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夷非民
“虽然那时他是故意想使我难堪,不过这次体验让我永生难忘。”李蟾桂的眼中闪着坚毅的光芒,将自己的泰州夷民行赤裸裸地讲述出来: 初至夷民村落,最显眼的不是那些远远就能闻到恶心怪味的低矮民房,而是一座巨大的尸堆。 那时正值酷暑,为防引起瘟疫,堆砌这座尸堆的人在尸堆旁边点起了火焰,本意是将这堆尸体一焚而尽。 不过这座尸堆上的火焰已经被人为的扑灭了,四五个小孩围着尸堆蹲坐背对着李蟾桂。 本以为这些孩子在祭奠先辈的李蟾桂上前想看个清楚,几个小孩见有外人便作鸟兽散,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个比较专注的男孩。 李蟾桂伸手去拉那个男孩,却在手指触及到男孩背部的瞬间感受到一阵钻心剧痛。 那个男孩在即将被摸到之前就反过身来狠狠一口咬在李蟾桂手臂上,说到这里李蟾桂伸出右臂,小臂上有一圈小孩牙印状的疤痕,看得出来疤痕很深很深。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没有人注意到手无缚鸡之力的李蟾桂是何时挣脱了捆绑,也没人在意蹲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的孟卓。 那孩子一口咬的深可见骨,李蟾桂出离的愤怒了,不过却不是怒那孩子咬他。 李蟾桂顾不得手臂上的剧痛,破口大骂。 孩子听到李蟾桂的喝骂,脸上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嘴上的力道却是轻了很多,只眯着那双腥红的眸子细细打量着李蟾桂。 再三确认李蟾桂虽然嘴上骂得难听,却没有尝试将自己的嘴从他身上扯下来之后,这孩子放嘴前扑,似一头饥饿的野兽。 李蟾桂眼前一黑,接着就被这个孩子“俘虏”了,他用浸满人血和污渍的死人衣服扯成布条,如一个老练的屠夫将李蟾桂五花大绑,拖行着离开了尸堆。 开始散开的孩子见这个孩子抓住了李蟾桂,纷纷又如同被轰走的乌鸦一样回到尸堆附近,卖力地使用各种随处可见的东西销毁拖行李蟾桂的痕迹。 百里无疆冷着脸看着这群孩子将李蟾桂拖进一个十分隐秘的地窝子里,便像是什么都没看到一样转身离开了这个村,回到钦使府。 当李蟾桂因为各种生理反应醒来时,只发现自己被放在一个目不能视物的黑色房间里。 除了令人作呕的味道和黑暗中似有似无的鲜红色眼睛外李蟾桂感受不到任何东西。 此情此情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恐惧,李蟾桂便开始吟诵文章,希望可以从先贤的文字里给与自己一些力量。 不过这样好像适得其反,随着李蟾桂高声背诵诗经,他只感觉黑暗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红点在向自己接近。 随着这些红点的接近,终于有些许昏黄的灯光靠过来,李蟾桂凭借微弱的光线终于看清面前不知何时围坐着一群老幼...... 借着昏暗的火光,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出现在李蟾桂面前,心理素质差一些的搞不好当场就给吓暴毙了。 李蟾桂作为一位学富五车的学士,面如枯槁这样的形容词他知道很多,但是要他用自己的学识来形容面前的人。 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他们无论老幼都穿着恶臭发黑的布条,身体裸露出来的皮肤都如老树的树皮,一双眼睛晦暗无光。 除了几个特别健壮的孩子以外,其余所有人都是皮肤包裹着骨头,像是秋风中挂在房檐上的腊鸡,没有一丝脂肪和肌rou。 将他绑回的孩子伸手掏出一托黑乎乎的东西放在李蟾桂面前,带着空洞的眼神咧嘴一笑,与光线中无光的眼睛呈鲜明对比的是那口白生生的牙齿。 像皇室园林中濒临死亡的野兽,李蟾桂脑海冒出这个可怕的想法。 孩子见李蟾桂没有反应,又推了推面前的黑团子,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 “吃,不,是,人。” 经历过之前那一幕的洗礼,李蟾桂知道这孩子说的乃是“吃吧,不是人rou”的意思。 虽是好意,李蟾桂看了看这坨不明物体,还是明智地咽了咽口水:“在下不饿,谢小友好意。”
孩子空洞的眼中露出一丝不解,但并不是很在意李蟾桂的客气,见李蟾桂拒绝,便将手里的黑团子拿给围观一旁中更小的孩子。 拿着黑团子的孩子努力将目光从手上移开,嘴里发出不似人言的“阿巴、阿巴”声音,他说完后,五个更小的孩子走了出来。 五个孩子眼巴巴看着他卖力地将手中的黑团子分成五份,过程中却没发出一声争抢,拿到分开的黑团子之后第一时间咬了一小口。 接着便将更多剩下的黑团子交给一旁的老人。 之前李蟾桂特别注意的那些相对十分健壮的孩子或是老人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其他人分配面前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俘虏李蟾桂的孩子就是这群健壮者之一,开始那一幕冲击力太强李蟾桂没有注意,现在仔细看来,他就像是一头肌rou匀称的野兽。 没有人打扰,一场缓慢又温馨的分食场面就在李蟾桂面前发生,不过在李蟾桂眼中这无异于是对他人生前几十年最狠辣的一耳光。 他们或连话都说不完整,或咀嚼和吞咽都十分困难,或病痛缠身,却没有一人多吃一口。 哪怕小小一口就可以更好地延续他们的性命。 圣贤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外界百倍生存条件于泰州的大雍内陆尚且做不到。 而今,却被一群雍人眼中“不通教化”的人执行了下去。 李蟾桂不知自己晕了多久,腹内竟然如火烧般疼痛,那是最纯粹的饥饿,刺激着李蟾桂本就不坚强的神经。 初时只觉得难以入目的不洁之物现在已经被众人分食完毕,出于读书人的矜持,李蟾桂只是轻轻张了张嘴,便将话题转过: “在下李蟾桂,不知各位将在下请到此处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