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收藏纪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朱棣不是明成祖?

第十四章 朱棣不是明成祖?

    人群中开始起哄,两位民工对视一眼,一位站起来护住周围,年龄稍大的那位站起来小心的握住瓶颈,将瓶底亮出,顺时针缓缓地划了半个圈。

    “大明洪熙元年成祖遗制……“

    “嗨!这瓶子不对!洪熙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年号,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是永乐!这不是关公秦琼了么什么玩意,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走啰!“

    人群里有人发出嘘声。

    “哪儿跟哪儿啊,您就关公秦琼的看到遗制二字了么说明这玉壶春瓶是朱棣在位时下旨要的,结果还没等做好,朱棣就死了。等到这瓶子烧制出来,都已经是洪熙年间了,所以题款上前写新皇帝年号,后写成祖遗制,说明这东西虽然是洪熙年出的,但算是先皇生前遗物,这没毛病。“

    “嚇!永乐青花可是了不得的东西,这东西品相这么全,瞧这架势没个上百方怕是下不来,我是只能看看热闹啰!“

    “上百方也就是沈阳道,那俩落家,要搁在……”

    听说这儿出了永乐青花,人可是越来越多,常闲拍了拍郑芒,示意一下,撤了出来。

    郑大记者正看得热闹,有些不情不愿的:“这不难得看到永乐青花吗听他们说还是重器,咱正好赶上了,多好的机会啊,买不起也多看会儿热闹啊!“

    常闲嘿嘿一乐:“就这玩意儿都假得没边儿了,您想看哪里都行,有必要陪他们在这里逗闷子吗“

    郑芒有点不服气:“我瞧着那瓶子很漂亮啊,这一圈圈的也是古玩行里的老手了,您也没细看,您说假就假那俩民工那么憨厚,话都不敢说,怎么就假了“

    常闲哈哈一笑:“刚刚还说您是学霸中的扛把子,这路东西不用上手,这是一眼假,这错的地方,就在明成祖三个字上。朱棣的庙号可不叫明成祖,而是叫明太宗。“

    郑大学霸眼睛瞪圆:“怎么可能!明代有二祖,中学历史书里就写了明成祖朱棣,可从来没见过什么明太宗。“

    常闲晃了晃指头:“您有所不知。我们都知道大明有二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但其实朱棣死后定的庙号就是叫明太宗。过了一百多年,到了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是以藩王继统,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才将同样是藩王继统的朱棣改为明成祖。所以说,咱们现在讲明成祖朱棣,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洪熙年间的工匠,提到朱棣只可能叫太宗。“

    常闲乐呵呵的道:“嘉靖以前的物件,凡见成祖二字的,铁定是假货。“

    “这还真是个知识盲点,不是学历史的好多人不知道,一不留神就被忽悠了。“

    郑芒的丹凤眼眨巴了几下道:“仔细一琢磨,不得不承认那俩民工的一手算盘,打得是相当精明。如果真的有冤大头把这些赝品当真,他就白赚一大笔钱,就算被人识破其中破绽,那也没什么损失,换个场景继续表演。“

    “尤其妙的一点是,万一要是有人报警说有人盗卖挖出来的文物,失风被警察逮住。也没关系,他们只需把这东西的破绽一亮,证明这就是一工艺品,他们从头到尾还话都没说过,就带一工艺品来这儿旅游,还根本不存在诈骗的说法……“

    “嘿!看来这两个家伙在开张前,把种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进可攻,退可守啊!开眼了开眼了!“

    郑芒的兴致越来越高,今天这趟太值了,这可比看大片精彩多了。

    “两个家伙姐们,您太小瞧他们了!“

    常闲又回到老树下,自己垫张纸坐下,从包裹里取出一个小马扎递给郑芒。

    “您是京城人,听说过卖山音吗“

    “唉,知道啊!京城土话,显摆自己有见识,我们叫卖山音,抖机灵。唉,听你的口音似乎也带京城味儿“

    “咱跟伟大首都没关系,嗨!您这弯儿拐的都超过冀省了。古玩行的卖山音跟你们京城话可有区别。”

    常闲指了指那边还在继续的人群:“针对某个东西,不直截了当面对面地说,而是旁敲侧击、大声嚷嚷,吸引人群围观,再把一些卖点时不时的点出来,明里暗里的表明这玩意值钱,让人利令智昏。这一圈里打配合的最少有三个,这是“卖山音“。“

    “长相具有迷惑性的负责在台前表演,展示自己的纯朴和可信度,带着物件尽量黏住目标,这个名堂叫“贴靴子““。从吸引人的好奇心,打动人的贪婪心,到选时选点选人,怎么进怎么退,用一个什么样的物件,把握一个什么分寸,这是多年的手艺,是技术活,没那么简单的。“

    看着郑大记者听得目瞪口呆,小嘴都成O形了,常闲看看日头道:“今儿不早了,哥们从鬼市到晓市,一直这么斗智斗勇的有点乏了,就到这里吧!“

    看郑芒还有些没尽兴,常闲指指前面道:“看到那哥们了没“

    手指处在十米开外,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腋下夹一公文包,两手交叉围在自己的肚腩上,一派龙行虎步的样子,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成功人士。

    此人后面跟着一戴着眼睛的年轻小伙,尽管那男子显得不耐,没有好脸色,那小伙也一直腆着笑脸跟在后面,颇有些不离不弃的意思。

    “瞅着了,就一二皮脸嘛,怎么了“

    郑大记者对这种没脸没皮的人可是没有好语气。

    “也别小看他们哈,他们叫“跟屁虫儿”,被他们祸害的人可是不老少。“

    常闲开始收拾自己的家伙事,跟郑大记者摆摆手道:“下次吧,我们找个时间去茶馆听相声,我再跟您絮叨絮叨这跟屁虫的事儿!“

    “嘿!怎么就下次茶馆喝茶听相声了”

    郑大小姐看着常闲挺直的背影慢慢远去,跺了跺脚,自己都没发现,这样的小女儿态在自己这假小子身上可是很少见的。

    要是常闲听到的话,也会觉得冤枉,茶馆听相声不是早先就说好的吗他待人接物习惯性的留个尾巴,为下次的联系留下由头,这是营建人际关系的小技巧,每一步都显得很自然,关系就是这样一步步加深的,只是他这习惯性的做法遇到女关公会有什么结果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