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174 随动

0174 随动

    洗入川支队的战绩骇人战损更骇人,以少打多并不少见。多见于一方战斗力强大士气高昂或凶悍嗜血不惧死亡,另一方为土匪民军弱旅或失去斗志人心厌战的武装力量之间。

    相比之下以少胜多多见于野战,攻城战也是有主要是守军自己溃散溃逃之类,如有守卫之心或有什么意外,不然硬攻下来几不曾有过。

    明军与杨应龙手下互有所长差不了多少,只是此时杨应龙凑人头扩编确实是水了不少。正是如此杨国柱与李延棕有信心去打龙练堡,有这信心还是这时还不知道杨应龙知道明军动向,将其弟弟杨兆龙与儿子杨朝栋派了过来,还带了一千多精干过来。

    相差四百多里这敌情确实是已经不可能及时掌握了,所以历史上一年多后这二人领兵三千多,被对方一个诈败陷入包围圈全军覆灭。

    如无入川支队横插一脚此时二人也不免如此,只是常洵不可能知道这样的细节,郑家令请战只因常洵让入川支队打出威风,可以尽情展示强大的战斗力,为完成这任务只能参战。

    可参战目的达到又为了这目的他们采用了急趋直入战术,这战术并非是怕与对方野战,而是野战陆战队总结了于他们有几大不利。

    如野战对方可以借地形伏击,因兵力多而分成几块几个方向过来,还有利用一些地形尽量短兵相接克制自己的火力远与速度快优势,最不济野战兵力少的一方击溃对方容易全歼对方如做梦。

    所以陆战队的经验就是尽量将敌人包围在城里,有城墙限制少数人包围全歼更多敌人才容易。这样的经验入川支队肯定知道,此时年节还正好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如果敌人觉得该出来作一些前置布置,甚至是准备吃掉他们时就麻烦了。

    虽然入川支队掉进伏击战圈内可能性极微,对付伏击自己的敌人击溃容易歼灭不可能。有这样的打算入川支队才快速进军,果然将敌人堵在飞练堡。

    并且复制陆战队经验只用少数人封锁出口,大部分人修筑包围飞练堡的工事。另外也是设计若对方有冲阵行动时猎杀一些头领,甚至是可以乘混乱夺门。

    姚福就是如此干的又运气好,一下将飞练堡地位最高的二人打个一死一垂死,此后夺门战术也是正确。为此他受到了表扬,只是夺门之后冲锋队伍有些混乱,巷战中伤亡主要是他的连。

    当然这也是入川支队毕竟成立未久有关,可是姚福带头冲锋首先就离开了指挥官的位置。因此后面他又因这受到了批评,这批评还一点不冤枉。

    可五比一劣势兵力打下城堡骇人听闻,这劣势兵力攻克城堡伤亡比如此低愈加骇人。因为这时已经聚拢三四万明军,只要分散一些被对方各个击破了对方可能还不曾伤筋动骨。

    另外整个大明多少城池守军有五千的?所以常洵有二万这样的军队谁敢拦挡他‘靖难‘?朱棣再厉害与常洵一比只是渣了,毕竟朱棣差点儿失败只是建文军事上实在缺人才取巧笑到最后。

    而且常洵才几岁?经营三岛才几年?当初三千京营此时人没多多少战斗力提升不止五倍,而且再过几年二万入川支队这样的强军于常洵会困难吗?

    吴亚文不辞而别踉跄离开后,在场文武渐渐回味过来。这入川支队的强悍也就是一千人,他们身后的常洵才是关键。

    且万历同意入川支队过来不仅父子有默契约定,甚至是还该早知道常洵手下能打。只是在场诸人都是没听到过沿海与对马岛的片言只语,如有所耳闻之前不信此时信了并意识到事情重大。

    就算是未曾听说,李化龙及下面文武官员此时知道入川支队的强大,就预感风可能要变了。之前觉得常洵于他们隔着大山,双方根本不属于一个层面,此时发现可能不一定。

    特别杨李二人之前答应吴亚文虽属有些无可奈何,也不大可能言听计从完全照办,此时一想亏得迟了这些日出兵,不然有让之当炮灰意思对方没什么事对他们也不可能有好感。

    当然在场武将手下都有火铳火炮,对它们的性能十分熟悉,真属于勉强可以代替或与弓弩互有短长。怎么在入川支队手中会如此强大了呢?就是乌合之众土匪也不可能被火铳打的如此惨。

    搞不清楚也不多想,至于文官比武将见识与考虑更深一些,一时间也无法盘算清楚利害得失。李化龙心里因入川支队如此强大另有一番滋味,可这时只能先处理来信上的问题。

    因为郑家令在信中报告了出征之后行军,攻克飞练堡,杀敌俘虏数目与一些头目姓名。还有缴获物资种类和大致数量,及对俘虏及飞练堡其它各事处理后还要求李化龙马上来人接手,因为入川支队将向杨应龙的老巢海龙屯攻击前进,为主力开道。

    对这样的请求李化龙有攻克飞练堡战绩,加悬殊到吓死人的战损比无法斥之为狂妄。可是又与他之前计划又完全冲突,因为他之前准备聚集八万军队,十几万民夫八路合击。

    所以同意郑家令请求要调整计划了,而且不同意很难回绝郑家令,加入川支队这一战已经撬动战场形势,他的作战计划也必然要有所调整了。

    再按原计划如果否决郑家令的要求,如对方来个将在外发生突然情况临机决断,自己决定仍然去攻打海龙屯并真连战连胜,他这时的谨慎今后成为笑话。

    况且入川支队攻克飞练堡杨应龙一方兵力也会收缩起来,这一来必然要让自己军队贴上前布置。就是该不该真是派出一支万人以上强军赶紧上去,作为入川支队的后援李化龙仍然不能立即决定。

    于是他下令杨李二人准备一支五百人骑兵,那为了去飞练堡接管俘虏与防务。还有就是马上召集所有的武将过来军议,告诉他们形势发生什么变化讨论如何进兵,还有可不可真出一支主力随入川支队直捣黄龙。

    听到入川支队战绩的文武无不吓坏了,不过对于是否马上全面进攻并不一致赞成,也有人担心入川支队只是碰巧攻克飞练堡。

    但对杨应龙会收缩兵力,自己第一时间该抢占更近出发地比较一致。而且大部队运动到飞练堡少不得半个月,李化龙决定等军队运动到前线再讨论下一步。

    实际上这时讨论确实也是用处不大,飞练堡距海龙屯近,入川支队攻打海龙屯开始几天,这里的军队还未到飞练堡,这时决定上不上去帮助入川支队完全没有意义。

    大军到达飞练堡一线入川支队战况也清楚了,况且大军半个月到达飞练堡也是理想状态,此时军队到了出发的准备根本没有,还有担任运粮草之类的民夫根本未曾集中,粮草数量因兵力少一些缺额也少了不少,可仍然不足或尚未到达各处指定地点。

    有人不明白同样军队一打仗怎么粮草消耗大了几倍,原因在于军队这时放开吃会多一倍,运输损失再加一倍,贪腐不好说了可民夫多少也会吃掉不少的。

    好在入川支队将飞练堡完好无缺打了下来,这个方向可以让军队先过去,后续粮草迟一点也关系不大。且四百多里缴获一石可抵二石,入川支队缴获了二万石左右粮食,让李化龙的粮食缺口填补了不少,这也是他敢于下决心将军队先推进到第一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