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生涯结束
大三是学生会换届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继续留在学生会竞选主席团,另一条路就是卸下学生会部长的担子让学弟来接任,我果断选择了第二条路,到了某个阶段会发现有很多事还未做,换届基本会延续到大三上学期结束,也就意味着你在学校只剩一年半的时间,找工作等现实问题一步步逼近着你,有种即将毕业的焦虑感,该经历的学生会生活也基本都经历了,有种力量驱使你放弃学生工作。 入学我就加入了学院社践部,社践部的职责就是为学院各种活动提供经费,其实学院搞活动自己是有经费的,如果可以拉到赞助商活动会更精彩一些,礼品会更丰富一些,因此每届社践部部长都会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财神”,荣光背后的辛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记得第一次出去拉赞助大家都信心满满,感觉自己学院应该特别好拉赞助,随便找个专业相关矿山企业或者卖矿山设备、仪器的厂家都会给我们学院赞助,毕竟我们是XJ地质行业的后备军,说完我们就去了集中卖仪器的一条街,结果就是我们全都吃了闭门羹,没有一家仪器店肯为我们赞助,我们都失去了斗志,不想再去张嘴,感觉自己跟个要饭的一样,天气也比较炎热,我们一起四五个人一人买了一瓶水倚靠在墙边喝了起来,丧气的说道:“喝完这瓶水咱们就回。”就在这时我们看到一个鸿星尔克店面,其中有一位同学说他想买双鞋,我们就陪他去买鞋,凑巧赶上店里做活动他买了两双,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便宜,由于从重心理我们每人都买了一两双鞋,老板特别高兴我们也聊开了,突然就说到学院搞活动拉赞助的事情。 老板问道:“你们学院有多少人?” 我们回答道:“有一千多人。” 老板顿时来了兴趣,感觉我们购买力很强。接着又问道:“你们学院搞活动需要多少钱?” 我们说道:“两千。” 老板笑道:“你们只要有一小半人来我这里买鞋,五千都不是问题。” 我们一听都高兴坏了,把之前准备的台词又都说了一遍,还补充到看节目的不止我们学院的学生,还有其他学院的,远不止一千人。 老板又问道:“我能不能把商品拿过去展示?” 我们回答道:“商品可以展示,但学校不允许商业性质活动,我们建议以活动的名义做个横幅挂到校园里,效果也非常好。”很快我们就达成了共识,之后鞋店老板主动联系并来到了学校,我们把他引荐给了学工部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离开了。 回到学校后我仍然心有不甘,我通过个人资源要到了某矿长电话,朋友专门叮嘱我:“不要提从哪里来的电话号码,能赞助就赞助,不能赞助就算了。”我也遵守了约定,拨通电话后那头传来一个成熟稳重的声音:“喂,您好!哪位?” 我刚开口说了两句那头电话就挂掉了,或许把我给当成搞传销、诈骗的了,或许别人根本就不需要这样的宣传,本身知名度就很高了。 学院举行迎新生晚会的时候鞋店老板如期参加了活动,除了钱还带来了若干亲笔签名的优惠券,迎新生晚会活动圆满成功,这是对我们部门工作的最大肯定。 该我做社践部部长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吸收新鲜血液,每位部长都要做演讲招纳自己的部员,我们部门每年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匮乏,这事只能靠个人魅力,我苦思冥想之后引用了哈佛大学的一句校训“敢于尝试,敢于丢脸。”我感觉这句话和我们部门的经历极为贴近,我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句话作为了我们部门的部训,在招新的时候我脱口而出,结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不知道他们是处于什么考虑,我们部门一下子人员爆满,难道是想尝试一下丢脸?我带着猎奇的心态第一次开会我就委婉的问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了社践部?”回答结果基本都是想增加社会阅历,消除和陌生人的交流障碍。
招完新生后,面临和去年同样去拉赞助的问题,我信心满满先带他们去了那家鞋店,结果老板一看到我就拒绝了我,说道:“去年赞助你们学院的活动除了把优惠券用了在没有你们一个学生来这里消费过。”我当场就懵了,感觉一下子乱了阵脚,没有了方向,不知道去哪找赞助商。回来后我们开了个短会,让大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番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还是要去找一些贴近生活的赞助商。有了这个结论就有了方向,事实证明我们分析研判的思路是对的,最终我们和一家理发店达成了共识,赞助金额没有去年那么多,但有总比没有强,也算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 晚会举办完后我们总结了鞋店老板的失败经验,一方面是因为鞋店离学校距离确实比较远,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后续开展宣传工作。因此我们决定要维系赞助商考虑他们的利益,私下里部门人员都带动周边人光顾哪家理发店,老板感觉到了利益,学生也得到了优惠,后来那家理发店变成了我们学院的固定赞助商。 大学学生会生活有过苦,有过累,更有很多收获,正如那句话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想想也挺舍不得离开的,不过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事情要去做,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