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乱世桃花逆水流在线阅读 - 第七章 异教:问道创教

第七章 异教:问道创教

    孙望之默默站在一边全程旁观了他们姑侄俩的对话,不是他不想说话,实在是……他武将出身,对于这种经义之辩,掺和不来。

    从他有限的学识中,他大抵能想到商君之遇秦孝公,孔明之遇刘玄德,君臣一番风云际会,倾心相交毫无芥蒂,便能携手在这乱世中开辟一方基业,甚至定一片锦绣河山。

    平心而论,他甚至觉得,如果长公主不是女儿之身,如果她这一生未曾被禁锢在轮椅上,以她的才华,出入政坛便能成就一代名臣,足以青史留名,光耀千古。

    可惜啊,实在是可惜。

    天妒英才,不外如是。

    他的目光又落在身旁那对还在谈笑风生的姑侄身上,一人明明是主君,却甘愿席地而坐虚心求教,一人虽为谋士,甚至是个女子,却文采风流自成气度。这一幕深深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关于历代明君贤臣一切想象的来源。

    然而,再见这一幕已是多年之后,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自是后话,按下不提。

    祭坛上的跳戏还在继续,第一出“救亲”结束之后,接下来是仇陵问道。按照这一出戏所说,杀吏逃生的仇陵一路南逃至鹤鸣山,在此处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亲自命他为天师,在人间斩妖除魔、庇护众生、广普道法。

    之后,仇陵带着太上老君亲授的玉印、斩妖剑、道旗等法器下山为百姓驱鬼诛邪,制作符录授以众生。同时,为了宣传太上老君的道法,他亲注《道德经》,命名为《老子想尔注》,宣传道法神秘,信道法者方能自生长久。

    孙望之越看越觉得长公主所言不差。仇陵一个家境贫寒没读过书的佃农,哪里能懂得道法,更不要说什么亲注《道德经》——老子说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连他这个识字的人都不懂,只知道反正不是他们注解的长生不老之法。仇陵怎么可能理解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这种问题,估计也就只有现在他旁边的两个人能聊得起来。

    所以这遇仙问道,只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给他的故事。对原有事实的再构建与再创造,所为不外乎神话天师道的开山鼻祖,利用百姓崇神求仙的心思,号召一大批人信奉罢了。

    长公主所言“重构始祖”。

    多么绝妙的表述。

    难怪宣王殿下总愿意听她说话,眼光独到,言辞犀利,一语中的,大才也。

    第三出戏是仇陵创教。这一幕要写实得多,说的是仇陵深感为祸人间的并非阴间鬼怪作祟,而是天灾和节度使府的暴政。有感于民生之多艰,他从斩妖除魔转向拯救世俗百姓,率领五百壮士第一次攻占汉州刺史府,开仓放米,并且有计划地开始组建军队,将以汉州为中心的彭州、绵州、翼州、茂州等剑南道西北诸州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若昭一边看这一出戏,一边也理清了天师道的整个历程。自仇陵创立天师道之后,它真正的壮大是在二十年前绵州水患,哦不对,现在已经是隆平十二年,二十一年前的水患。剑南道节度使府趁着水患向朝廷求援,顺便请求朝廷出兵平定天师道之乱。张怀恩入蜀,和当时剑南道节度使公孙成业的养子公孙枭密谋之后,上书长安朝廷言巴蜀异教、妖祸猖獗。得到陛下的允准之后,张怀恩和公孙枭在剑南道大肆杀戮。这一举动也彻底激化了天师道和剑南节度使府的矛盾,双方兵戎相见多次,大大小小的血战数都数不清。没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师道吸纳了更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势力一度空前扩大。直到仇陵去世之前,天师道在巴蜀足以与剑南道节度使府分庭抗礼。

    当然,这一出歌颂仇陵生平的戏并不会讲得如此详细。祭坛上正演到仇陵占领汉州刺史府之后开仓放米,黎民喜笑颜开的故事。一时间又是锣鼓喧嚣,不过这喧嚣不是当初雷雨夜仇陵逃生的喧嚣,而是百姓受天师道恩泽之后自发欢庆新生,歌功颂德的喧嚣。数百名手持铜锣的百姓,在祭坛下齐舞齐颂:

    赠我以稻羹,予我以新生。

    万物发于萌,浊酒喜来烹。

    昊天苍苍幸有情,碧水澄澄更相迎。

    且将牛羊付牺牲,颂我天师以心诚。

    ……

    唱罢,又有几位头戴包巾的百姓拥上台前,齐刷刷跪下,将冠帽奉到顶着红色面具的“仇陵”面前,大意不外乎请仇陵加冠称王。“仇陵”在众人的簇拥下作推拒科,来回推拒了三次之后,才执剑戴冠走向最高的宝座。

    众人欢歌,手执的红布挥舞摆动成灼人眼球的热浪。

    “实际上,仇陵并没有称王就去世了。”孙望之觉得戏里面唱的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便出言解释道。

    “何解?”

    “其实长公主殿下对于这四幕戏的概括殊为准确——重构始祖。其实早在仇陵创立这个组织之初,甚至都没有天师道这个称呼。在他们第一次攻占汉州刺史府之后,举起了反抗剑南道节度使府的义旗。因为每攻占一州一县,他们就打开地方正仓为当地百姓放米,所以被外人成为‘米道’。这个名声打响之后,百姓皆携家资纷纷投靠,这才逐渐壮大起来。”

    “那天师道这个名字是……”

    “据我了解,仇陵在世的时候,随着这个米道的壮大,有人向仇陵建议过加冠为王,并且为了弘扬‘替天行道’之意,建议仇陵正式定这个组织名为‘天师道’。不过仇陵拒绝了称王,而且好像因为当时和益州节度使那边打得正凶,他也来不及采纳定名的意见。直到二十年前,仇陵在和节度使的战场上去世之后,他的部将为了争夺继承权折腾得乌烟瘴气。因为都想把自己包装得光鲜,天师道这个之前不入流的名字才被重新翻出来。二十年过去了,天师道也渐渐成为仇陵创立这个团体的名字。”

    坐在地上许久未说话的李世默,在听到最后一句话之后大概是想到了什么,一向温文尔雅的他难得冷笑了一声。

    “当他们为了自我标榜自称天师道的时候,也就背离了仇陵创立此道的初衷。他们这些年在汉州横征暴敛,可对得起当年反抗苛政、庇护一方百姓的仇陵么?”

    此言不差,依着当初他和若昭在德阳城的经历,汉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一是公孙致远统辖下汉州刺史府的苛政,其二便是天师道的肆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