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第三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轰动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轰动

    到了六月中旬,凉州各地的农人都将自家剩余的粮食卖给了官府,十六个郡,除去不产粮的羌地三郡,都统计出了粮食总量:每个郡皆各有一个粮仓,十三个粮仓加起来,买进的粮食超过了十多万石。

    而凉州商业兴隆,官府收取的赋税,再加上官府售卖的食盐、书籍、冠军侯纸、工厂、商铺的租金等,加起来一共有惊人的六亿三千六百四十万钱!仅仅改革两个月半,凉州就抽取到了大汉一年赋税的两倍有余的赋税!这还是免除农业税之后的成果!但是,凉州得到这么多钱,主要还是因为商铺、工厂、食盐、书籍、纸等商品的价格在短时间内节节升高,随着市场需求变小、利润缩水,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会逐渐逐渐地降低,像现在这样不到三个月就赚取六亿钱的井喷模式,一定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少而稳定的、循序渐进的税收模式。

    钱赚得多,却不如用钱用得快。刘范在进凉州之前,还剩有足足二十亿钱,但进了凉州之后,要给凉州军福利和凉州军的日常薪资、发给凉州各级官员俸禄、补贴凉州百姓、建设几百家官营工厂、招募熟练工匠、收购房屋作为市中的商铺、向以甄家和糜家为代表的商人购买武器的原材料、购买粮食等,这些都是要花费巨大的项目。特别是粮食,现在是全国都在闹饥荒,米麦一粒难求,粮价高得离谱,所以购买粮食花费巨大,但这又不得不买,只能买少一些。这就像后世中国一样,即使油价攀升,但仍然要进口,不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发生错乱和停滞不前。

    这些钱不得不烧,刘范忍痛割爱,自进入凉州以来,一共花费了十四亿四千万钱,在收得商业税之前,他只有五亿六千万钱了,比起原来二十七亿钱,相去甚远。加上这次的商业税,刘范的资产终于又回升到了两位数,一共十一亿九千万钱,依旧是大汉的首富。就凭这一点,刘范感觉自己比汉灵帝还牛掰。刘范还有粮食共计两百七十万石,其中包括糜家和甄家帮他从全国各地买来的粮食二十多万石,以及凉州农民收获并卖给官府的十多万石。现在的大汉遍地闹饥荒,粮食贵得很,但刘范依然要买,他计划还要再买够两百万石粮食。

    ……

    就在凉州一片兴旺发达之际,天下全都又被凉州吓了一跳!天下人纷纷惊呼,凉州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昨天还是贼寇与羌氐两族横行霸道、人民过着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生活的十八层地狱,而一转眼的功夫,今天却变成了一个歌舞升平、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人民生活富裕、官吏奉公守法的天堂?!刘范打败叛军,收复凉州的消息,天下人还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凉州的变化,早就知道凉州民不聊生、寸草不生的天下人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毕竟这太过于令人神往了!再看看大汉的其他地方,哪个州、哪个郡,能有传说中的凉州的一分好?!

    再后来,凉州的新玩意儿随着去凉州经商的商人返回,也跟着进入中原,人们再一次被雷得五迷三道、外焦里嫩的!首先就是床铺和椅子,商人们都说是冠军侯亲自发明出来的。人们瞬间爱上了这两样东西,并赋予它们响亮的名字:冠军侯床、冠军侯椅,有人因此戏谑地笑道:睡冠军侯、坐冠军侯。

    又后来,凉州又传出了铁锅、茶道、磨面技术等,颠覆了汉人的传统饮食。铁锅到宋朝才被发明出来,所以在宋朝之前的朝代,人们烹饪的方法只是蒸煮,而不能炒菜;茶道,直到唐朝茶圣陆羽写出后,茶道才开始流行。茶道改变了汉朝人煮茶的习惯,迁客sao人们纷纷摒弃简陋的煮茶方法,争相学习茶道。

    磨面技术,相传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为救助病人,第一次磨出了面,并发明了馄饨和饺子,但那时的饺子不够精细,跟馄饨没什么两样。后来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为了用别的东西代替人头拿来祭奠亡灵,诸葛亮命令蜀军的炊事员做出了馒头和包子。

    在张仲景和诸葛亮之前,中国人吃小麦就像吃大米一样,直接去了壳煮熟了就吃。但大米柔软,吃起来满口盈香;麦子煮熟了还是十分坚硬,吃麦子就像吃糙玉米一样,不仅难以咀嚼,而且比糯米还难消化。但有了磨面技术,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人们,就都能提前享受美味的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了!因磨面需要有磨盘,所以一时间,人们都竞相学习凉州人的方法制作磨盘;农民们也纷纷学习凉州人,改种小麦而不是低产的粟了。

    还有曲辕犁,农人们竞相抛弃原有的笨重的直辕犁,抢购曲辕犁。很多官方的手工作坊也开始仿制凉州的曲辕犁,意图抢占凉州市场。有了曲辕犁的帮助,大汉的农业生产力瞬间上了一个台阶,就算家里没有耕牛的自耕农,也能用羸弱的人力拉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护自耕农,增强自耕农的实力,让他们免于被世家大族吞并的危险,也能缓解一下当下的饥荒。

    在从凉州传出的一系列发明中。若论影响力最大的发明,当属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改良造纸术,要等到几百年后的唐朝才能被发明出来;而活字印刷术则是比改良造纸术还要年轻的发明,中国人翘首以盼,它终于在距离东汉末年有将近一千年的北宋被发明出来。比起改良造纸术在唐朝引起的轰动,以及活字印刷术在北宋京都汴梁城引起的反响,当这两项伟大发明在本不该它们出现的东汉出现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巨大轰动,后者是前者所不能企及半分的。

    当薄薄的、纯白的、细腻的、柔软的,并印着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字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每个人最初的反应就是吃惊得张开嘴,嘴能塞进几个鸡蛋。因为这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自从人们用到竹简和蔡候纸之后,心中就暗自存下一个信念:这个世界再没有比竹简和蔡候纸更适合写字了!

    就算竹简不仅耗费材料,制作程序繁杂,就算蔡候纸太厚重,气味臭哄哄的,而且还不容易吸收墨水。就算这两样文化媒介再怎么有缺憾,但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们更好的了,或者说,人们由于自身眼光和历史发展缓慢的局限,找不到比它们更好的了!

    人总是这样,未知的物质,人不可能想象得出来,人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那些他们所还不能了解的物质,因为那相当于杞人忧天,无事生非。按照哲学的思维来说,就是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没有物质的存在,就不会有相应的意识出现。之所以人们吃惊于这本的不可能,那是因为人们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有比蔡候纸更轻薄更细腻的纸张出现,也不会想到,会有比手抄更便捷的传递文化的方式。因为出乎意料,所以吃惊。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人拿着一台苹果,跟活在**十年代的人说,这就是人们在二十一世纪要用的东西,那活在**十年代的人也一定会大吃一惊,抱有怀疑态度。所以,当天下人看到这种独特的时,虽然会买下来,但心中仍然存有疑惑,渐渐地,随着人们用惯了这种书籍,天下人就会适应下来,转而更疯狂地抢购来自凉州的书籍。当然,这两项核心技术被刘范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就算市场需求很大,价格很高,刘范也只把这两项技术藏在祁连山上,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慢慢地,开始有人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秘密,他们竟然试图派遣探子渗透进马钧的官营工厂里去;还有外州的世家大族,既蠢笨又胆大妄为,竟然敢派遣私兵去攻打官营工厂!当然,他们的下场都是一样的悲哀:既没有得到这两项技术的任何关键,也没有攻破官营工厂的堡垒,只能让守护工厂的两千士兵和闻询赶来的凉州军一起消灭掉。经历了如此惨痛的失败,那些心怀鬼胎的世家大族这才罢手,但时不时还是会有人对官营工厂下手。

    同时,还有很多农民知道当工匠更赚钱,想要抛弃田地进工厂。这个苗头可不好。因为刘范还要靠农民为他种出足够打天下的粮食;凉州这种本来粮食就不能自给自足的地方,要是农民又不事生产,那凉州就又会陷入饥荒的危险之中。所以,刘范特别颁发了一条法令:禁止凉州现有的所有公私工厂再招募工人,禁止凉州人以及进入凉州的人再从事工匠,违反这条法令的,工厂主没收全部家资,并罚为劳改犯十年;农民则罚为劳改犯三年,全家课税五抽一。此条法令一出,凉州的工匠热才慢慢消退,也有不少人触犯了法令,惨遭抄家和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