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学习《诗经》的好处
晋国的佛肸(bì)召见孔子去他那里做官,孔子打算前往,子路知道后有些不开心地说道:从前我听夫子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现在佛肸占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应该如何解释呢?孔子回答: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还有句话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却不能给别人吃。 孔子对子路说:子路,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听说过。孔子告诉子路:来,坐这,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危害亲人;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刻;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犯上作乱;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狂妄自大。 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习《诗经》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以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让人们懂得合群的重要性,可以让人们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多好啊!孔子对孔鲤说:你学习《周南》和《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和《召南》,就像整天面对墙壁站着一样。孔子说:我口中的礼,难道只是说玉帛之类的礼器吗?我口中的乐,难道只是说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的小人,就像在挖墙洞的小偷,内心很是不安。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小人。在路上听到的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样的行为是道德所唾弃的。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会很麻烦,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的时候,总担心自己得不到;得到之后,又总是害怕会失去;他这一担心失掉官职,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了。 古代的人有三种毛病,到了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都变样子了;古代人眼中的狂妄之人只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之人却是放荡不羁;古代人眼中的骄傲之人只不过是难以接近,而现在的骄傲之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人眼中的愚笨之人只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之人却是敢明目张胆地欺诈。花言巧语,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我厌恶用紫色代替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来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俐齿来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古代传统认为,红色和黑色是正色,而紫色是红色和黑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所谓的间色。而郑国的音乐yin哀,性情不正,孔子也很是反对。)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问道:夫子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不是什么也没说,但四季不是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吗?鲁哀公派孺悲来向孔子学习礼,孔子称自己有病,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就拿出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孺悲曾经在孔子门下受教,但他的缺点明显,孔子对他不是很满意。如今他受鲁哀公之命,来向孔子学习礼。孔子的这番动作,就是要告诉他,孔子不想见他,让他好好地进行自我反省。) 宰我对孔子说:夫子,服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一遍,这些事情,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听后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想吃起大米饭,穿起锦缎衣,你觉得安心吗?宰我回答:安心啊!孔子有些生气地说:你安心的话,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如今,你既然觉得安心,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之后,孔子叹息道:宰我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我对他的父母连三年的爱都没有吗? (宰予,字子我,也称宰我,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赞许为言语科的高材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史记》上记载,宰予比孔子小29岁,能言善辩,曾经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经常受到孔子的派遣,出使于齐、楚等国。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惟一一个曾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就是上面关于守丧三年的质疑。宰予除了有点懒之外,还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难老师,因此孔子经常批评他。不过,孔子虽然经常批评宰予,但批评归批评,批评过后还是谆谆告诫,喜爱如常。) 每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是还有对弈的游戏吗?呵呵,对弈也比闲着好啊!子路向孔子请教: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回答: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也有厌恶的事情吗?孔子回答:当然有了,君子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身居上位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反过来问子贡:子贡,你有厌恶的事情吗?子贡回答:有,我厌恶偷袭别人的知识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女子和小人真是难以教养,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报怨。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仍然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要这样终结了。 ********* (《论语》渐渐地接近尾声了,随着我们的成长,它的现实意义会越来越明显。请大家继续跟小归的这部作品,多多支持一下,每天读一点点,小归不会让大家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