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体面
第595章体面 眼见朱标已经走到尽头,许良心中也是意难平,回想着一路走来,他们君臣相贤彼此信助,才能开拓出大明当下的大好局面。 能来到这个时候遇到朱标,这无疑是自己的大幸,不然自己要实现穿越而来的目标,不知道要多花费多少时间和力气。 甚至换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许良都没有把握能推行这样的改革变法。 行工业化改天换地,支持传扬科学新思想,推行新法济世安民,积极开海发现新大陆,这任何一个做起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任何一个失败要面临的后果都是难以想象的,朱标能给自己足够多的信任,能这么坚定不移支持自己大展手脚,这是许良一直以来都十分感激的事情。 这并不是许良妄自菲薄,说到底人一辈子就这么点时间,能做的事情本就没多少,若不是朱标给了自己这个舞台,这一桩桩的大事许良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看得到,当然这本身也是双方互相成就的事情,如果没有许良,朱标也没有今天横断千古圣天子这种巅峰声望。 “陛下何出此言,臣应该有的都有了,何谈什么亏欠?”许良坐到床榻一旁,叹了口气,虽然他没有那种痛哭流涕的姿态,但语气中的悲伤却也十分明显。 朱标眼神迷离,思绪回到了往事当中,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不易,还有当今大明极盛的局面,即便是油尽灯枯之时,他心里也涌现一股豪情。 走到人生的终点,多半都是要回望一生的,朱标这个皇帝也不例外,而他自视一生,那是为之自豪的。 “启华,朕这一生可算得上波澜壮阔?”朱标脸上浮现自得之色,就好像瞬息之间,这天下风云尽在眼里:“世人都说朕是千古不见的圣天子,那始皇帝也要给朕低头,那唐太宗也要给朕退却几步,你说朕当得起这般评价吗?” 朱标其实并不是喜欢听好话的皇帝,更不会主动索求别人奉承。 唯独在这最后的时候,他想听许良来说,在他眼里,只有许良这个当世圣人才是唯一有资格给自己划上句号的人。 “陛下的文治武功是任何赞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我相信往后任何一个人都是这般看法。 论开疆拓土,纵观古今唯有铁木真可较之一二,论开创制度造化社稷,也只有始皇帝能相提并论。 更不要说北伐鞑靼,镇服东瀛,南定南洋的赫赫武功,哪怕是以汉武之威名也要远远不如, 再看我大明百业兴旺,国富政强,新生一代皆有读书受教,罹患孤寡皆有慈善扶助,大有科技腾飞思想飞扬,小有小民安定百家富足。 凡此种种任何一个都足彪炳盛世,遑论陛下治下全部皆有。 千古未见之圣天子,实当之无愧也,此人心所照、日月明证,谁也不能否认!” 当许良的话音落下之后,朱标原本还苍白如纸的脸色忽的红起来,眼里的浑浊更是迸发出一丝精光,可见这番话让他十分振奋雀跃。 朱标确实是满足的,因为他自认这些话自己都当得起,尤其是这是当世圣人之语,那更是字字千金。 生命走到尽头,朱标已然没有任何遗憾,他已经做到一个皇帝能做到的顶点,不论以前以后都几乎不可能有再超越自己的,这是他在登基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如今回首望去,这巨大的成就甚至让他觉得不真实,就好像二十多年前自己险死还生之后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幻一般。 短短时间帝国就已经翻天覆地,而他甚至都预想不到未来的走向。 许良心中叹了口气:“陛下对朝廷可有什么安排或嘱咐,还有.还有什么需要臣做的?” 朱标这才回过神来,似乎是刚刚一番话的作用,让现在的他看起来有了几分精神。 他慢慢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许良:“是有些事情还没有安排,朕此前说唯独亏欠于你,这并非是虚言,朕心里一直都如明镜,大明能走到今天这个盛世,启华你是居功至伟的,朕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伯乐而已。” 许良心中有所预感,神色反而平静下来,没有继续说那些场面上的推脱之言,而是直说道:“陛下言重,您有什么安排,臣都听着!”
“以的功绩来说,现在朕给你的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朕向来都不喜亏欠别人,如今想把该给你的都补上。”朱标先是笑了笑,随后闭上眼睛声音低沉道:“想来想去,朕觉得只有封王才能补上这个亏欠了,你觉得如何?” 封王,异姓王,活着的异姓王? 虽然许良想过许多可能,就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如今异姓想封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死后追封,活着的异姓王根本不可能,若是朱标为自己开这个先例,那这份恩宠的确难以想象。 许良还处于震惊当中,而朱标就接着追加了一句话。 “至于这封土嘛,大明之内自是不太可能,那海外之土地,你看上那一块就跟朕说,朕无可不许。 朕许你这王位,是如海外封国之藩王一般的王位,你若是愿意的话,朕现在就让太子取来世界舆图,就此议定此事!” 听到这话,许良心里更是震动,这可真是以国酬功了。 而朱标此时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是许良心中十分明亮,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这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自己拒绝的话,那么君臣之间最后的体面就没有了。 “臣谢陛下厚恩,只是臣长久务事心力交瘁,想就此辞去公务,往后惟愿一心待家治学,亦无心于海外建国,乞望陛下能许犬子承接封王圣恩。”许良站起身来,平静的向着朱标躬身行礼。 他接受了这种交换,维持了君臣最后的体面和默契,朱标拿出一个巨大到让人难以消受的赏赐,而自己则是识时务的退出大明的权力中心。 对此许良并没有什么怨愤和不满,他早就有了这般觉悟,体面的退场,不给下一任皇帝上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