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有恃无恐
威胁,赤果果的威胁!俨然是在告诉皇帝,她玉太后可不止你一个儿子!虽说近两年,太后与皇帝之间日渐不睦,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差到让太后掷下这般狠言狠语的地步 筱贵妃却半点也不慌乱,依然笑意盈盈地站在那儿。时不时的,她还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那个朱嬷嬷也依然跪着,竟无人上前将其拖下去处死。这庆云宫阖宫的妃嫔都像是聋了哑了一般,对此视而不见、半字不语。 玉太后只气得浑身发抖,哪怕她高高地坐在主位之上,下头那个狐媚子小贱人站着,她也觉得自己矮了一截。这种令她惊诧又羞耻的认知,简直像有人在不停扇着她的耳光一般,叫她恶向胆边生。 陪着玉太后坐着的许皇后,微微咳嗽,面容憔悴。见状,她凤仪凛然地道:“筱氏,你如此顶撞太后,已然触犯宫规。念在你替本宫分忧cao劳宫务的份上,本宫愿意向太后娘娘求个情。你还不赶紧跪下请罪?” 许皇后是皇帝尚是皇子时的继妃,论起来自然没有结发原配尊贵。她虽是玉太后做主娶的,却向来为皇帝所不喜。若不是她有嫡子傍身,恐怕早就被皇帝寻个借口废了。所以,许皇后牢牢地攀附着玉太后。 此时,她本意是打个圆场,让筱贵妃赶紧交出宫权,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个精狡似狐的女人从中嗅出什么特别味道来。可她此时病着,中气不足。说起话来软绵绵的,半点威力也没有,反倒像在示弱服软。 别说玉太后不满意了。就连昆山长公主都异常不敬地剜了这位皇嫂两眼。至于筱贵妃,更加不将这位皇后娘娘放在眼里。 “皇后娘娘,妾身接的是圣旨。这些话,您还是对皇上说去吧。”筱贵妃向许皇后盈盈一福,态度貌似恭敬,说出的话却能叫人活生生气死,“妾身心疼娘娘您。瞧您病成了这样儿还百般cao心,妾身于心不忍哪。啊,对了。今儿个三皇子据说又宿在宫外,却不知是哪条巷子里。” 提起三皇子,许皇后的脸色愈发难看,眸色转沉。垂眸不再说话。她之所以对筱贵妃时时退让。除了对方有皇帝撑腰之外,实在是汾阳侯拿住了三皇子几桩把柄,她只能暂时隐忍。 见筱贵妃如此强硬,甚至不惜拿三皇子来威胁许皇后,玉太后那边几人都有些诧异。过去,虽说筱贵妃在宫中呼风唤雨,但她行事颇为圆滑,从来没有这般与她们正面扛上。 不过。玉太后有把握,只要皇帝听到“红藏”二字。一定会站到她们这边来。筱贵妃现在得意,等会儿看她如何面对皇帝的圣旨。 这般一想,玉太后便平心静气起来。和妃战战兢兢地命宫人端来茶点,她居然还给面子地用了。许皇后向来以玉太后马首是瞻,见状也就不再多事。至于昆山长公主,她从来没有担心过什么,悠闲自在得很。台城公主完全是来打酱油的,只在心里转着念头。 只是左等右等,皇帝或者皇帝的身边近侍没等到,筱贵妃派去后殿的花婆婆诸人先回来了。 花婆婆无视上首的太后与皇后,只向筱贵妃禀道:“贵妃娘娘,庆嫔确实中毒而死。但她与皇上所用的酒菜皆无毒,倒是她身边一只镂空玉香球里的香粉有毒。” 说罢,花婆婆身后的赏雾捧出一只银盘,上头摆着一只穿花蝴蝶的镂空玉香球。筱贵妃仔细看了两眼,挑眉道:“看上去像是新的,似乎未用多久。本宫记得,本季的玉香球没有这般样式的。” 她身后听风便道:“娘娘,这是宫外的物事。若奴婢没看错,应是上个月朱钗记的新品。” 朱钗记,这是云杭萧氏的产业。天幸京有三家朱钗记分店,其中有一家店是当年萧凤凰的陪嫁。筱贵妃含笑点头:“朱钗记虽比不得珍珑阁,却也是上等的珠宝首饰店。这只玉香球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恐怕不便宜。” 她又问朱嬷嬷:“这东西可是庆嫔让人出宫采买的?” 朱嬷嬷立刻大声道:“贵妃娘娘明鉴,庆嫔娘娘近期银钱不凑手,根本不曾派人出宫采买。奴婢掌管庆嫔娘娘的首饰等物,从来没发现过这只崭新的玉香球。” 赏雾接话道:“娘娘,据奴婢所知,近一个月内,宫中没有哪位小主让内务府到外头采买时新玉香球。既然能认出这玉香球出自朱钗记,只要着人去查问一番即可。” 筱贵妃点头道:“不错!”便吩咐道,“太后娘娘寿诞在即,切不可因此事搅了太后娘娘的好心情。你立刻遣人出宫去朱钗记查问。”赏雾领命,带着那只玉香球走了。 上首的玉太后气得脸色发青,这筱氏就这般有恃无恐地当着她的面儿查问事情经过,还说什么怕搅了她的好心情,她的心情早就糟透了好吗? 左等右等,那个皇帝儿子就是不露面,也不派个人来交待交待。玉太后气得把茶碗掀到地上,怒喝道:“皇帝呢?怎么还不见人来?!” 筱贵妃好整以暇地道:“太后娘娘息怒,皇上只怕去了莺答应那儿。他方才被死人吓得不轻,头脸全是血,不得好好洗洗才来觐见您么?” 其实,若没有她的手令,就算是只苍蝇想出去,也是不可能的。她既然起意要插手此事,如何会让玉太后胁迫住了皇帝? 玉太后也是聪明人,转念一想就知此中定有蹊跷。她不禁大怒,扭脸命令许皇后道:“皇后,你亲自去请皇帝过来!” 许皇后不敢违命,只好强撑病体摇摇晃晃地走了。比起越来越兴奋、精神越见健旺的筱贵妃,皇后娘娘才是真的病号。 没想到,皇后一去不复返,皇帝也依然不见人影。这边玉太后等得昏昏欲睡,昆山长公主早就觉得无聊径自走了。只留下台城公主还孝顺地陪着外祖母,惹得玉太后又多怜惜她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