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在线阅读 - 第1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后,我一直派人在远处观察王伏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尽量使其不能察觉。得出的结果却令人震惊!”狄仁杰明白,王伏胜必定没什么破绽,否则自己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他清楚太子并非高高在上的性子,而能让太子得出震惊的结论,问道:“莫非在他身上竟无半分疏漏?”

    “没错,他既不贪财也不揽权,平日里生活简朴,为人友善又不仗势欺人,他的家人住在万年县,生活虽有些贫苦却安于清贫,与王伏胜定期有书信往来。”李弘补充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招待命妇绝对是项肥差,按理说,命妇们为了不犯某些不为人知的忌讳,通常会给些小恩小惠,乃至于不收反而会让人不安,成了某种潜规则。金钱积少成多,无论如何,他的家人不该这般清贫。若是他与家人不睦也就罢了,偏偏书信往来不断,怎么看都不像是不睦的样子。看似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狄仁杰极为认同,只觉得太子是个断案奇才,他却不知李弘本就是带着百分百的有色眼镜一点点盯着王伏胜看,有罪推论连证据都不用找,自然没那么难。

    只要有疑点就足以。

    “殿下,是否要先从其家人查起?”狄仁杰问道。

    “还有一人,郭行真。曾有人见过他们说过两句话,看起来只是偶遇时的问候。郭行真近半年来时常出入皇宫,自然也成了权贵家的门上客,他俩认识虽有迹可循,但我却觉得其中不简单。”

    接下来李弘向狄仁杰介绍了郭行真的基本情况,然后才告诉狄仁杰他对狄仁杰最后的安排——检校大理寺丞。

    别看大理寺丞只有从六品上,太子洗马是从五品下。明面上看着是跨越了大唐官员五品的门槛,但实际上,太子洗马更像是个虚职,按制洗马掌东宫四库图籍缮写、刊缉之事。像郭瑜能教李弘并非因为他是洗马,而是为了方便他教李弘经义才让他当了洗马。

    而大理寺丞就不同了,本身就具备对全国各地案件的复核权,还是犯下流放、死罪的犯人申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个涉及到民生的重要职位。

    所以,太子洗马李弘找皇后求一求就能解决,但大理寺丞他必须亲自找到皇帝。

    好在去年李弘本就帮皇帝录问过在京被囚应流、死者,也不算毫无来由,前两天他总算为狄仁杰谋了个检校大理寺丞,所谓检校,就是临时代理的意思,干得好就可以转正。

    当然,要不是狄仁杰在并州法曹参军的位置上干的不错,即便李弘再怎么相助,狄仁杰也不可能完成从地方法曹到大理寺中坚的转变。

    历史上,狄仁杰差不多十年后才成为大理寺丞。

    因此,这其实也是对狄仁杰很大的考验,他必须完成李弘的托付,同时还得保证自己能在大理寺顺利转正,不然他恐怕无颜再进东宫了!

    皇帝只当狄仁杰通过阎立本的途径结识了太子,太子重视人才在李治看来绝对是好事,并未给李弘设置什么阻碍,只不过一直推到了狄仁杰进京才答应,大约是在暗暗教太子怎么一步步施恩吧。

    昔日唐太宗去世前,将李勣贬官,并告诉李治等他登基后再重用李勣,这样李勣就会归心与他。

    ……

    出了东宫,狄仁杰望着前方的坊墙,意气风发。

    作为协助者的李敬业和许彦伯跟在了身后,他们很清楚太子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不敢耍脾气。但能让他们主动出多少力,那就要看狄仁杰自己了。

    “两位郎君,某初来乍到,于长安所知不多,殿下所托乃是机密之事,何不去我住处详谈?”

    李、许二人前脚得到太子私下召见答应地好好的,如今才出东宫,自然不好立刻违逆狄仁杰。

    狄仁杰的宅子自然是包办一切的李弘让阎庄提前准备好的,施恩嘛,要的就是无以为报。宅子位于平康坊,时人提到平康坊便想到了三曲,实际上,三曲只占了平康坊北门东。平康坊距离皇城近,住着许多达官显贵,有名的如已经离世的李靖、褚遂良、孔颖达等,算是长安城房价能排前几的坊了。

    ……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得益于皇帝去岁带着太子亲自过问在京的囚犯,大理寺、刑部去年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两百,大理寺的积案并不算多。

    狄仁杰是有真才实能的,和在并州时差不多,他花了半旬的时间了解卷宗,又花了一旬调查取证,然后在半旬之内把本就积压不多的两百多起案件解决了,涉及到一千多人。比他当初在并州做的更快。

    李敬业曾在李弘面前笑谈:“有一段时间,负责提人的差役都跟不上狄怀英判决的速度了,无奈,只能找堂前的差役帮忙,狄怀英只留了两个,一点都不担心堂前生乱。”

    就这样,狄仁杰彻底在大理寺站稳了脚跟。

    做好本职的同时,狄仁杰也没忘记李弘的嘱托,他向来不是个教条主义者,一点都不纠结与使用大理寺的力量,联合不论在长安县还是万年县都有几分薄面的李敬业和许彦伯,倒真的查出了些蛛丝马迹。

    狄仁杰在忙来忙去地查案,李弘就轻松多了。

    他正跟在李治身后逛宅子,前头那个侧了李治一个身位正引路的,正是如今名噪一时的上官相公。上官仪是早年间的进士出身,是以他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文采得到了两任皇帝的肯定。

    跟在李治后面,李弘左手牵着李贤右手牵着李显,左顾右盼。本就是在逛园子,李弘的表现倒也不算失礼,况且在场能指责李弘的都在前头了。

    自从蓬莱宫建成后,李治的病情似乎真的有了好转,虽有反复不能根治但未曾更严重过,前些日子又有轻微反复,好了之后李治又静极思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