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钱清在线阅读 - 40.谋算

40.谋算

    将将入夜,路上行人稀少,苏贞百里带着仆人护卫等人骑马缓缓而行。这会儿酒劲有些上涌,苏贞百里感觉脑袋有些昏昏沉沉,身体便不由自主的有些打晃,一旁的护卫见着不对,急忙勒住缰绳,一同将苏贞百里扶下马,好在已经离着侯府不远,就近找了个铺子借了地方休息一下,又找铺子掌柜要了热水,沏了被热茶喝下,苏贞百里方才好一些。这时苏贞百里放下有所醒悟,回想起刚才的酒宴,心下总感觉不对劲,不过现在不是思考的时候,这会儿酒劲刚刚起来,脑子越发的不适,好在提前赶回府里的护卫抬了一顶轿子过来,苏贞百里只觉得眼前一花,便睡了过去。

    第二日醒来,已是日上中天了,脑袋还有些不适,苏贞百里知道这是醉酒后的结果,索性闭着眼躺在床上假寐,直到听着卧室外冬梅的轻声呼唤,方才睁开眼,让她进来。见着冬梅端了一碗醒酒汤,苏贞百里懒懒的起身,冬梅帮着将枕头靠在苏贞百里身后,让他更舒适一些。又用手试了试汤的温度,方才端给苏贞百里喝。喝下汤,一股酸辣之气直冲口鼻,身上微微出汗,苏贞百里的脑子方才算是彻底清醒过来,其身后,好一番熟悉,方才将一身的酒味除掉,整个人也清爽了不少,让冬梅斟了杯清茶,便自个儿坐在书桌前想着昨天的事情。

    以康老爷子的阅历和眼力,早就看透康家遇到的危机了,可即便是急着给康家找退路,也不该像昨天那般将姿态放得如此底!苏贞百里这会复盘了一下昨日的宴席,发现这位康老爷子在宴席上真可谓言辞卑微,低头哈腰的作态了,临走还送了两三千两银子的厚礼,可以说卑微到了极点。所谓事出反常必为妖,当时酒桌上你来我往的还不觉得有甚异常,这一复盘就发现大大为异常。康家自前明万历年间起家,历经两朝过百年的经营才有今天的成就,财势雄厚,人脉广布,就是康老爷自己身上都有着轻车都尉爵位,还有当今圣上钦赐的义商褒奖匾额,内务府里的关系也算是扎实,至于官场上更是根基深厚,平日里资助的读书人不可胜数,目前山西籍的官员受康家资助的近乎半数,上至六部九卿御史台,下到各省总督巡抚道台知县等,都有得过康家恩惠的,这也是康家能百年不倒的秘密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庞大势力的掌舵人,却在苏贞百里面前显得卑躬屈膝,他可没有自大到以为是自己的王八之气震慑了群雄的结果,这才是让苏贞百里最疑惑的地方。依着后世苏贞百里记得的历史,康家是在康熙晚年接手的对日贩铜的差事,时间长度横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雍正两朝期间,这贩铜的买卖利润还算不错,到了乾隆初期,利润就开始急剧下降,一方面固然有日本出台法令严格限制铜的出口,同时减少贩铜船只到港数量,康家完不成朝廷指派的贩铜数量,只能缴纳巨额罚金的缘故,一方面也和国内铜价降低,菲律宾铜甚至秘鲁铜进口量大增有关,最主要的还是朝廷开始将收紧贩铜特许,坚持以官价收购商人手中的铜导致康家亏损严重,要知道当时市面上一斤铜的正常价格是一两二分三钱银子,而官方收购价只有八分一钱银子,巨大的差价导致了康家巨大的亏损,每年仅仅因为贩铜就要亏进去四五十万两银子,所以到了乾隆十五年后,康家就已经彻底衰败了,内务府也将其从九大皇商中除名了,到了乾隆三十三年,内务府彻底将康家从皇商中除名,康家也就消失在了史册之中。

    只是现在的康家正是鼎盛的时候,据说资产过千万两白银,粮仓,货栈,钱庄,当铺,车马行,贸易船队,晒盐场等生意铺面遍布北方省份乃至远及西北边关和蒙古诸部落,甚至与俄国人都有生意往来,这样一个资本充足的庞然大物,应该不会对小小的汇丰钱庄感兴趣吧?即便是感兴趣,照猫画虎的学习一番,康家自己开一个应该也能干的不错,没必要上赶着要加入汇丰钱庄里来,这也是苏贞百里疑惑点之一。

    金水胡同,这是康家在京城独占的一个胡同,左右各三家,全是五进的四合院,都是康家的。平日里康家老爷子来京城基本都住这里,这也是康家在北京的主要居住地。左边第一家的四合院里,康老爷子刚刚将来拜见的在京各店铺的掌柜送走,还没有喝口茶,就见自个的大儿子康进乾端着茶杯进来,喊了一声“爹”后,将茶杯放在康老爷子手边,便退后几步站在侧面伺候着。康来爷子看了大儿子一眼,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还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用下巴指了指座位,康进乾“哎”了一声,坐到了厅中左首八仙椅上,也没敢坐实,只坐了三分之二个屁股,可见老爷子平日里没少收拾这位康大少爷。爷俩都不说话,康老爷子是懒得说,康大少爷是吓得不敢说话,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康进乾实在憋的难受,小心翼翼的问起了今日之事,康老爷子放下茶盏,右手捋了捋胡子,颇为玩味的将今日之事简略的说了一遍,便不在言语。康进乾乃是嫡子,被一路护着长大,没怎么经历过风浪,为人行事起来性子便有些自大,听着自家老子卑躬屈膝去“巴结”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纵是这少年中了一省解元,在他眼里也不过是略有潜力罢了,远不到需要康家去巴结的地步,更别说是康家的当家人亲自去逢迎,临了还厚礼相送,实在是有些掉分儿!他心里又藏不住话,心中愤愤不平,说起话来便有些难听起来。康老爷子听了,面色不变,心里却是哇凉哇凉的,忍不住叹气,对自家老大越发的失望了,盘算着过两日便将康进乾送回山西老家去,此后再不许他出来插手康家的任何生意。否则的话,莫说富贵三代,怕是康家下一代就要毁在这逆子手里了。

    那边康进乾说的唾沫横飞,慷慨激昂,这边康老爷子只是默默喝茶,不发一言,这气氛逐渐古怪起来,康进乾说着说着声音便小了下去,最后竟低着头,不再言语了。他便是在蠢也看出老爷子不高兴了,作为康家的长子,他太了解自家老爷子的性情了,表面越是看起来无声无息,底下越是怒火冲天。康老爷子轻轻放下茶盏,看了看自己儿子一眼,说道:“你娘的忌日快到了,明天收拾一下东西,跟着你三叔一起回老家吧,我一时半会也回不去,家里也需要人照看,你这段时间就不用乱跑了,好生的待着看家就行。”

    康进乾长了张嘴,糯糯的像说些什么,终究还是没敢开口,起身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开了。刚走出厅门口,却遇上从匆匆赶来的二弟康进坤,“大哥,这是去哪?”老二康进坤见着自家大哥,忙着让开路。康进乾明显没有准备,见着自家二弟的问候有些惊讶,只是敷衍道:“喔,无事,二弟几时到的?”,康进坤虽见着自家大哥的精神有些不对,却也不当回事,平日里大哥每次被老爷子训完都是这种表情,大家都习惯了,见着无事,老二康进坤便简单行了一礼,转身进了老爷子的书房。

    相比于蠢笨的老大,老二康进坤算是聪明人,因着是庶出的身份,性子打小就低调内敛,在康家的人缘也不错,随着年龄渐长,行事做派也愈发圆滑。原本康老爷子有意让他读书进学,走仕途之路的,奈何康进坤实在不是读书的种子,三次下场,三次不中,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康老爷子也只好歇了心思,索性让他跟着家里掌柜学做生意,好在效果还不错,这些年下来算是历练出来了,基本可以独挡一面了,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老二的胆气小了些,谨慎有余,进取不足,明显是个守成之人,至于其他的几个儿子,一群鼠目寸光且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不提也罢。

    康进坤进了书房,给自家老爷子请了安,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瞧着他谨慎的模样,康老爷子一阵头疼和无奈,暗叹道:康家的这一代算是废了。这也更坚定了康老爷子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决心。将今日与苏贞百里会面的情形照例说了一遍,便收声不在言语。康家老二听了,知道是自家老子在考验自己,也不好怠慢,便在心里仔细琢磨起来。

    按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苏贞家虽是权贵勋爵之家,可是康家也不差,自打顺治朝起就是内务府的九大皇商,单以财帛而论,康家算是大清国数一数二的门第,且近百年来,受过康家资助和恩惠的官员不计其数,势力盘根错节,真要是论起权势来,未必就比苏贞家差多少,甚至还能强上一头。这种形势下,自家老爷子却肯主动低头,甚至不惜自降身份去巴结逢迎一个晚辈,那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康家,逼得自家不得不降低身份去迎合对方,一种是老爷子确实认可对方,所以主动放低姿态,期望对方见到自己主动示弱,能有“千金买马骨”的心胸,在以后的合作中能有所让步。显然第一种是情况是不存在的,以老爷子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如果对方以势压人,自家老爷子绝对会和对方硬碰硬的对打一番才是。那就只有第二种情况了,老爷子绝对看好对方的行业,而且迫切的想加入进去,同时,对方的实力也已经获得了自家老爷子的认可,认为值得去结交和合作,甚至去巴结的地步。

    想到这里,康进坤一脸的惊讶,算下来,他康进坤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康家更是商贾世家,没想到一个小小苏贞家族,才做了几年的生意,就让自家老爷子如此认可?康进坤赶紧收敛下心神,将自己的想法和分析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听了康进坤的分析,康老爷子脸色略微好转一些,说道:“还算中规中矩,比你大哥强不少”,听了老爷子的话,康进坤高兴不已,他心里清楚的很,自家老爷子轻易不夸人,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更是从来不假辞色,今天能得到自家老爷子这句肯定的话,已经算是天大之喜了。

    康进坤稳定了一下情绪,又说道:“儿子刚赶回来,路上便听说皇上下了圣谕,将四阿哥家的大格格指给了苏贞家的二小子,想来苏贞家一时半会是出不了岔子,与他们合作的前景自然是不用担心”,康老爷子微微点头说道:“这话有些见地了,能见微知著,可见下了功夫了”。这话一出口,康进坤就不单单是高兴了,简直激动的浑身直哆嗦,脑子里不断回响着一个声音:我爹夸我了,我爹夸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