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在线阅读 - 第六百九十八章 商人逐利政治觉

第六百九十八章 商人逐利政治觉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六百九十八章商人逐利政治觉差不多五十斤的栗子一分,大家每人手上就六七个,栗子大,现在一斤将近六百克,二十克一个。

    二百多人的队伍,一人就那么几个。

    大家剥着皮吃,皮直接扔脚下。

    旁边有垃圾桶,不过护卫队伍阵形不能乱,只能随手扔掉,由保洁的人打扫。

    队伍里有五个府的护卫,一个府二十人,家上文书和跑腿的,就这么个组合。

    其他人一看,立即躲远,怕被误会,从而受到攻击。

    这么长时间了,百姓已经知晓下丘村的队伍里总是夹带着其他人,据说陛下都跑去下丘村的市场吃烤串。

    天知道今天如此大的队伍里面夹了谁,与自己无关,莫往上凑。

    同时没有人突然跪下喊冤,用不着这个时候找事,真有问题,随时你可以跪在西华门外的玄津桥西边。

    对着皇城跪,背后是福华楼和图书馆,谁敢抓你?

    玄津桥根本没人跪,有事找县衙门,应天府有上元县和江宁县,问他们敢徇私枉法不?

    大明的官员少,县一级的官员由朝廷指派,与知府、知州没关系,知府、知州不能指定谁是知县、主簿、县丞、典史。

    这里面就有个好处,知县跟州里、府里无法形成派系。

    像宣城县的官员,表现好了,准备培养,不会升到宁国府中当官员,外调走了。

    感觉上是他们换个府,未必熟悉地方情况,却杜绝了他们之前的贪腐无人敢举报的弊端。

    否则会出现,一个官员从基层开始贪腐,然后升上去,下面的官员不敢说话。

    而那些下面的官员又是由这个贪腐的官员提拔的,一层层影响着,必然官官相护。

    上面的不是护别人,是护自己,一串都有问题,下面的百姓举报里长,你就是举报到知府又有何用?

    吏治有时就这么简单,为何会出现不简单的情况?看看胡惟庸啊!他还想架空朱元璋呢!

    朱闻天就坚决支持朱元璋,让其地位稳固,他自己不争夺这个权利,大明百姓则获益。

    在这个时代,朱闻天没有当皇帝的心思,挺稳定的,维护一下就行。

    换个时代,他突然到来,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他觉得现在皇帝不行,只能推翻,那就干。

    这里是上元县管辖区域,有衙役维持秩序,强权之下,不管是商家联合,还是务工者联合都不可以。

    “买卖太多了,这个是啥?棉花价钱提高了?都是收棉花的,现在的季节收?是有人棉花卖不出去了故意要炒起来,像之前卖蜜蜂的?”

    进到一个大厅,朱樉看到了很多收棉花的信息,他想起蜜蜂与蜂蜜的事情。

    当时那些人联合起来炒作,下丘村不高兴了,直接破局,叫资本对资本,都没用行政手段。

    人家下丘村说了,但凡以官方来处理,都是咱村子没本事。

    从那以后,所有在南京便民处的商家都乖乖的,可不能耍小心思。

    人家下丘村明明有枪却不用,就跟伱一起丢泥巴,然后用泥巴把你拍趴下。

    问被泥巴拍趴下的服不服?不服枪就怼脑袋上。

    “殿下看商号,商人运输东西支边换盐引是有商号的,查一下便知,保证是之前向北方的商号收棉花。”

    里长提示,这些之前送东西到北边边关换取盐引的商人,现在开始收棉花了,就意味着他判定大明稳定,可以去那边卖保暖的物品。

    “春江水暖鸭先知?”朱棣思维最活跃,跟上一句。

    “燕王殿下所言不差。苏东坡是懂得吃的,知道蒌蒿和芦笋可解河鲀毒,东坡rou也比较好吃。

    不过他那个时候写了两首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那个时候正是宋神宗死的时候。

    赵顼死在春天,于是苏东坡才写了这么两首诗。

    第一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得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关于变法的问题,他愿意当着个平衡中的一员,就是维护皇权。

    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写得不是景色,是问询和态度,他要让宋哲宗确立是否给予他一半的斗争权利。

    他要等,等宋哲宗把王安石一方的人打压下去,或者是允许他参与打压。

    所以最后他回去了,重新回到朝堂,这不是风景诗,是政治诗。包括李白……”

    里长就着朱棣的话来讲解,以前他也认为是写景的、写吃的。

    然后憨憨告诉了,苏轼写的诗哪一个是单独存在的?

    李白也不是傻子,也曾写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那是最后的时刻了,然后玉真公主挂了,就在他写这首诗的第二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还想着利用政治勾连获得权利。

    四个孩子听傻了,在大本堂的时候没有人给讲这个,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这不是先例,因为还有,苏轼那个时期结束后,杨万里也曾写过两首诗,一对比便明白。

    苏轼是以惠崇僧人的一幅画来写这两首诗,那么杨万里也用净慈寺这个地方来写同样的政治诗。

    其一为: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就是苏轼告诉好朋友林子方,你一出西湖就完了,你别出去啊!你不出去就是终南捷径,你要背道而驰?

    出西湖就月尚残,然后红尘繁华变成凉凉,终南捷径没了。

    第二首则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告诉好朋友,西湖才是你人生最好的时刻,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在这里你才能有接天的机会,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你离远了就完了,距离陛下近才对,朝廷中枢就是太阳,花是别样红啊!

    这皆为政治诗,与自然无关,比如眼下的南京,看看多少官员要过来?又看几许官员外放而折柳?

    其实这些不该为你们讲,太子才是应该学的人,不过无所谓了,咱下丘村是太子村,要讲政治。”

    里长哇啦哇啦把四首说是描写风景的诗给弄成了政治诗,最后又觉得不该说。

    四个亲王:“……”

    “里长,之前咱没想过,你一说,咱觉得是这个样子。不然苏东坡和杨万里闲的?正好卡在关键的时候写诗?”

    朱樉认同了,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今天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