他的父亲紧紧的抓紧他,这个孩子就无法抛弃。我这种想法是不是真的太狠了,还不是我所处的环境熏陶的,毕竟我本来是一个出生就要被送人的孩子,我的父母本来就轻易的做了决定抛弃我,后来觉得孩子也不是很多,才两个而已,就留下了我。父母可以做主抛弃孩子,孩子为什么不能?那个电视节目里一个五岁的孩子曾经得到过的父爱,足够支撑他往后几十年肩负一个瘫痪父亲的重任吗,我真的很不明白,当时七岁的我没懂,现在我二十多岁了,依然不懂。幸好我才是第二个女儿,勉强没有被送人,后来长大后我才知道,我本来会有两个只比我小两岁的meimei,我的母亲当年怀了双胞胎,六个月的时候还是被迫做了引产。“当时医院里那个医生说太可惜了,要是生下来的话就可以送给那个医生家,她生不了孩子。”我听到我的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心里想法很复杂,一方面我很同情我的母亲,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日子里,她身心还受过这样大的伤害,另一方面,原来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真的可以这样轻易的说出口,那两个meimei真的太多余了,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我是第二个女儿,还不算多,第三个第四个就真的太多了。我的叔叔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比我小13岁,比我的jiejie小整整17岁。他出生的那一年,我的父亲突然有一个特别可笑的想法“要不我跟老四(我的叔叔排行老四)说,把我们家大女儿和他们刚生的小儿子交换,以后我们大女儿就是他们的女儿,赚钱了给他们用,孝顺他们,我们带他们的小儿子长大,从小养到大,他就会以为我们是他的亲生父母的,跟亲生的一样。”这是我的jiejie偷听到的对话,我的父亲和我母亲的密谋。后来这件事没发生,原因是我的母亲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了,没有精力再养大一个孩子,况且我的jiejie快成年了,都快要享福的她还要养一个小儿子,等儿子长大了才享福的话,那会她就真的老了,还要二十年小儿子才能长大成人。我觉得我的父亲不准备用我去交换也是挺可笑的,明明我以为他要疼爱我的jiejie一点,原来在我眼里的疼爱,也是可以随意割舍的,着实可笑。有时候人们总会说某些电视剧剧情很狗血,其实更狗血的是生活。这样的可笑想法和可笑做法。我有一个同学,她的父母生了八个女儿,她最大的三个jiejie,一生下来就送人了,所以最后她家是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我的父母生的孩子不多,我逃过了被送人的命运。小时候,我没有大名,只有一个小名叫“小路”,当时他们对我说,因为我是他们在路边捡到的,所以叫小路。小的时候我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毕竟那会我真的以为自己没有爸爸mama,后来长大之后,知道自己在血缘上原来是有父母的,我就很好奇那我的小名是怎么来的?这个迷题困扰了我很久,我也没去问。感觉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快,大家都富裕了,国泰民安的,我这个00年出生的人,曾经经历过现在正在经历着的这些荒诞的事,俨然像一个封建的旧社会。然而,原因只是因为我是一个女孩,仅此而已。

    我很讨厌说女儿是爸爸前世小情人的这个说法,且不说伦理上产生的不适感,这种把女儿和母亲对立起来的感觉,就像女儿和母亲是对手,天生就要互相争夺宠爱,于是乎有人就说儿子也是母亲前世的小情人,怎么,有媳妇和老公都不够,一定要有个小情人,生活才多姿多彩吗?有时候就是那么可悲,男人们总是想要个儿子来传承他的所谓的香火,而把这种想法发扬光大的却是女人。女人们不竭余力的生儿子,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母亲往往都会对她的儿子好一点,这是很可悲的,女人为难女人的局面永远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母亲都要为难自己,怎么去约束别人。我有一个舅舅家,生了四个女儿之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百般疼爱。今年都三十岁了,不出去工作,每天睡在家里等自己六十多岁的一双父母赚钱供自己吃喝玩乐,说来也好笑,是个三十岁的网瘾中年。舅舅家的几个女儿倒是挺孝顺的,时不时寄钱回来,虽然都知道寄回来的钱最终都会落到不成器的弟弟手里。有一次,他们的一个女儿劝他们不要再出去辛苦的打工了,本来他们已经年过六十,按理来说没有工厂会招他们,只是他们两口子在那个工厂打了二十多年的工,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手脚还算麻利,加上和老板有点交情在,才勉强留下来。那个表姐的本意是心疼年迈的父母,“你们不要这么辛苦了,不要管那个败家的儿子不好吗,以后我们几个女儿会给你们养老的。”“我有儿子,哪个要你们姑娘来养。”这是表姐和我那个舅妈的对话。那些往事,什么几个jiejie上学路上换着背弟弟去上学啊,只给弟弟买新衣服jiejie却没有什么的,过去很多年了吧,几个表姐都嫁了人,已经为人母,但是怎么感觉还是在昨天发生的,或许就是今天,明明都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很多年,她们的母亲还要说这样的话。他们四个女儿只是铺垫,等的就是最后那个儿子罢了。

    小涛,这个话题是不是很沉重,我们生在贫穷的乡村,你我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他们的兄弟姐妹众多,从小没有感受过太多的爱,枯竭的生活资源和贫瘠的精神,他们曾经也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吧,一件新衣服,一碗白米饭。人不是一代一代的在革新吗,有时觉得生活变好了,家里变得富裕了,大人们的观点也会改变,后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钱少的时候要用仅有的钱对儿子好,钱多的时候要用更多的钱对他好。社会真的在进步吗,家家都买得起电视,人人都用得起手机,也能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了的现在,是进步了不少。可是小涛,长大后的我好讨厌回家,回到那个小山村,老家的人一点也不淳朴,人人都喜欢看笑话嚼舌根。家里的人也是,亲戚之间互相攀比,盼着别人没有自己好,我和我的父母也时常发生争吵,老家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很窒息。离家越近,我的呼吸越不顺畅,仿佛有什么掐着我的脖子,只有远离那个地方,远离他们,才能好受一点。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呢,天生的富人和天生的穷人,似乎都是注定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睁眼看到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我们从小穿着哥哥jiejie的旧衣服,长大后每天上学的必经路,是泥巴和石子铺的,天晴的时候全是风扬起的灰,人们总觉得农村小孩的脸脏脏的,我们总是走在那样的路上,脸永远也洗不干净。下雨的时候,泥垢搅到大腿上,我们都不配穿白色的鞋子,白色的鞋子到我们的脚上,逃不开变黄,变黑然后变破的命运。电视和书本上常说我们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大概的意思就是小学那会,我们的班主任是初中毕业的。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摆脱一些东西,摆脱贫穷,世人的偏见,甚至摆脱父母,每一天都渴望快长大,快一点再快一点,但是还是摆脱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摆脱不了我从有生命的那天开始,就是个女孩的事实。我还挺喜欢自己的性别是女生的,一定程度上,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喜欢睡觉,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喜欢有人爱着我,我可以少做很多事。可是有人不喜欢这样的我,其实是不喜欢这个性别的我,如果我是男孩的话,我可以像你一样,不好好读书也可以,家里为我存钱买房结婚,付彩礼养孩子一条龙服务。年少的时候我可以去天天泡网吧,去学坏,长大后也可以不出去工作,因为父母总是觉得以后是要和儿子住在一起的,不管是他们养儿子,还是儿子养他们,都一样,反正儿子不是泼出去的水,自己可以一直攥在手里。而女孩呢,一定要好好读书,书读不好也不能天天在家里睡着等着吃,一定要出去打工赚钱,最好早早的遇到一个人嫁了,嫁的这个人还不能太穷,至少要有一点小钱,这样女儿就有多余的钱用来帮扶自己的弟弟。需要父母付出时,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不值得,要享受的时候,就是儿子女儿都是孩子,他们都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的不容易。大人们总是有很多道理可以说。女孩要聪明乖巧成绩好,这样父母才会偶尔的对别人提起,但是只要是一个男孩,他只要是一个男的就行,这就已经是父母这辈子无比骄傲的一件事儿了。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撒娇让大人们背我一下,可能骨子里特别缺爱。一个人长大真的特别孤单,没有人陪着说话,每天翘首以盼的就是邻居家的小孩能来找我玩儿,那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做很调皮的事,有一次玩过头了,差点把别人家房子点了。我和我童年唯一的小伙伴也老是吵架,每次吵完我都很懊恼,心里害怕明天他不来找我了,可是吵的时候又憋不住。后来我读书以后认识了很多同龄人,有了关系很好的朋友,我和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就渐行渐远了,周末的时候偶尔还会在一起玩游戏。我从小就有跑步的天赋,那会儿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都跑不过我,我们经常玩一种叫“传电”的跑步追逐游戏,游戏内容就是几个小孩分作两伙,各自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据点,在这个据点内对面的人不能进来,别人的据点我们也不能进去,但是一旦出了那个范围,别人就可以来抓你,抓到的话就押解去对方的据点“关押”,所以一旦出了安全区以后,就需要全速的奔跑。一般来说,这个游戏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别人抓到,一种是去抓别人,看奔跑的速度。小的时候我简直是这个游戏的王者,大家都抢着和我一组,那会男孩的个头长得没有女孩的快,小男生们看起来都要弱一点,天生不服输的劲头更使我胜负欲爆棚,一旦跑出去,就一个劲的去抓男生,他们一个个狼狈的被我抓住,关在“监狱”里。这种男生女生之间有意无意的较量,有时是自发的。有时完全就是别人三言两语的刺激。比如某种体力劳动时,大人们总是说还是男孩要力气大一点要厉害一点,女孩们没听到还好,一听到这话,就牟足劲想赶超男孩。学校里也是,老师们经常拿男女生一起做比较,激起男孩的不爽,女孩的不服。生活就像那个童年游戏,据点里是安全的且百毒不侵,但是不能一直待在里面,对手会站在外面用言语挑衅,不出去就是胆小鬼,而游戏规则里也有不能一直待在安全区的规定,参与了这个游戏的人必须出圈,一旦出去了,就要卖力的奔跑,首先保证不被别人抓到,最好的情况是去抓住别人。我记得小时候的女同学玩这个游戏时,一个比一个凶狠,衬得那些男孩真的很弱,女生们时时都想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有时候明明那些男孩子都已经认输了,承认女孩真的比他强,大人们却还是坚持“那是男生让着你呢,不然你能赢吗?”不竭余力的奔跑都成了枉然。

    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误区,男女结婚的时候,说女方是嫁女儿,男方是接媳妇,仿佛女方家少了一个人,男方家多了一个。人们没有意识到,新婚夫妇成婚,是男女双方的家庭各出一个人,小两口组成新的家庭,然后他们有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养大,孩子再组成新的家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有女儿的家庭觉得泼出去的水去灌溉的是别人的田,有儿子的家庭又觉得是多了一张嘴来争抢自己的粮食。新老两背冲突不断。从前,就算一家老小都住在一起,儿子结婚之后还有“分家”一说,分家之后,各家吃各家的饭。从前一个锅煮饭,分家之后儿子儿媳自己只火烧饭,同一个屋檐下飘出两缕炊烟。然后田地也要分一分,农具、牛羊都要分,分了之后儿子一家就自己去奔生活了。可是人们搬到城里以后,就爱上了两辈人住在一起纠缠,父母们好似不再那么大方,从前给新家庭分发生产资料,然后各自劳动,现在的父母喜欢做地主,儿子儿媳,特别是儿媳,就是他们的长工,不能多吃饭多说话,要多做事少睡觉。都不知道日子是越过越富有,还是越来越贫穷了。

    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视野就只有这么点,看到的都是农村的女孩,了解的也只是农村的妇女。不知道城市里是怎么样,城市里出生的女孩都得到疼爱了吗,她们的出生是父母期盼的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得知孩子性别的父母不会失望,反而是喜极而泣。孩子出生前,父母就将名字起好了一大堆,男孩名女孩名都有,每次逛街时都会添置一点小孩的东西,期待家庭新成员的加入,而不只是等待一个性别。是这样吗,在我没有接触过的世界?但是道理都懂,这种东西并不是农村特有,有些很有钱的家庭也更喜欢男孩,是真的有家业要继承。不过我还是相信有那样的家庭,女孩子也可以是手心里的宝贝,女孩子们也可以被期待,也会得到夸奖。真的好难过啊,我的父母不喜欢我。

    女孩子天生的身体不强壮,力量薄弱,所以我们要有别的能代表能力的东西,比如说勇敢。胆小鬼是不讨人喜欢的,从小我们就不爱和胆小鬼和爱哭鬼玩儿,喜欢打小报告的也不行。在那些父母不允许去的地方,特别叮嘱不能触碰的,一定不能玩的,我们偏不信那个邪。农村女孩就不是娇气那一类,欺负起男孩来也是丝毫不手软,那会我们把这些称为勇敢,被打了不哭,被骂了埋在心里。我们就像山坡上的劲草,专门给牛吃的那种,强韧有傲气,叶片坚硬还会割手,在委屈的童年里野蛮生长。刚学会骑自行车那会儿,摔倒是常事,门口的公路没有铺水泥,路面上的细石子是把膝盖大腿磨破皮的元凶,骑自行车摔倒的话就是左右倒,手臂和腿磕得全是伤疤。但是摔得再严重,我都不会告诉我的父母,比如说有一次我的耳朵直接磕在一块石头上,耳朵里磕出血,想着电视里七窍流血就死掉的剧情,觉得只有耳朵出血,没有什么大事。总之绝不会有摔倒了哭着回家求安慰的情景。我时常思考两个问题,我的父母爱我吗,我爱我的父母吗。在我前十年光景里,他们常常忽视我,那时他们正挣扎在生儿子的宏图大业里。长大后,父母偶尔的一个电话,聊来聊去的那几句嘘寒问暖让我觉得厌烦,我总知道他们开头要说什么,下一句又是什么。也许他们是爱我的,但那点爱不是很多,是后知后觉的,是时常忘记的,是想起来就爱,忘记了就不爱。而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不期待他们爱我了。在需要被人抱在怀里呵护时,在独孤长大的过往中,那时我是很渴望有父母爱我,像电视里那样,至少晚饭时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从前住在奶奶家时,一日三餐都是父母做好了给我送过来,饭和面交替着送。我记得那会母亲煮的面总是放很多醋,多到碗里的面都变得有点暗青色,我可能是天生的就不喜欢吃醋,那时就觉得放了醋的面真的很恶心,但是又不得不吃,这会儿热的不吃,一会没有吃的,就吃凉了的面。长大后我尽可能的让自己过得随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可能是小时候过得太憋屈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忍受,所以我很懂得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因为无力去改变,就只能接受,比如放了很多醋的面条,明明是我最讨厌的口味,但还是要吃下去,还要全部吃完,这样才不会挨饿。后来回到父母家住之后,稍有不顺我意,我就发脾气,家里做了一道我不喜欢吃的菜,我就赌气不吃饭,这样的坏习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小时候是故意的,我对父母对那个家非常不满,所以在很多事上将不满表达出来,不过他们似乎不能明白,总结出来是我的脾气古怪。后来我就真的脾气古怪,一直脾气古怪,装着装着就成我性格的一部分了。

    小涛,写到这里时,我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过家了。除了因为客观原因回不去外,能回去的时候我都故意的找借口不回去。长大后我已经懒得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引起他们的注意,以此来博得关心,我已经不需要很多东西了。偶尔思考一些问题时,我先是确定我是个女孩这件事没有错,然后肯定父母想要一个儿子的想法也无可厚非,那谁错了呢。其实思考爱不爱这个问题挺傻的,谁也不是为了爱才活着。父母不是因为爱才生下的我,甚至他们也不是因为爱才结婚,我也不是为了爱父母或者得到父母的爱才努力长大,不被爱的孩子也会长大。

    人类的起源是什么,初中的生物书就已经介绍过了,而历史书则负责介绍人类的进化过程,什么BJ人山顶洞人,智慧人类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始人制作石器和劳作工具,开始圈养牲畜,囤积粮食。考古学家从一点点痕迹就能推测出他们的生活方式,进化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重男轻女这一说呢,母系氏族时,怎么没有史料留下证据说那时的人们讨厌生下男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至今,怎么就有那么多史料可考女性地位低下。都说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女性从古至今都是失败者吗?从男耕女织到男主内女主外,明明都各司其职,现在的人们却总喜欢分出,在家庭分工里面,谁要重要一点。招娣来娣盼娣望娣们,从几千年前到如今的2022年,在网络上看见有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其实起一些所谓烂大街的网红名也挺好的,总比比2022年了,还看见有的女孩一出生就叫招娣强。

    我是女孩,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角色,是别人的朋友,是学生,是父母的女儿。在外时,异性朋友也不会因为我是个女孩而轻视,学校里,成绩好的大多是女孩,男同学女同学们也相处得挺好的,我也遇到了很爱我的人,得到关心和呵护。可是在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我是个女孩的这件事,仿佛我犯了天大的错误,再弥补,也弥补不了的错。最亲近的人往往知道怎么去伤害,说什么才会痛,我们明明应该要狠狠地相爱,却用了二十多年来用力的伤害。我随性不羁个性独特,我抱有感恩善良之心去对待生活,我脚踏实地有赤子之心,我已经很好了,可我的父母嫌弃我是个女孩。但是没关系,孩子从出生那天和父母的关系就是渐渐远离,从怀里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孩子要去学校学习在家学不到的东西,去结识更多的人,父母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然后会和别人相爱,组成家庭,父母甚至不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所有人都会离去,我们总要学会放下。我是个女孩,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