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在线阅读 - 第206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第206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正文第206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朱元璋最终还是离开了上沪县。

    虽然没有给李进任何承诺,但是朱元璋的内心以及看待出海的问题,却是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

    之前朱元璋对出海的态度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而且看不到从海上能够获取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经过李进的点拨,朱元璋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能从倭岛掠夺到足够多的金银,那么大明将会暂时摆脱经济危机。

    到了那时,朱元璋绝对会再次派遣徐达北上,把躲在漠北吃沙子的蒙古人,给好好收拾收拾。

    即便这些蒙古人已经穷的吃沙子,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死了的蒙古人,才是好的蒙古人。

    只要这些蒙古人一息尚存,都是对他朱元璋的大不敬。

    朱元璋对海洋的了解还是太少,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补充补充关于海洋的知识。

    无可否认,朱元璋是一个天赋型帝王。

    从最初起兵的目不识丁,到一步步走上帝王的宝座,将帝王心术玩弄的炉火纯青。

    更令人敬佩的是,朱元璋在起兵创业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刻苦的学习。

    在他建元大明之后,朱元璋的文采甚至能和大明的进士相媲美,甚至还要超出许多。

    而这是朱元璋一边在玩命砍人,抽出空余时间所达成的成就,客观的讲,朱元璋的确是天纵奇才。

    真正可怕的人不是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他不仅天赋高的情况下,还极度的自律。

    疯狂的掠夺着一切能让他变得更加强大的一切东西。

    朱元璋在学习的那段时间,经常召集博才多学的人,让这些人给他讲四书五经,以及各种他认为有用的书籍。

    但是朱元璋的西边是陈友谅,东边是张士诚,南边是方国珍,而北边则是蒙古大军压境。

    可朱元璋却仍旧一有时间,就去学习。

    可以说,朱元璋的那段时间极度的自律,不是在抡着刀子砍人,就是在拿着书籍学习。

    就是这种自残式的自律,让朱元璋最终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击败蒙古朝廷,成就了现在的大明朝。

    现在朱元璋又要扩展自己海洋上的知识,想必用不了多久,朱元璋将对海洋有个大致的了解。

    等到朱元璋真正开始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后,不知道大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等到朱元璋走后,上沪县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现在的上沪县基本上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即便是李进不在县衙,上沪县也能照常运转。

    小的案件自然会有派出所的捕快,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就会上报给县衙。

    李进在县衙还安排了一个县丞,这个县丞的作用就好似后世的法官,负责进行审判。

    县丞又被李进给灌输了许多依法根据证据进行审判的知识,能够基本上完成一个法官该做的事情。

    当然,如果发生了杀人的大事,还是需要李进亲自审判。

    除此之外,就是每日的政事,不过这些政事都由县衙的主簿书记进行处理。

    李进都已经定好了规章制度,做什么事情,该去哪个部门。

    这些鸡毛蒜皮的政事,九成以上的事情,都能够按照流程解决。

    只有一小部分,需要李进决断,不过这种事情就不用那么着急,即便晚两天也能接受。

    李进这几天,则是一直在海军基地以及造船厂两边跑。

    去海军基地,是因为义乌兵刚刚入伍,李进需要和这些人增进感情。

    往造船上跑,则是经过这几个月的疯狂造船,已经完成了一百多艘战舰。

    这些战舰停靠在上沪县的港口处,已经快放不下了。

    造船厂的汪大海则是火急火燎的找到李进,询问李进还要不要继续造船。

    李进在查看了生产出来的战舰之后,发现这些战舰的质量比上一批次的更好,果断让汪大海继续赶制。

    不过不再赶制这种盖伦船的战舰,而是开始建造载人载物的福船。

    在李进的预想中,日后上沪县必然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际港口。

    而在这里,日后海外的一些东西,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人口,肯定要从上沪县经过。

    李进相信,等到他将倭岛的银矿开采出来之后,朱元璋绝对不可能视而不见。

    只要朱元璋从海洋中尝到了甜头,李进觉得朱元璋绝对会控制不住征服海洋的野心。

    到了那时,开海将成为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事情。

    开海之后,最缺的就是海船,现在整个大明,唯一有能力制作海船的就是自己手下的这个,龙江宝船造船厂。

    现在李进不仅不能让汪大海停止制造船只,还要让他们加大马力。

    他要在开海的一瞬间,就将这些海船全部高价卖出,想必到时候李进的这个造船厂绝对能赚个盆满钵满。

    李进嘱咐汪大海,继续扩大造船厂的规模和产能,继续招收流民,开辟生产线。

    不要怕这些船只卖不出去,放开胆子去做。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银子不够就给他说,李进就是要全力生产海船,然后推动大明向海洋殖民者大踏步的迈进。

    随后,李进又拿出与马皇后一起挣得银子,一共三十万两白银,又全部投入造船厂内。

    可怜的马皇后,自从和李进合作后,还没有见到回头钱。

    但是李进不管这些,他知道将来大明将要发生什么,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绝对不会亏本。

    李进这边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征倭的事情,朱元璋那边自然也没有闲着。

    ....

    上书房内。

    朱元璋回来之后,就将国子监中存放的海图以及前朝还有宋朝的海志,拿出来细细研读。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将刘伯温给召入上书房,打算一起研究。

    等到刘伯温满脸蒙圈的来到上书房后,就见到朱元璋和朱标撅着屁股,趴在御案之上,眉头紧皱,好似在查找着什么。

    “见过皇上。”

    刘伯温不敢怠慢,直接躬身行礼。

    朱元璋被刘伯温惊醒,见到刘伯温终于来了,面上顿时绽放出笑容,朗声道:

    “伯温啊,你可算是来了。”

    “来来来,赶紧给咱看看,李进说的那个什么龙牙门,到底在什么地方。”

    原来朱元璋回来之后,研究海图,找了半天,却是没有找到龙牙门的位置。

    只找到了倭岛的所在,但是海图上的地图与在冷静那里看到的地图,却是大相径庭。

    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根据他在李进那里看到的海图,龙牙门明明就在大明的南海,结果却没找到。

    刘伯温听到朱元璋的问题,却是心中一突。

    因为以往朱元璋最讨厌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海的事情,只要有人敢提出海上的字眼,必然会被朱元璋申斥。

    结果现在朱元璋竟然主动提出,这让刘伯温心中不禁有些警惕,不明白朱元璋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不过刘伯温还是自觉的凑上前去,按照自己的记忆,开始寻找龙牙门。

    刘伯温书香世家出身,在元朝还曾经考中过进士。

    元朝时期,还没有海禁,对于出海也是十分开明,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海图海志的书籍。

    刘伯温生长在这个时代,自然对于海图,还是有一部分了解。

    找了没有多久,就在倭岛的不远处,找到了龙牙门的位置。

    “皇上,龙牙门在这里。”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所指的方向,结果看到龙牙门的位置却被标注在福建附近的海域,这让朱元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