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老李原创:忆母亲
忆母亲 2007年2月8日晚8时30分,母亲走了,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进入1月份以来,母亲的身体日渐衰弱,我1月6日回家的时候,看到行动不便羸弱不堪的母亲,眼泪不禁簌簌而落。 年关将近,虽然单位很忙,但考虑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我特意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准备提前回家过年,好多陪母亲一段时间,没想到,就在我请好假的当天,她老人家便溘然离去了。 那天晚上,当我从沈阳赶回阜新老家的时候,已是夜里11点钟了,看到母亲僵冷地躺在那里,喊了一声:“妈,儿子回来看您啦!您醒醒啊!”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伏在她的床头,痛哭失声! 母亲3岁就没了父母,是叔叔婶婶将她带大的,听舅爷说,小时候,母亲就非常懂事,家里做些好吃的,总是等到叔叔婶婶家的孩子吃完了她才吃上一点儿。由于叔叔婶婶家孩子多,家庭很困难,母亲只是时断时续地上了4年小学,忙时帮着叔叔婶婶看孩子,闲时才能到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母亲的学习成绩也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 母亲是一把劳动的好手,农村的活计,她样样都干得非常好,在那个讲究挣工分的年代,母亲挣的工分总是女社员中最多的。 母亲20岁那年投奔到舅舅家,并认识了父亲,那时由于爷爷奶奶家也是一贫如洗,父亲作为长子,与母亲结婚后不久便挑起了全家的重担。 记得父亲曾和我说过,当初分家另过时,他和母亲几乎是身无分文。后来,在父亲和母亲的辛勤劳作下,一贫如洗的家境才逐渐有了起色。因为父亲在供销社开车,早出晚归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自我记事起,母亲几乎是一个人担起了家务,包括挑水、劈柴、磨米等繁重活计。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年,母亲总是全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早上,她做好饭菜让一家人吃好,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晚上父亲不论多晚回来,她也要等着父亲一起吃饭,有时全家都已歇息了,她还在昏黄的油灯下做着针线活。 我和母亲感情很深,小时候我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直到10岁才逐渐有所好转,为了我的病,母亲不知哭了多少场,跑了多少山路,讨过多少偏方,老家认识我的亲戚每次见到我都说,要是没有母亲,我不知已经死了多少回了。正因如此,每每提及母亲,我总是有无法言表的感激! 由于那时我身体不好,干不了太多的农活,母亲就极力教导我好好读书。在母亲的教导下,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坚持到了学有所成!若干年后,回首当年曾与我一起求学的同龄人,能像我一样学成而归的竟只有我一个人!
上班以后,每次回家,看到身体硬朗、忙里忙外的母亲,我总是觉得母亲还年轻,孝敬她老人家的时间还多着呢。就这样,在忙忙碌碌间,疏忽了对母亲的孝敬,直到前年母亲发病,我才发现,母亲留给我报答她的时间已经是非常有限了! 母亲病后,虽然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她总是不愿拖累我,甚至到生命的最后几天,父亲每次打电话给我时,她都极力阻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少一些伤心,少一些担忧! 母亲走得很平静,稍感慰藉的是,母亲走时的最后一句话是通过电话说给我的,她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儿子,你不用担心,妈没事儿!” …… 妈,今天是清明节,看着窗外如丝的小雨,往日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儿的眼前,此刻,您在天堂还好吗? 妈,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