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世宗大王
第152章“世宗大王”
仁川港口的外海,一字排开的大明舰队并没有靠岸停泊,而是在浅水处下锚,让舰队停泊在了海上。
这当然不是说朱瞻和宁王对朝鲜要保持什么礼节,大军不上岸云云,事实上船上搭载的大军已经有两个千户所转乘小船登岸,并且在岸边建立了营地驻扎下来。
之所以大船不靠岸单纯的是因为仁川港口码头窄小,根本停不下舰队这十二艘千料海船。
“果然是蕞尔小国,连千料海船都无法靠岸停泊,我有些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大军粮草转运了。”站在船头,宁王略有些担心的撇了撇嘴:“别到时候大军的军粮运过来了,先被这群化外之民吃了!看他们港口那些军士的样子,就像几辈子没吃饱饭一样!”
对于宁王对仁川港口朝鲜军队的评价,朱瞻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朝鲜虽然立国比大明还晚,如今才传到第三代君主,这位所谓的“太宗”还自比李世民,觉得自己拿到的是同款太宗剧本。
早些年也确实斗权臣、治理国家,各方面做的都还不错,但遗憾的是拿到了唐太宗同款剧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不是他区区朝鲜李氏王朝的太宗李芳远。
毕竟李家是通过兵变上台的,而在这之前高丽国王氏已经传了“六百年”,国家到底腐败成个啥样子基本上可以想象。
再加上是个半岛国家,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相当的缓慢。
要知道按照后世朝鲜自己的官方正史,其民族历史上真正拥有能够对应自己语言的文字,还是在几十年以后,朝鲜第四代君主,也就是被朝鲜人吹上天的“世宗大王”时期才弄出来一本《训民正音》,把中国的拼音文字和倭国的假名混在一起,弄出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谚文,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朝鲜文字。
这玩意被弄出来的本意是用来教导朝鲜的普通老百姓学习文字,能够读懂朝鲜朝廷的政令,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
所以它才叫《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虽然在弄出来这玩意之后,“世宗大王”曾经多次推行这种文字,并且鼓励民众和官员去使用书写,但在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这玩意在朝鲜依旧只是一种辅助文字。
朝鲜真正的权贵阶层,但凡能受到点教育的,学的都是汉字,用的也都是汉字。
说到底谚文本身就只是一种类似于注音文字的东西,结构非常简单,字母也非常少,不像是英文单词,通过不同字母的组合,即便是同音词也能够很好的区别。
谚文本身就只是拼音,以前学的又都是汉字,存在大量的同音字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旦没有了汉字作为区别,光靠这玩意本身根本没有办法区别同音字词。
而这还是朝鲜半岛上第一次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
可想而知这破地方的文化究竟有多么的贫瘠,就连隔壁的倭国搞出他们的假名并正式使用都是公元九世纪,也就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朝鲜落后了至少五百年。
至于他们自己后世所吹嘘的什么五千年文明之类的屁话,全世界就没有承认的。
毕竟这个国家明朝以前所有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全都是用汉字写的,信史记录中国这边的记录比他们自己多得多。
回想起谚文这东西的由来,朱瞻忽然想起,这个所谓的“世宗大王”就是现在朝鲜国主李芳远的嫡三子,自己要不要现在找个借口弄死他呢?
一边想着这个问题,朱瞻也一边回答着刚才宁王问他的问题:“大军粮草是通过郑和的船队运到这里,只是借他们的地方中转,朝鲜王但凡还有脑子就不该去打这些粮草的主意,但凡丢了一粒米,大明都会掀开他朝鲜每一个粮仓来找回那一粒米。
而且,宁王叔祖你不是和我一样,都留了一个千户所的士卒在这里吗?有这两千人在,大军粮草的安全问题是不需要担心的,他李芳远除非倾国之力来攻,否则奈何不了这两千士卒。”
“这我倒是相信,就朝鲜那些士卒想要胜过我大明精锐?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他们想都别想。”宁王对此也十分的自信,这是大明藩王应有的认知,也是他身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儿子所该有的骄傲。
“报!启禀两位王爷,朝鲜王派其嫡三子李前来拜谒两位王爷,人已经到了仁川港口,不知两位王爷要不要见他?”一名太监躬身站在宁王和朱瞻身后,向两人禀报着。
朱瞻看向了宁王,玩味的说道:“这个朝鲜王真是有意思,按我大明礼制,他只是郡王爵,比宁王叔祖你和我还要低一等,我们作为上国亲王前来,他自己不亲自来迎接也就算了,至少也该派王世子或者国中重臣前来方显礼仪,派个嫡三子算什么东西?”
“名不正言不顺,不见!让朝鲜王自己来!”宁王被朱瞻这么一说,也心头升起些许不满,对着这名太监便如是说道。
朱瞻见这名太监看向自己,也随即点了点头,便示意他去回复了。
虽然朱瞻已经意识到来的这位嫡三子李就是后世吹上天的“世宗大王”,但他还真没兴趣搭理这么个小人物。
“宁王叔祖,咱们和朝鲜王打过招呼,之后就南下吧,如今已经快要到月末了,大军必须赶在风暴来临之前抵达济州岛。”朱瞻转头便对宁王说起了正事。
宁王也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却又露出了担忧:“咱们应该是能赶在风暴到来之前抵达你说的济州岛,但大军后续的粮草恐怕就没这么顺利了,万一要是郑和的船队遇上了风暴耽搁了时辰,恐怕整个征倭的计划都要受到影响,咱们应当再做一手准备。”
朱瞻看着宁王,似乎是明白了他在想什么,于是无所谓的点了点头说道:“也确实应该加一道保险,既然宁王叔祖有想法,就按宁王叔祖你的意思去办吧。”
仁川港口的外海,一字排开的大明舰队并没有靠岸停泊,而是在浅水处下锚,让舰队停泊在了海上。
这当然不是说朱瞻和宁王对朝鲜要保持什么礼节,大军不上岸云云,事实上船上搭载的大军已经有两个千户所转乘小船登岸,并且在岸边建立了营地驻扎下来。
之所以大船不靠岸单纯的是因为仁川港口码头窄小,根本停不下舰队这十二艘千料海船。
“果然是蕞尔小国,连千料海船都无法靠岸停泊,我有些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大军粮草转运了。”站在船头,宁王略有些担心的撇了撇嘴:“别到时候大军的军粮运过来了,先被这群化外之民吃了!看他们港口那些军士的样子,就像几辈子没吃饱饭一样!”
对于宁王对仁川港口朝鲜军队的评价,朱瞻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朝鲜虽然立国比大明还晚,如今才传到第三代君主,这位所谓的“太宗”还自比李世民,觉得自己拿到的是同款太宗剧本。
早些年也确实斗权臣、治理国家,各方面做的都还不错,但遗憾的是拿到了唐太宗同款剧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不是他区区朝鲜李氏王朝的太宗李芳远。
毕竟李家是通过兵变上台的,而在这之前高丽国王氏已经传了“六百年”,国家到底腐败成个啥样子基本上可以想象。
再加上是个半岛国家,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相当的缓慢。
要知道按照后世朝鲜自己的官方正史,其民族历史上真正拥有能够对应自己语言的文字,还是在几十年以后,朝鲜第四代君主,也就是被朝鲜人吹上天的“世宗大王”时期才弄出来一本《训民正音》,把中国的拼音文字和倭国的假名混在一起,弄出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谚文,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朝鲜文字。
这玩意被弄出来的本意是用来教导朝鲜的普通老百姓学习文字,能够读懂朝鲜朝廷的政令,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
所以它才叫《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虽然在弄出来这玩意之后,“世宗大王”曾经多次推行这种文字,并且鼓励民众和官员去使用书写,但在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这玩意在朝鲜依旧只是一种辅助文字。
朝鲜真正的权贵阶层,但凡能受到点教育的,学的都是汉字,用的也都是汉字。
说到底谚文本身就只是一种类似于注音文字的东西,结构非常简单,字母也非常少,不像是英文单词,通过不同字母的组合,即便是同音词也能够很好的区别。
谚文本身就只是拼音,以前学的又都是汉字,存在大量的同音字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旦没有了汉字作为区别,光靠这玩意本身根本没有办法区别同音字词。
而这还是朝鲜半岛上第一次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
可想而知这破地方的文化究竟有多么的贫瘠,就连隔壁的倭国搞出他们的假名并正式使用都是公元九世纪,也就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朝鲜落后了至少五百年。
至于他们自己后世所吹嘘的什么五千年文明之类的屁话,全世界就没有承认的。
毕竟这个国家明朝以前所有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全都是用汉字写的,信史记录中国这边的记录比他们自己多得多。
回想起谚文这东西的由来,朱瞻忽然想起,这个所谓的“世宗大王”就是现在朝鲜国主李芳远的嫡三子,自己要不要现在找个借口弄死他呢?
一边想着这个问题,朱瞻也一边回答着刚才宁王问他的问题:“大军粮草是通过郑和的船队运到这里,只是借他们的地方中转,朝鲜王但凡还有脑子就不该去打这些粮草的主意,但凡丢了一粒米,大明都会掀开他朝鲜每一个粮仓来找回那一粒米。
而且,宁王叔祖你不是和我一样,都留了一个千户所的士卒在这里吗?有这两千人在,大军粮草的安全问题是不需要担心的,他李芳远除非倾国之力来攻,否则奈何不了这两千士卒。”
“这我倒是相信,就朝鲜那些士卒想要胜过我大明精锐?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他们想都别想。”宁王对此也十分的自信,这是大明藩王应有的认知,也是他身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儿子所该有的骄傲。
“报!启禀两位王爷,朝鲜王派其嫡三子李前来拜谒两位王爷,人已经到了仁川港口,不知两位王爷要不要见他?”一名太监躬身站在宁王和朱瞻身后,向两人禀报着。
朱瞻看向了宁王,玩味的说道:“这个朝鲜王真是有意思,按我大明礼制,他只是郡王爵,比宁王叔祖你和我还要低一等,我们作为上国亲王前来,他自己不亲自来迎接也就算了,至少也该派王世子或者国中重臣前来方显礼仪,派个嫡三子算什么东西?”
“名不正言不顺,不见!让朝鲜王自己来!”宁王被朱瞻这么一说,也心头升起些许不满,对着这名太监便如是说道。
朱瞻见这名太监看向自己,也随即点了点头,便示意他去回复了。
虽然朱瞻已经意识到来的这位嫡三子李就是后世吹上天的“世宗大王”,但他还真没兴趣搭理这么个小人物。
“宁王叔祖,咱们和朝鲜王打过招呼,之后就南下吧,如今已经快要到月末了,大军必须赶在风暴来临之前抵达济州岛。”朱瞻转头便对宁王说起了正事。
宁王也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却又露出了担忧:“咱们应该是能赶在风暴到来之前抵达你说的济州岛,但大军后续的粮草恐怕就没这么顺利了,万一要是郑和的船队遇上了风暴耽搁了时辰,恐怕整个征倭的计划都要受到影响,咱们应当再做一手准备。”
朱瞻看着宁王,似乎是明白了他在想什么,于是无所谓的点了点头说道:“也确实应该加一道保险,既然宁王叔祖有想法,就按宁王叔祖你的意思去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