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子爷,就是他们读书人的广厦!
书迷正在阅读:豪门密宠:天眼小顽妻、这个武圣不想当贤者、渭州记、常世交界二三事、小仙林进、重生之开启完美时代、安逸窝、半岛的星辰、逆天狂妻:极品大小姐、地衣
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二章世子爷,就是他们读书人的广厦!“啥?!” 司马南微微怔了怔,随即忍不住直接蹦起来。 “世子爷英明,英明啊!” “聊城有救,烈乾有救,天下苍生有救了!” “我代表聊城三十万百姓,感激世子爷的恩德!” 一旁的苏璃烟表情有些复杂,“哥,你这是图什么?” “三万两银子,都够再多招回两千户人家了。” “现在聊城复兴刚刚起步,用钱的地方多得是,何必浪费在这上面?” “你若是银子多得没地方花,给我多买几件首饰不好么?” 陆远咧嘴笑道,“璃烟,这可不是浪费,而必须花的钱。” “教育,关乎着聊城的未来,关乎着烈乾王朝的国运。” “若是在教育上省银子,那无异于是自断臂膀。” 一旁司马南拼命地连连点头,“世子爷英明,世子爷说得好!” 苏璃烟仍然一万个不理解,但也只得冷哼一声,不情不愿道,“好吧,我这就去给他拿银子。” “先不急。” 陆远摆了摆手,淡笑道,“司马南,你方才说,你打算在聊城开办三十家学堂?” “那你身边,一定有不少像你一样的有识之士吧?” “世子爷说得没错!” 司马南立刻点了点头,“小生在聊城,有不少曾一起寒窗苦读的旧时同窗,年兄年弟。” “他们一身才华,却未能被朝廷录用,也都一直盼望着能在城中办学,将自己未竟的心愿传给下一代人。” “但是,当初聊城县令是个鱼rou百姓的贪官,只知道往自己的囊中捞银子。” “幸好现在,世子爷您来了,聊城终于有救了,苍生终于有望了!” 陆远摸着下巴,咧嘴笑道,“好!” “这样,你现在立刻去寻找你那些年兄年弟。” “然后,让他们发动各自的人脉,将整个聊城及周边十几个城的文人,全都给我请到这里来。” “这……” 司马南微微愣了愣,面露疑惑,“世子爷为何要招这么多人?” “仅仅三十家,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一家能出两名考取功名的学子,也才不过六十个。” 陆远咧嘴一笑,意气风发道,“要开,就开三百家学堂!” “让聊城及周边十几个城县,还有乡镇田村,都被学堂覆盖。” “让娃娃们学会说话,便有书读!” 这一刻,在司马南的眼中,陆远的身形就像神明一样伟岸。 世人只赞扬孔孟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但和世子爷比起来,孔孟所作所为,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这个人心浮躁、寒门清苦的烈乾王朝。 世子爷,就是他们所有读书人的广厦。 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回到府衙,陆远心情愉悦,悠闲地喝着茶水。 而苏璃烟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表情变得有些难看。 “世子爷,这三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初你留在聊城的银两,多半都已经用来分发给返乡的灾民。” “倘若再出了这三万两,那府衙账上可就捉襟见肘了。” “不打紧。” 陆远笑呵呵摆了摆手,“银子,有的是。” “回头你亲自跑一趟,从鲁西之地再带来些不就是了?” 苏璃烟忍不住疑惑道,“世子爷,你究竟在想什么?” “为何要拿这么多银子,去做没有意义的事?” “璃烟,我刚刚说了,这可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陆远意味深长道,“而是铸造空前伟业的基石!” 说实话。 在收复瑰蜀,得到《教学》之前。 陆远对于教育这种事,也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 只是有时候听顾时卿神神叨叨地说什么“有教无类”、“寓教于乐”。 左耳进,右耳出,只当是耳旁风,根本没进大脑。 但是,观阅了《教学》之中的内容。 陆远才真正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朝廷选取官吏的制度,是凭借科举入仕。 乍一看,虽然较为公平。 但仔细一推敲,便会让人觉得无比黑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代人经常开玩笑说,如果自己去了古代,顶多就是个寒门学子。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现代人,根本就够不上寒门的门坎。 所谓寒门,必须是祖上曾经出过某些名臣大将。 只是后来造了些意外,才导致没落。 而想要称之为寒门,起码得是家里有几百亩地,三四间房,还必须有下人侍奉。 跨过这些门槛,也才仅仅只是拥有了受学和参加科考的资格而已。 绝大多数寻常百姓,要么庄农之人,要么杀猪卖rou,要么小商小贩。 想要花大把的银子,供出一个学子,根本就不可能。 换言之,只要能坐在科考的考场上,那就至少是小富人家。 对于真正的平民百姓来说,太不公平。 也会让朝廷在无形间,损失不知多少人才。 而陆远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开一两家私塾。 而是效仿现代,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这项伟业,是一项大工程。 比起经营鲁西或者聊城,要大上不知多少倍。 首先,自己必须要有皇爷的支持。 其次在起步之初,还要花费不少银两。 但是,陆远坚信。 只要这项伟业,可以实现。 加上日后,自己将科举制度改革为高考制度。 一定可以让天下的官吏,都彻底改头换面,气象一新。 对于烈乾王朝的千秋万世,更是功德无量。 …… 当日,傍晚时分。 一大群文人,便从周边各城陆续赶来聊城。 听说世子爷愿意出银子,资助他们设堂办学。 这些文人一个个都无比激动,放下手头的各种事务,立刻动身起行。 其中,有一位须发苍白、年过古稀的老学究。 原本身患重病,卧床多日,已经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奇迹般地从榻上蹦下来。 直接命家奴驾车,赶了五百里的路,前来拜见世子爷。 不大时,府衙中便聚集了数百位文人墨客。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像司马南一样,曾经中过秀才。 最牛批的一位,竟然是洪武爷朝时期的乡试举人。 官居襄阳知府,行事勤勉,政绩斐然。 但是,眼看着他即将仕途高升,平步青云时,却受到了胡案的牵连。 才落得个罢官夺职,孑然一身。 “禀世子爷!” 司马南激动道,“聊城及周边各城,四百七十九名文士,都已经到齐!” “拜见世子爷!” 众人纷纷跪地,大礼参拜。 看着那名年过古稀的老者,一个趔趄险些瘫在地上。 陆远急忙心惊rou跳地摆了摆手,“不必多礼。” “诸位,本世子将你们召集于此,就是为了办学。” “但是,这办学教些什么,不知你们有数否?” “当然!” 司马南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圣贤之书,圣人之道!” “世子爷,在座的所有文生,皆是精通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论及教学之才华,绝不亚于朝中的太傅太师!” 众人皆面露骄傲,与有荣焉。 显然对自己的才学,有着十足的自信。 陆远却微微皱眉,摇了摇头,“不。” “学书不学儒生酸。” “学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除了满嘴之乎者,成天目空一切,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之外,还有什么用?” 此话一出,司马南等人瞬间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满嘴之乎者也,成天目空一切…… 世子爷只是在指桑骂槐地数落他们吗? 赵扩——也就是那名前朝举人,走上前小心翼翼问道,“那敢问世子爷,打算在学堂中教些什么?” “问得好。” 陆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从桌上拿起一张纸,交给司马南。 众人凑上前一看,瞬间脸色无比怪异。 白纸之上,只写着六个词,十二个大字。 “国学?” “数理?” “洋文?” “机械?” “天地?” “物化?” 众文生脸色复杂,不解问道,“世子爷,这是什么意思?” “为何你所说的这些书,我们从来没看过?” “这不是书,而是学科。” 陆远淡笑着说道,“让每一名学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挑选他们最喜欢的领域来学习。” 随即,他不紧不慢,逐一向这些文生们解释起来。
“所谓国学,便是诸位先生最为擅长的。” “诗词歌赋,通史古今,尤其是烈乾王朝和前朝的青史,必须让学子们铭记熟悉,从中总结教训。” “数理,便是……” 听完陆远的这番解释后。 文生们顿时一个个更加费解。 “世子爷,这……这有些太疯狂了吧?” 司马南苦笑着说道,“身为学子,自然应当学习八股文。” “倒弄这些数字和符号,又有何用?” 赵扩也不解道:“是啊,世子爷。” “我烈乾乃天下之主,万邦来朝,应当是那些海外小国学习我们的文字。” “学这些洋文,又有何用?” 其余文生也纷纷附和。 认为陆远提出的机械、天地、物化等学科,都是无用之物。 并且,都说出了最严峻的问题。 世子爷要教这些东西。 我们不会啊。 “诸位,你们听好了。” 陆远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学习,不是为了参加科考,讨好君王和考官。” “而是为了怀知成才,为了丰富阅历,为了烈乾王朝的百年基业添砖加瓦。” “我所制定的这六大学科,皆是经过深思熟虑。” “即便有不妥之处,也绝对比那些经史子集要管用。” “至于诸位不会,也好办。” 陆远咧嘴笑道,“还请诸位,在做先生前,先当几日学生。” “由本世子,先将这些知识都传授于你们。” “然后,再由你们传授给孩子们。” 他们都是聊城一带的名士,在烈乾大小有点名声。 却要重新回去做学生,岂不是惹人笑话? 司马南等人,都有些不情不愿。 但即便再不情愿,也只得无奈答应。 没办法。 他们想要办学,得靠人家世子爷的银子。 当学生,就当学生吧。 然而,在陆远讲了三天的课之后。 所有文生,便都对世子爷的智慧心悦诚服。 并且对这六大学科的必要性,再无半点质疑。 陆远的课程,讲得绘声绘色,无比勾人。 加上讲授的知识,皆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每一天每一堂课,所有人都提前半个时辰出席,没有一个迟到的。 陆远凭借《教学》之中的教育方法。 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将这些文生,全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最后一堂课上,他特意花心思出了六份试卷。 让所有文生们,迎来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场考试。 并且按照最后的成绩,给他们分配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譬如司马伦等数十人,负责数理。 赵括等数十人,负责机械…… 经过陆远的调训后,这些文生真正变成了学识渊博的全才。 即便放到现代,也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看着自己倾尽心血培养出的这些人才。 陆远突然心中生出一种蠢徒弟终于出师的欣慰。 恨不得每个人都给他们发上一本教师资格证。 他清了清嗓子,淡淡道:“诸位。” “在你们学习的这一个月里,我已经命人在聊城及周边各城,都建好了学堂。” “明日,我们的学堂便可以正式对外招生。” “你们按照自己最擅长的科目,每六个人负责一家学堂。” “谁若教得好,我还有重赏。” “谢世子爷!” 众人欣喜地点了点头。 司马南问道,“世子爷,还有个问题。” “咱们的学堂招收学生,收多少学费?” 按照惯例,想要将自家孩子送进私塾的话。 要么是一年一贯钱。 要么是用些粮食、腊rou、鸡蛋等东西来抵。 但是,他们这个学堂不同。 他们所传授的,不是四书五经那种谁都能教的东西。 而是世子爷开创的六大科目,天下仅此一份。 收学费的定价,自然不可能和那些寻常私塾一样…… “问得好。” 陆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咱们聊城及周边各城,开办的所有学堂……” “一律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