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朝堂风波(15)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是来维护和平的、半砧璎珞赠予卿、得了癌症后,我的人生变了、剑倾天地、娱乐:求求了,国家队别欺负人了、前世成真,我的前世被挖出来了、刑警日志、恋爱从继承父上遗产开始、鬼医狂妃:王爷乖乖别闹了、香江1980
秦国隔着诸多小国,直接把齐国暴揍了一顿,本身就使得秦国在南边诸多小国之间立了威。 之后,伴随着秦国文化输出的策略进行,那批包含着秦国文化的书籍或者其他的物品从大秦南边出发,一路驶到齐国…… 这一路上被秦国文化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齐国,毕竟从秦国到齐国的路上,还要遇到不少的小国。 所以天理商行的陈理就顺带着拜访了一下周边的许多小国。 天理商行本身就与南边许多小国做过买卖,所以他与周边这些小国的商人几乎都熟悉,于是他将秦国的文化,书籍,审美……一顿输出…… 当那些秦国的瓷器代表着皇室才能够享用的至高尊荣时,自然有不少人都为那样的瓷器而疯狂。 当秦国以红色为尊贵标准的时候,其他小国自然也纷纷推崇红色的流行。 所以,当秦国以受作为一个女子的审美标准的时候,各个小国也会纷纷改变自己的审美标准。 虽然审美标准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但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会受到秦国的影响。 这原因就是,秦国是个大国。 大国能够成为大国,能够如此强盛,必定是有原因。 所以学习模仿大国,说不定自己的国家也能够成为大国。 而陈理也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于是他给沿途各个小国的商人大量的利益,有这些颇为喜爱炫耀的商人去影响民间,再由民间影响到皇室。 当然,也有一些国主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他们想要阻止这样的现象蔓延,但是要么太紧不得不停止这种行为,要么太柔和,没有起到作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云容国和雾烟国归顺了秦国。 秦国的武装力量先是震撼了周边小国。 又有秦国文化输出,使得各国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波动。 云容国和雾烟国之前因为鸿胪寺刺杀一事本就被秦国打过,现在又归顺秦国。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所以当太子将两位国主的国书拿出来之后,整个朝堂之中爆发了一阵喜悦的轰鸣。 不管在场的这些人是因为利益勾心斗角,还是因为政敌暗中较劲,但是他们都是秦国人。 在这个郡县都有地域感的秦国,居然在不费一兵一卒之间,就将两个小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他们作为秦国人,心中自然是非常自豪的。 在整个朝堂的喜悦声响彻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这才渐渐平息。 接下来,整个朝堂瞬间动作了起来。 既然两个小国的国主愿意归顺秦国,那这后续的环节更为关键。 尤其云容国内部的叛乱还没有平息,秦国这边当下便派军进入云容国,帮助国主平定叛乱,这些秦军顺带着就不用出来了,直接把守在云容国之中。 雾烟国那边自然也得要先派兵驻扎。 秦国朝堂上的这些人,自然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今天说得好好的,明天说不定就要翻脸,所以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大军挺进两个小国,到时候即使这两个小国想要反抗,那也抵挡不住秦军的里应外合。 接下来就是稳定两个小国的民心。 毕竟这两个小国原本在自己国家里面过得好好的,现在自己的国家突然没了,自己又成了其他国家的人,这一时之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接着这两个小国之中,一定会产生民变。 所以,先派大军进入这两个国家,也是极为有必要的。 整个秦国朝堂之内,瞬间因为这巨大的喜悦而彻底地被调动了起来。 这所有的功劳,自然全部都落到了太子一个人的身上。 孟海在这期间,一句话也没说。 整个朝堂就因为这两个小国的事情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孟海都快站不住脚,最后的朝会终于结束,孟海立马与熊孩子一同进入到了紫气房,他立刻在房间当中找到了一把椅子,整个身体如同一团烂泥一般,软软地靠在了椅子之上。 赵宣摩拳擦掌地跑到了孟海面前。 “老孟,要不我把你封个国公吧,如果让那些朝臣知道这件事情居然是你一个人谋划的,别说封国公了,就算是封王也并不是不行!” 孟海听到这里,赶紧摆了摆手:“这还是免了,后面几天你就先处理这两个小国的事情,我估摸着这件事四五天都不一定能够处理完。等这两个小姑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做最后两件事,方清国这个案子引起的混乱,差不多就可以平息了!” 赵宣听到孟海这话,张大了嘴巴:“还有两件事?” 孟海点了点头,他又想了想:“其中有一件事你只要发个旨意就行,你不必亲自参与,至于另一件事可能你还得再辛苦个两三天!” 赵宣朝着孟海投来了诧异又好奇的神色。 孟海咧嘴一笑:“最后两件事,第一件事需要你下一个杀头令?” 赵宣炸了炸懵懂又好奇的大眼睛。 杀头令? 这是什么鬼东西? 孟海又解释了一句:“就是把人杀头,秋后问斩,斩首……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赵宣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然后他又好奇了:“你无缘无故地要杀谁啊?” 孟海双眸微动:“要说起来你与这些人当中的某几个人,还打过交道。” “其中便有汪竹,冯亮,还有咱们在千山郡交过手的纪炎……” 关于汪竹,自打孟海刚刚来到这个时代便碰上了这个令人头疼的家伙,一直到现在,这才把他杀头。 这倒不是一直要把人养到现在才杀,而是因为这些人毕竟来自周国,还得与周国的使臣进行一番交涉,然后顺带着看能否从这些人的口中问出一些关于周国的内部消息。 最后,再对这些周国人进行处决。 我也一直折腾到了现在,这才从这些人的口中问出了秦国想要问出的东西。 孟海之前跑过几次巡御司,与宋智说过这件事。 只不过斩首几个周国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宋智在这期间又做了不少的准备,一直到了现在,这才能彻底地将其判处死刑。 至于周国使臣前来谈判请求,将这些人还给他们周国,根本不可能。 除非拿地和钱来换。 这又更不可能。 周国皇帝那么多儿子,自然不缺汪竹这一个,而且还是一个并不得宠的样子。 周国与秦国自从停战之后,周国内部的矛盾虽然已经逐渐地平息,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当前的周国皇帝心生不满,如果这个时候再动用大量的钱财将人给赎出来…… 至于用地去换。 那更不可能了。 再加上之前周国还欺骗过秦国的一次行为,这就让秦国对此事更加小心。 于是秦国与周国谈判数次无果之后,周国也干脆就将这些人当作弃子抛弃了。 于是乎,将这些周国人斩首,也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不过这毕竟是一件大事,还得有太子这边颁发旨意。 反正皇帝已经将大权交给了太子,这样的事情太子随便写个圣旨也就可以了。 孟海再将这件事情告诉熊孩子的时候,熊孩子一蹦老高。 这个时代的秦国人和周国人之间都是相互仇恨的态度,杀几个周国人,自然能让秦国居民心中大快。 于是熊孩子立刻把小太监将他的意思告诉了方清国,写这样的东西还是分清国更为拿手,只不过写完之后需要太子这边盖大印。 赵宣目光灼灼地望着孟海:“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一件事是处死周国的那些人。 那第二件事呢? 孟海笑着说道:“第二件事,还需要太子殿下出门做秀。有了云容国和雾烟国这件事,能让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中更具有威严地位也更稳固。是仅仅让朝堂之中的官员知道太子的威名还不够,还要将这威名扩散到民间。所以处死周国,让秦国百姓大快人心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那就是太子殿下巡视京城。” 赵宣听到孟海这话,似乎明白了什么。 “除此之外,太子殿下还要我皇宫外设下一个办公点。并且允许京城的百姓有任何的冤屈,或者其他的麻烦,都可以来办公点找太子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所以到时候还得太子殿下坐在办公点之中,只不过处理那些问题的人,都是六部的人。这件事我也会尽快找方学士和赵平事去商议。” 赵宣听到孟海的话,仔细思索了一阵子,他点了点头:“好,到时候你要让我做什么,提前和我说一声就行了!” 赵宣也知道这件事,孟海是为了他好,所以这个时候他自然是点头,满口答应。 孟海说道:“那太子殿下先处理公事,毕竟杀头这样的事情还得经过大理寺和刑部的共同核查才行,我也得要去一趟巡御司处理这件事。”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杀头的情况都是在秋天,也就是秋后问斩。 只不过在特殊情况之下,对一些犯了重大事件的人,可以酌情体现他们的刑期。 赵宣这边听了孟海的话,点了点头,表示后面如何他知道该怎么办了。 之后的两天太子并没有上朝,太子仍然声称,当初在青云门外吐的那口血,让他伤及到了根基,所以得要在皇宫当中安心疗养才行。 头疼当中的那些大臣听到这话,除了表示对太子两日不上朝的慰问以外,也做不了旁的事了。 只不过太子这段时间频频召集六部尚书进入紫气房一事,只不过商议的是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直到两日之后。 有数人要处以死刑的消息早就已经在整个京城传开了。 而且索要斩首的这些人还都是周国人。 如同在秦国京城点了个炸药桶一般。 当消息传出去的时候,从京城外都涌来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已经秦国与周国之间的战争,这才结束了一年还不到。 秦国与周国之间十几年前的旧恨都还没有解决,现在还不足一年的新仇,自然引起了秦国百姓的公愤。 于是在行刑的这日,整个京城可谓是热闹非凡。 法场在东城。 在东城的闹市区,有一片被矮墙包围起来的区域,这里是日常处决犯人的法场。 不仅仅是东城,在西城也有类似的法场,两地的法场规模差不多。 这一天,压根就不用旁人宣传,整个京城大半的百姓全都已经围在了东城法场之外,陆陆续续的百姓涌入到法场之中,站在诸多官兵的防卫线外,他们抬着脑袋,朝着法场内望了过去。 就见法场之中,零零散散地站着十几道身影。 这十几人,有的像是汪竹,冯亮,纪炎这种能够叫得上名字的周国官员,有的则是被从战场上抓来的周国士兵。 数十人齐刷刷地跪在法场之中。 靶场的规模毕竟有限,一次性最多只能斩首七八个人,所以,十几个周国人这还得要分批次地斩首。 整个法场被官兵包围得严严实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各种话本桥段当中出现的劫法场的贼人。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当中进行。 等到远处沙漏当中的最后一粒沙子流入下面的木框之中,就见监斩官从右手边的木桶当中取出了一支令箭,也就是电视剧里经常看见的黑木红字的令箭。 监斩官取出令箭之后便扔倒在地上,伴随着一声“斩”字落下,七八个刽子手抬起了手中的大刀,就像是小说电视剧里的桥段,他们每个人的手中还有一碗酒。 也不知道砍头之前为什么要喝酒。 就见这七八个监斩官,陆陆续续地将手腕当中的酒水含在了口中,随后喷吐在了大刀上。 伴随着监斩官又发出了一声“斩”字落下,这些手拿大刀的刽子手瞬间将手中的大刀斩了下去。 七八个人头滚落在地。 周围的百姓都发出了一声声的惊呼。 他们明显是被这一幕给吓了一跳。 伴随着血腥味的弥漫,使得空气在这一瞬间停止。 但是在停止了不到三秒钟之后,人群当中不知是谁爆发出了一声“好”,随后看热闹的人群瞬间沸腾了起来。 第一波被斩首的犯人拉走,第二波犯人又被推了上来。 如同刚刚一样,监斩官两声令下之后,周国数十人全部死于屠刀之下。
周围看热闹的那些百姓此时一个个似乎还愤愤不平的,站在最前方的那些官兵在见到那数十个周国人已经彻底被斩头了之后,他们也放开了一条道路。 就见这些官兵刚刚放开缺口,就有不少百姓蜂拥跑到了那些周国射手之前,又是对他们吐口水,又是抬起脚来狠狠地踩在他们身上,可乎只有这样才能一解心中的恶气。 周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这才结束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当时整个京城有不少的男丁拉去上战场与周国在战场上浴血奋杀,在其中就有不少人彻底地埋葬于战场之上。 京城的百姓自然对这些周国人恨得牙痒痒,现在见到这些周国人被砍了头,那些原本死在战场上的男丁的家属,这个时候自然得要上前好好地将这群周国人踩在脚下,甚至他们的手中都拿着民间的法器,将这些法器刺入到周国尸首的体内。 似乎这种法器刺入到刚死的尸首之中就能够让其万事不得超生,永生永世都要轮回于18层地狱之中。 所以当那些战死士兵的家属将法器刺入这些周国士兵的体内时,他们一个个跪在地上,有的夫妻俩抱头痛哭,有的爷孙俩相互搀扶,这也是默默地为着眼泪。 在行刑之前,整个法场那是一片欢呼的叫好声,但是在行刑之后,整个法场却响起了一片的哭嚎之声。 这个时候的官兵也非常为难,毕竟整个法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有不少外人正在朝着法场之内涌入,而这些官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护法场的秩序,尤其让人不要将那些尸首给偷走了。 这倒不是担心有人偷走尸首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主要是怕这些人拿着尸首四处招摇,到时候引起恐慌不说,再撞上京城当中的一些案件,总会为刑部和大理寺的那些官员带来麻烦和破案的困难。 杀头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但是等到法场里面人群消散的时候,却已经是五点了。 再看看那些被斩首的周国人。 此时,他们体内的血液都已经彻底的干枯了,但是他们的身上却插着一个又一个或桃木或金属的法器,这撑的他们的尸首有些都开始分裂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些拉尸体的人这才敢进入法场,将在场的一具具插满着法器的尸体拉走,扔入到城外的乱葬岗。 整个京城就因为这件事热议了两天的时间。 在两天之后,整个京城大大小小的告示栏上都贴上了一张告示。 太子殿下将于明日垂坐在南城皇宫门口,并且还会巡视东城和西城。 如果有百姓在生活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遇到了冤屈,都可以到皇宫的南城门口向太子殿下诉说冤屈。 当然,在告示下面也给出了温馨提醒,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拥挤,在南城的其他方位也都开了办事点。 如果想要面见太子的人太多,这些人也可以去办事,或找其他的官员帮忙,这些官员全都是太子殿下精挑细选出来的,绝对会秉公断案。 如果有哪个官员应付差事,或者是百姓的冤屈,采取肤浅的态度,百姓可以直接来到太子殿下面前状告那官员。 这一下子又使得在场诸多百姓兴奋了起来,在场可是有不少人在京城生活了好几辈人,他们与周围的街坊邻居或者一些恶霸的欺辱。 他们一听太子殿下要办理这件事,一个个自然是找到了主心骨般开始找起了民间的代写人的,写起了状纸。 在告示贴出的第二日。 大清早,天还未亮,南城的宫门便早早地敞开。 紧接着,坐在十几人抬的玉辇上的赵宣就被人给抬了出来。 虽说这是玉辇,但是周围也有不少黄金打造而成的龙凤图案,看上去格外的华丽。 玉辇周围还簇拥着诸多身穿黑色盔甲的士兵。 为首的一人骑在马上。 此人正是禁军副统领罗仁志。 在玉辇的左边有一人骑在马上,微微落后于玉辇。 骑在马上的这人正是孟海。 接着,还有许多文武官员跟随在玉辇后。 紧接着,太子就开始巡视起了京城。 从南城绕到了北城,又从北城绕到了西城,最后,从西城绕到了东城,我从东城回到了南城。 太子沿途所经过的地方,所遇到的百姓,那都是一片欢呼声。 甚至还有百姓给太子送了些家中的土鸡蛋或者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在场当中的任何一个官员,那都是日常见怪不怪的家常物品,但是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一个个却格外的珍贵。 赵宣每每遇到人多的地方,就会下了玉辇,与周围的百姓相互问好,唠一唠家常。 如此平易近人的太子殿下,瞬间赢得了京城不少百姓的好感。 等到太子随着文武百官回到南城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 但是整个京城仍然是人山人海。 回到南城的太子端坐在城门口外,临时搭建的一处高台之上,在太子端坐的高台面前,摆放着许多桌椅板凳。 此时已经有六部的官员坐在了这些板凳之上。 他们既然是来自六部,每一个部门自然有自己所专属的领域。 在周围还有不少关于引导着百姓,让这些百姓去往能解决他们问题的地点。 这次活动什么还提的。 赵宣专门找来六部尚书进行了商议。 刚刚经过了方清国那桩事,六位尚书大人也想在皇帝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 即使当时的这个提议在朝堂之中被提出来的时候,有不少人反对,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个提议还是被顺顺利利地进行了下去。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赵宣这才带着众多官员返回了皇宫。 众人经过反馈与检讨之后,都明白了自己今天的优势和缺点在哪。 在诸多朝堂当中的大官各回各家之后,这可就辛苦,那些基层的官员。 太子在南城社里办事处的这件事,一共持续了五天的时间。 直到五天之后,这场活动才宣布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