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原始水泥诞生(求新章追读)
“颗粒化火药”的制作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三种原料中只有木炭可以自己制作,硝石和硫磺都需要通过李家采购,这无疑又多了一笔开销。 不过李献忠手里还有不少缴获的黑火药,李管家表示他有门路,可以用这些火药置换一些原料。 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李献忠还是给他送去了两千斤黑火药,用来换取相应的硝石和硫磺。 平虏卫日常的打靶训练和装填训练用的都是普通的黑火药,只要有在射击考核时才会使用“颗粒化火药”。 平虏堡建设的还算比较顺利,营地已经基本勾勒出了框架,各种作坊也已经开始生产。 比较遗憾的是,派出的矿探只是在附近发现了一些小型的煤铁矿,并没有找到大型的铜矿。 李献忠记得抚顺的红透山铜矿可是一个大型的铜矿,除了铜之外还有衍生的金矿。 此时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了,看来大型的铁矿和铜矿果然都在建州境内。 原本他还想利用铜矿来作为主要创收的手段,看来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了。 现在平虏堡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耕牛,东北的黑土地虽然肥沃,但由于户外气温较低,犁地变得十分困难。 战马不可能用来耕地,营中的驽马并不多,为了不耽误种植春小麦,只得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播种,尽管大家干劲十足,但是效率并不高。 根据范文程的推算,没有耕牛的情况下他们最多只能复耕周边的5万亩土地。 按照大明北方亩产一石左右的小麦产量来估算,即使是风调雨顺,也只能产出5万石小麦,只够平虏堡的百姓吃5个月,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要知道这还是建立在辽东巡抚周永春不向这些土地收税的前提下。 还有一个问题是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积雪开始融化,搞得道路泥泞不堪,矿山的煤铁矿石运输变得十分困难。 不过也有好消息,铁匠铺和陶窑都已经开始生产各种生活用品了,起码日常的锅碗瓢盆这些都可以解决了。 另外砖窑也可以出砖了,平虏堡破损的墙面也可以逐步修复。 范文程说道:“属下打算多生产一些煤球和陶器,铁具去铁岭的集市上售卖,虽说这些东西卖不出高价,但多少也是一个进项,可以缓解下平虏堡目前坐吃山空的窘境。” 贩卖煤球确实是一个门路,目前辽东地区市面上并没有煤球出售。 铁岭虽然是一个卫城,不过由于李家的存在,铁岭的集市还是比较繁荣的,人口也有七八万人。 虽然现在随着李家的没落,铁岭城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不过比起一般的卫城还是要强的多。 李献忠说道:“范先生有心了,对于贩卖煤球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连煤炉一起贩卖。比如购买煤炉,可以送5斤煤球;或者一次购买100斤煤球直接送一个煤炉。不过现在气温开始慢慢回升了,煤球可以的售卖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献忠的话让范文程眼前一亮,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捆绑售卖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打开销路。 于是说道:“我这就让人制造煤炉!” 李献忠说道:“煤炉和煤球的样品你可以送一些给李管家,让他进行售卖,只要有利可图,李家一定会向平虏堡进货的。目前我们精力和人力有限,只要负责生产就行了,售卖还是交给那些商人吧。” 很快砖窑附近的一些黄色矿土引起了李献忠的注意。 他俯下身,专门抓起了一块矿土,他曾经在论坛上看到过专门介绍生产土法水泥的帖子,他感觉这个东西很像“泥灰岩”。 边上的一个窑工说道:“少将军对这些矿土感兴趣吗?” “这些是我们采挖粘土时经常会挖到的矿土,这些矿土并不适合用来煅烧转块,一些新手没有经验,才将它一起运了回来。” 这位窑工的话更加证实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 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为罗马水泥。 因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经配料直接烧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 泥灰岩往往就是伴随在粘土层中的,如果这些矿土真的是泥灰岩,那么就可以煅烧出原始的水泥了。
前世李献忠毕竟只是一个“键盘侠”,并不是理工科的高材生,要生产出现代水泥他是办不到的。 不过利用天然的泥灰岩,烧制出类似“罗马水泥”的原始水泥还是有可能的。 果然经过了几次尝试后,他终于得到了一些棕色的混合物。 这些混合物与水搅拌后变成了泥状,很容易进行塑形。 李献忠命人将这些东西铺成了一条十米长的道路,并嘱咐在道路风干前不要踩踏。 果然第二天奇迹发生了,这条道路居然变得坚实无比,即使是负重的大车从上面碾过也不会破坏它。 更加神奇的是即便再次遇水,道路依旧是坚硬无比。 范文程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东西的妙用,他可以用来修建城墙,这样会大大提升建造速度和坚固程度。 于是说道:“少将军真是神乎其技,居然制造出了这种神奇之物,不知此物该如何称呼?” 李献忠说道:“这种物品犹如泥状,遇水则坚,就叫他水泥吧。” 很快平虏堡就多了一个专门制作水泥的作坊,水泥的出现,则是大大改变了平虏堡的状态。他可以快速的建造围墙,铺设道路,将平虏堡打造的坚实无比。 随着一个个作坊的开工,以及对矿产需求的不断增加,范文程很快发现,这里的人手已经开始拙荆见肘了。 于是他不得不和一众下属重新规划了众人的职责。 另外再李献忠的建议下,范文程根据项目进行了分组。 使得每个生产小组的人员组成相当。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目标分配,完成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加餐或者发放生活用品的奖励。 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小组则要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完成产量。 那些“混子”也会因为拖累了整组进度而很了显现出来,他就会安排人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让这些人无法再混。 工匠也是如此,师傅如果不好好带徒弟,那他们组的产量也上不去。 李献忠还专门拨了一笔钱,对在生产过程中新的发现进行奖励,无论你是改进了流程提高了产量还是优化了属性,又或者直接发明了新的东西,都会根据贡献不同给予奖励。 新书冲推荐,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