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 受欢迎的农场医院
第377章受欢迎的农场医院 结束边贸交易回到牧场,也意味着距离春节所剩时间已然不多。相比其它还在边城进行边贸的商贩,牧山河却不愿把春节这样宝贵的时间,用来进行所谓的交易。 即便很多人觉得,牧山河完全可以在年后,也进行这样的物资兑换交易。可他偏偏就是如此,每年跟乌卡诺夫等人交易,最多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 只是眼下交易渠道打通后,牧山河通过苏洪两家的货轮,依然从其它地方收集生活物资,将其运抵北极熊的边城港口,兑换来便宜的原油或成品油。 尽管牧山河知道,明年北极熊境内的原油价格,极有可能再次下挫。可眼下运出来的原油,通过油轮卖到其它需要石油的国家,倒手一次便能获利不菲。 那怕这笔利润,要跟苏洪两家分,可终归是笔长久收益,有钱赚又何必舍弃呢? 就在牧山河享受着一年一度难得假期时,农场职工也陆续迎来自己的春节假期。有人选择回老家过年,也有人选择把家人接到农场这边过年。 随着搬迁到农场的职工家眷变多,牧山河在农场住宿区,也修筑了几幢住宅楼。统一上百平的房子,外加还有暖气等设施,令搬来的职工家眷都非常高兴。 尤其随着农场子弟学校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农场职工,都愿意把家搬迁到农场这里来。对他们而言,也真正做到以农场为家,而这待遇也令其它人羡慕到不行。 “唉,真羡慕农场的正式工,不但有房子分配,现在连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不用花钱。只可惜,农场很少招正式工,要不然真想去农场干活上班啊!” “那也只能想想,他们不会轻易招募正式工的,能干点临时工的活,就相当不错了!” 事实上,随着农场建成职工小区,木友达兄妹都把家搬迁到农场这里来。而木小荷的老公,更是调到农场子弟学校当主任,拿的薪水令之前同事羡慕不已。 其次,实习名额由我们提供,再让他们进行推荐。还是那句话,来学习或者实习可以,但不能薅我们的羊毛或者过来镀金。如果有这种情况,一律给我拒绝。” 虽然我没指望医院能赚钱,但我同样希望,医院能尽量做到自负盈亏。其次就是,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如果有什么难处,你们也可以随时告诉我。” “好的,牧少!说实话,就我们医院的医疗器械跟设备而言,恐怕比省医院都丝毫不差。正因如此,省里跟市里不少医院,都希望派医生过来实习。” 等到牧山河签发今年的年终奖,看到发放的工资条,所有员工都非常高兴。或许在别人看来,农场开在仙桥这样的小镇,根本不如大城市那般繁华。 甚至近来一段时间,连县里市里都有一些病人,专程跑到医院这边来看病求诊。病人一多,医院修建的招待所还有食堂等等,自然也是不愁招揽不到客人啊! “好的,牧少!” 视察医院时,看到前来求诊的病患,牧山河也跟身边的院长道:“医院收费方面,一定不能定的太高。原本我建这所医院,只是为满足农场职工求医问药。 结果很显然,很多镇里人都愿意来这里采购商品,觉得这里条件跟小镇老街相比,似乎变得越来越好。而镇里那些官员,也觉得未来镇中心应该就在农场周边。 好在医院、学校建的地方,距离镇中心也不算太远。如果这里能发展起来,对镇里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新建成的医院,医疗条件比市医院都高级啊! 从各地招募来的医生,还有跟省医学院校签定的实习协议,大批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陆续抵达医院。而医院有西医自然也有中医,大大缓解小镇的医疗压力。 “实习可以!但派来的医生,一定要有医德,而非那种半桶水。除此之外,医生也必须有相应的实习期。最低也要一年或者两到三年,这也算是实习费用。 最关键的是,围绕着农场周围,也慢慢形成集市。尤其小区、医院、学校建立后,牧山河还特意修建了一些商铺,让职工的家眷去经营这些店铺。 可眼下医院名气逐渐变大,将来跑来求医的病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前来求医的病人,你们也要尽量给予照顾。做好服务,却也不用太过纵容。
借着视察的机会,牧山河也跟中医科的主任交待,多收购一些国内的药材。反正医院的中药储存仓库够大,一些保存期限长的药材,也可以多购买一些。 事实上,相比西医科购买的药品,中医科的药材再多都不愁浪费。对于聘请来的那些中医师,在看到如此充沛的药材仓库,自然都非常的高兴跟欣慰。 总而言之,如今的马蹄岭农场,已然成为仙桥当地百姓,最为羡慕的单位。福利高待遇好不说,关键是连家里人都能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谁不羡慕呢? 而他老公的父母,看到儿子儿媳都因农场,享受到这样优厚的待遇,自然也是高兴到不行。反观木友达的妻子跟孩子,自然也喜欢上农场这边的生活。 跟其它住小区楼房的职工比,他们却搬进真正的两层小洋楼。整个农场,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并不多。唯有经理级别的员工,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可就工资而言,如今在大城市当经理的那些人,怕是工资也远不如他们! 只是从始至终,他们都不知道牧山河懂中医,而且医术比他们所谓的大师都高。跟西医科相比,医院的中医科还有专门的科研室,专门研制中成药。 在牧山河看来,中药在民间还是有不少秘方。这些秘方,有些都可以调配成中成药。如果药效合格的话,将来都能安排参王药业进行生产。 甚至牧山河也告诉这些招募的老中医,如果他们愿意提供药方的话,后续根据他们药方生产出来的中成药,他们同样能享受相应的销售分红。 只要他们的药方卖的好,那么靠着这种分红,他们不但自己能受益,即便他们将来过世,直属亲属也能继续享受这种收益分红。这好事,这些老中医又岂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