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176 风变

0176 风变

    只是此处湘江非湖南湘江,属于与乌江相连属乌江水系也称湘江河。乌江乃是在涪陵注入长江的支流,上游落差极大根本不可能通航的,中下游好一些也是季节性水位差距大,弯多礁石多,普通帆船不大好进入逆流而上。

    为此船进入乌江后面也是采用了换乘竹筏的,好在这里竹子多又中空浮力会达到一半以上。就是水可以透过缝隙漫上来弹药箱的防湿很重要,可终究比陆路运输会快不少还轻松一些。

    竹子本地产出多且易加工,如用火烤可以弯曲成一定形状并固定住,所以竹筏要前面跷起很容易做到。还有平常见竹筏都是平板一块,实际上扎成平底船型也容易。

    扎成平底船型的竹筏更安全,再有用上油布水不可能浸上来,就是竹筏载重量远不可能与船比,大多数只能载个三五吨而已。

    好在竹筏扎起来容易多扎几个就可以了,且可以帆风、划桨、拉纤,况且早有谋划来时带了不少橹,摇橹速度更快,又不易搁浅还不怕撞了漏水。官兵中会使船的又不少,所以水路比陆路还远不少日夜行驶,却比李延棕的二千五百士兵先到。

    而且李带领的士兵先到飞练堡再过来的,竹筏可是直达入川支队控制的码头。不过补充了弹药入川支队也没有马上进攻,那因为知道李带领的人马已经快到了,这时索性让他们过来接收所有打下的地方,自己才可以再次合成一体向前攻击。

    不仅如此因为补充的弹药多,他们还从俘虏中筛选了二百多人担任运输工作。因此在二月初八才再次动身向海龙屯进发,而这一次整个入川支队全部压上外,额外有人帮助运送物资。

    入川支队再次恢复全盛向五六十里外海龙屯进攻,杨应龙这里还在争论不休。杨应龙的杨家在这里当土皇帝二十多世,对中央政权强盛时恭顺,衰弱时愈加独裁。

    可是他们能如此进退自如并非是自己力量强大,实际上他们也是要靠中央政权帮助,才能顶住外部势力侵犯的。所以几百年来中央政权将之当藩屏,他们也是有中央政权支持才保持这地位的。

    而且这样的依存关系主要是这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可是大明连续大和平二百多年,西北又日渐不合适耕种。人多地少日剧下向山区拓展的人一多,如杨家之类势力与中央政权的接触不断加大。

    正是如此改土归流势在必行,当然这改土归流此时只对小势力且处于汉人中心区域。可川区如杨家之类势力被中央政权差使的压力增加了不少,杨应龙又是比较自负觉得周围明军远不如自己。

    自我膨胀做事就少了忌惮,如用上了阉者就是一例。可一方面挑战川省官员权威,侵犯周围小部落甚至是攻打明军所在区域,另一方面收买京城大员,觉得事大了又多次表示服软证明他的内心仍然是色厉内荏。

    不过他一犯再犯最后还是双方决裂了,历史上明年也会由李化龙为主帅,以援朝获胜军队为主力将之歼灭在海龙屯。只是因常洵告诉万历这一仗必打的,万历才早下决心仍然用李化龙为主帅,提前了一年多开始筹备此战的。

    只是援朝明军此时尚未回来,常洵本计划不介入的只为平叛军队提供升级几千支鸟铳服务。那知万历突生马上让他接任的念头,为展示强大武力使各方少些误判他才组织入川支队的。

    而入川支队入川才千把人的刚组建武装,加上藩王派来太敏感了,李化龙根本不打算让之上阵只在后面摇旗呐喊,敷衍过去就好。

    那知文官对此人人视为不好的苗头必须杜绝,只是吴亚文与其他人一开始认为将入川支队彻底葬送才可以杜绝下次,那知他一番saocao作让郑家令遂了请战之念后,却被冷处理更佳的说法刚欲夸口冰水浇头,弄得里外不是人。

    不过这情报到了杨应龙那里一开始那里会有人重视,藩王的、刚组建几个月、海外荒岛、全火器武装、一千人,这些名词都是弱鸡的标配。

    而且真无人相信这一千人会去攻打飞练堡,入川支队真人人愚不可及到了飞练堡又怎样?别说那里有五千人,十分之一能十天半月攻下来也是强军,可入川支队配吗?

    正是如此正月十四乌江渡口传来渡口与船都被明军夺占的消息,杨应龙与他的手下都不敢相信。或判断这入川支队也是嫌活久了,大概飞练堡知道打不了就打个乌江渡口。

    可是乌江渡口才三五百乡兵打下容易,只要联络上飞练堡双方前后一合围入川支队插翅难飞。可是正当命令距乌江渡口最近有三千多人的据点派出兵力去堵截,另让人绕道去飞练堡派人后面掩杀上去,那知这据点二千人一触就溃。

    接着这个据点也丢了不算,另一个四千多人的据点也被一顿炮火杀败营门口守卫冲杀进去,还好对方来不及围拢不然差点儿全灭了。

    到这时飞练堡怎么样了还不知道,对方过乌江已经打败自己近万人马,距海龙堡只有五六十里了。如此一支凶悍的武装真是之前所说弱鸡藩王军队?而不是大明此时倾力搞出来对付他们的?

    因为逃回来的军官、士兵报告那入川支队的火铳不用点火,一百多步弹不虚发。这比其它火铳强了不止一倍还可以冒死冲过去,因为之前火铳这距离只够再装填一次。

    那知才冲了二三十步又一轮射击,再冲二三十步火铳又响了。还有对方的火炮炮弹都是铁鸟蛋大小,一开火如雨一样泼过来根本挡不住。

    听叙述此时来的千人手上火器这样凶悍杨应龙与他的手下都懵了,够不着别人有力用不上拚命也没有用啊!之前杨应龙还恃自己手下凶猛,又兼有地利可与明军纠缠很久。

    只要让明军损失大了又久攻不克,如占优势可扩大一下地盘,如不可再用金钱贿赂几个高官并服个软事情也就过去了。实际上如杨应龙这样的势力历史上与中央政权翻脸并不罕见,大多这样解决因为中央政权费力镇压了也守不久的。

    可这时不一样了,本地汉民日多交通也比较通畅了。加上大明有了这样的武装各地野心家,半独立势力此时一战后必兔死狐悲、唇亡齿寒、胆战心惊,今后形势不一样了。

    为什么如此只因为他们并非是不知道中央政权远比他们强大,而自己不过占山高皇帝远便宜。就算并非赤手空拳也有几千、几万武装,与中央政权几十万军队比却是远远不如。

    所以之前他们与中央政权大多维持斗而不破分而不裂状态,或互相之间互动较少,这里也是到此时才与朝廷官员接触多了。

    而能够维持这样的状态主要是中央政权为了对付他们,调十多万军队加更多民夫过来打胜了也是代价太大了,打下来了也难治理。

    可这时一支千人武装就可以打到杨应龙半瘫,如此一来二三千人可以灭了杨应龙。出动三千人马与十多万军队代价少说差了几十倍,还有十多万军队调动过来要上年准备,地方势力也好备战。

    可二三千军队一翻脸马上可以出动,出动了也没什么声势。十之八九出现在眼前才知道,这一来如杨应龙这样的势力谁再敢倔强?更不用说如杨应龙此前犯忌的事不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