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嫡门在线阅读 - 第八百九十一章 问责

第八百九十一章 问责

    鲁王世子不晓得,他父王费尽千辛万苦栽培的这最后一批人,就这么被彭大将军找了借口给偷梁换柱了,别说他,就是曾与那些人照过面的侍卫们,也都没发现,彭大将军把人给换走了。

    彭大将军令张副将与另一位黄副将,领兵护送鲁王世子一行人前往东靖,鲁王世子坐在马车里,原本有些担心,彭大将军若问他,庄子上为何养那么多人,他要怎么回答,没想到彭大将军连问都没问,就让他把这些人全都带在身边,跟着他前往东靖国。

    因为伤风未痊愈,所以鲁王世子这一路都是在车里养病,原本被他们留在城里的侍从和小厮、仆妇及丫鬟也全跟来了,那个一路侍候世子的小厮见有人来帮忙了,喜极而泣。

    丫鬟们自然要比小厮侍候得更加得心应手,但鲁王世子的病却是时好时坏,据随行的军医说,这是因为世子爷养尊处优,从不曾这般劳累过,又因在赶路无法好好休息,才会病情反复。

    因为如此,张副将和黄副将不敢急行,只能缓缓前进,鲁王世子心里急啊!可急有什么用,他自个儿身子骨不争气,张副将他们怕赶得急,他的身体不堪负荷,要是有个万一,要怎么跟大将军交代,跟皇上交代?他不敢催,又怕自己会拖累行程,耽误了事,明心母子若因此有个万一,那……,就在这样的内外夹攻下,他的病情越加沉重了。

    眼看就快到羌部与东靖边界了,张副将同黄副将两人找来斥候,对着地图正研究着,忽然鲁王世子的丫鬟急急来报,道鲁王世子昏了过去,张副将头疼不已。

    黄副将道,“快去看看吧!”边转头让人去请军医。

    军医带着药童背着医箱神色匆匆,他对鲁王世子这个难得的病例很是上心,这也难怪他。能在西北大营这么艰困严苛的训练下活下来的兵将,身体自然都是棒棒哒,鲜少遇上这种银枪蜡样头的绣花枕头。

    当年杨家十一郎到西北来,也是他负责照料的。那小子的身子骨可比这位世子爷强多了,不过可惜,那杨十一少爷不知保重身体,小小年纪酒色不忌,不到二十就已经内里全虚。

    军医对京里权贵人家还是有点了解的。他们极注重养生,平日饮食就大补小补不断,怎么这位世子爷染了风寒,就病得这么严重,稍有起色转眼病情就又变重?

    “怎么样,怎么样?世子爷怎么样了?”军医一到就着急的问。

    张副将和黄副将面面相觑,对军医拿鲁王世子当研究对象的行为很是无语,不过看在这老头医术还算高明的份上,勉为其难的回答他,“世子爷昏倒了。”

    “又昏倒?呃。这是第几回了?”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不成,不成,不能再昏了,得找个地方安罝下来,不然他这条小命怕是不保。”

    张副将只得应军医要求,亲自带队护送世子到镇上的客栈投宿,等把人安顿下来,军医上前扶脉,“太虚了。不能让他再这样奔波,就让他在这镇上好好休养吧!”

    张副将皱着眉头望着军医,似在询问真有那么严重?

    军医郑重的点头,张副将双手抬起做了个投降的手势道“咱们就先驻扎在此。你多费点心,千万保住他的小命。”军医点头如捣蒜,张副将才放下心来,转头就派人把带队驻扎在镇外的黄副将找来。

    黄副将一来,先在大堂订了酒席,然后才去看病人。见鲁王世子犹在昏迷中,便拉着张副将到隔壁的厢房去。

    “这样不成,再拖下去,怕这位主儿的小命先没了!”黄副将坐在桌边,等伙计送来吃食,行军在外,能有热食吃就很不错了,既然有机会打打牙祭,他才不会轻易放过。

    “幸好大将军早有打算。”张副将这时不得不佩服彭大将军的神机妙算,早在找到鲁王世子时,就派人回京送信,请鲁王府另派能做主的人前往东靖。

    “可等他家另派人过来,得花多久的时间?”黄副将却不乐观,京里另派来人来,身份地位必及不上世子爷,东靖那边买不买他的帐呢?

    张副将四下张望了下,起身到门边唤来伙计,让他先送香茗来,那伙计挠挠头,cao着不是很标准的大燕话回道,“客倌,咱们这里没有香茗,不过有奶茶,你们要不要?还是要我们东家特制的马奶酒?”

    听到伙计这么说,张副将才想起来,“唉呀,都忘了这里是羌部,不是咱大燕啦!欸,小伙子,你大燕话说的不差啊!”边跟伙计要了马奶酒。

    伙计听了笑得咧开了嘴,“您听得懂就好,我老子是大燕人,我们兄弟打小就跟他老人家学大燕话。”一边朝另一个伙计摆手,让他去取酒来。

    “真的啊?你讲得不错啊!你爹教得好。”

    伙计摸着头憨笑,张副将便同他攀谈起来,黄副将在旁听着,还不时插嘴问上一两句。

    不多时,另一个伙计把马奶酒送过来,厨房也把酒席送上,张副将才放那会说大燕语的伙计走。

    “可瞧出来了?”等伙计们都退下了,张副将才对黄副将道。

    “那是羌部人特地安排到这儿来的吧?”东靖和羌部边界的小镇,应该是东靖及羌部混血的住民居多,会说大燕话的人,应该是羌部同大燕接壤处较多才是。

    唯一的解释就是,羌部人见东靖国国王封了大燕宗氏女楚明心为三王子妃,料想如此一来,往来东靖的大燕人就会变多,这才把会说大燕话的人安排到此地来,一来可助商家做大燕人的生意,二来便能打探消息。

    “这黎氏大王脑子倒是灵光。”

    边吃边说,最后议定每两天就换批人进镇来保护鲁王世子,鲁王世子的侍卫们听了心头大定,他们家十姑奶奶才在东靖吃了大亏,万一世子也因此遭殃,他们可担不起啊!有西北军帮忙保护,自是再好不过了!至于他们从庄子上带来的那些人,侍卫们并不指望他们能派上用场。

    一来那些人年纪太轻。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二来,他们跟那些人不熟,根本使唤不动他们。既然西北军的两位副将乐意帮他们管着,他们也乐得轻松,再说他们现在首要担心的,是世子能不能康复。

    京里头的鲁王府则是乱成一团,西北彭大将军的信未到之前。鲁王府正为京中盛传的流言所苦。

    也不知那个缺德带冒烟的,竟然把珠宝楼里所发生的事编成了故事,每天在说书人的嘴里,在唱大鼓的人口中不断的述说着,更在戏台上让人身历其境,虽然是隐了真实姓名,但是那故事一听就知道影射的是谁家。

    原本二夫人等人并不以为意,但后来当日在珠宝楼目击的人家,也跳出来说话了,这才让她们发觉事态严重。世子失踪,二房隐隐有取而代之之势,便有阴谋论出来了。

    有传言说,鲁王世子那么大个人怎么会无故失踪?定是有内贼通外鬼,又说世子还未传出失踪,二房便行事如此嚣张,好像知道世子会一去不还了!鲁王府日后将由她们二房当家了,要不怎么敢去挑衅丁家?

    因为高明亭,京里不少人认得小念念,比较前后流言。许多人家觉得故事中的小念念,比较像他们之前熟知的那个小女孩,再说,鲁王府女眷们张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说丁家、杜相府仗势欺人,大家多少有点存疑,但要说起鲁王府女眷们的张狂,那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大伙儿有目共睹的事啊!

    大家的脑子像是突然都灵光了起来似的,看穿了重重迷雾猜到了事实。

    流言越演越烈。鲁王世子夫人娘家开始为女儿、外孙们的处境感到忧心,同时,二夫人等人的娘家人也察觉不妥,纷纷上门来关心,并且想要稳住女儿们的心,让她们别再出昏招了,要是把世子夫妻惹毛了,那可就大大不妙,说到底,二夫人她们日后,可能都得在长嫂手底下讨生活。

    当鲁王世子夫人同妯娌们暗起嫌隙时,西北彭大将军也送信来了,得知丈夫无恙,世子夫人喜极而泣,但同时也在烦恼,丈夫在那么远的地方病了,谁能照顾他,能把他侍候好?还有,小姑子母子情况到底如何了?要由谁前去东靖向东靖国国王讨个公道?

    这去的人很可能有机会取代世子,成为下一任鲁王,只是路途迢迢,又适逢隆冬,二老爷他们都是享福惯了的,比世子爷还娇惯呢!连世子爷都臣服在西北的寒冷之下,那二老爷他们兄弟若前去东靖国,能否适应这严寒的天气且不说,顺利去到东靖国,见到东靖国国王后,可能将他们的质疑说明白?

    二老爷他们连宫里都没去,跟皇帝都没见过几回,看到东靖国国王,他们能否不胆怯,态度强硬的向东靖国国王讨个说法啊?

    别说外人,就是二老爷他们自个儿也对自己的能力存疑啊!

    鲁王世子夫人苍白着脸,去找婆婆商量此事,鲁王妃咬着唇道,“我去,那是我的女儿,我的外孙,我亲自去,我要问问东靖国国王,他的人是怎么保护我的女儿和外孙的,去,去给宫里递牌子,我要见皇后,我要问问皇上,当初是他让人把心儿母子接走的,现在出了事,凭什么就要我们自个承受下来。”

    鲁王妃倒是忘了,这门亲事是鲁王答应在先,嫁女在后,从头到尾就没皇帝的事,皇帝还为她女儿争取到名份,从没名份的妾室,摇身一变成为东靖国三王子正妃。

    享福的时候,没记着人家的恩情,出了事倒要找人问责了!

    PS:谢谢淡淡如流童鞋两张宝贵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