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再到马邑
呼延灼冷冷的看着雁门关的厮杀,心里不停的咒骂汉人的卑鄙,攻城已经两天,城头迎战休屠军的依旧是五百弓箭兵和五百长枪兵,两日的进攻仿佛没有发生一般。 原本士卒禀告说雁门关只有两百不到守军,可等他派士卒前去攻城的时候,却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两天时间损失了将近三千休屠士卒,可城墙之上的守军却一个没少,这让他多少有些没底。 “派两百骑兵,在城下放箭,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呼延灼对着身边的亲卫命令道。 “大帅,骑兵上前,恐怕会有伤亡,要不还是。。” “去下令,那来的这么多废话” 呼延灼抬起马鞭抽打在那个亲兵身上,亲兵被打也不敢吭声,调转战马,去后面的骑兵下令去了。 呼延灼也不想匈奴的士卒死在攻城战上,可休屠的弓箭兵根本靠近不了城墙,如果匈奴人一直不派兵上前,休屠士卒的怨气会很大的。 不到片刻,两百匈奴骑兵,奔驰的冲向城墙,在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张弓搭箭,借着战马的惯性又向前奔驰了几十步,一蓬箭雨飞向城墙之上的弓箭兵阵营,顿时有几十人中间到底。 而匈奴骑兵一箭射完,调转马头,迅速逃离城墙上弓箭兵的射程范围,只有几个倒霉孩子中箭摔落下战马。 突然间的一波箭雨,顿时打乱城墙之上的防守,休屠人趁此机会,奋力向上攀爬,顿时有一两百人等上城墙,城墙之上的长枪兵出现了一会混乱,伤亡也随之增大,好在后面的楼梯之上藏在两百名三星长枪兵迅速杀出,将稳住了局面。 范冲看着远去的匈奴兵,露出了一抹冷笑,他刚才看到骑兵冲来,自然知道匈奴将领的打算,只所以没有提前布置,而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匈奴人尝到了甜头,自然会再次使用。 果然如范冲料想的一样,不到半个时辰,两百匈奴骑兵再次杀来,弓箭兵早有准备,迎面一蓬箭雨率先射去,两蓬箭雨在空中相遇,这次匈奴人的倒霉鬼多了不少,至少有五六十人中箭到底,而城墙之上的弓箭兵却因为刀盾兵的掩护,只有十几个士卒被弓箭射伤。 从早上一直激战到晌午,匈奴人因为吃了小亏,也没再派遣匈奴骑兵射箭sao扰,休屠士卒的攻势猛然间增加不少,仿佛不要命一样冲上城墙,范冲也急忙派遣两百一星长枪兵上城守卫,而楼梯上的两百三星长枪兵却为了以防万一,并未派遣上去。 正在这时一阵隆隆的马蹄声想起,一队匈奴策马冲来,足有五六百人,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城墙的刀盾兵已经将木盾架在弓箭兵的头顶,而弓箭兵已经张弓搭箭,对准了城墙之下的骑兵。 两蓬箭雨飞出,却是擦身而过的射向长枪兵的阵营,顿时带起一阵血花。长枪兵纷纷中箭到底。连带着在城墙上激战的休屠人,也成了箭下的亡魂。 一阵攻击,长枪兵最少两百人到底。休屠人最少也有一百多人。 范冲看到一阵心疼,没想到这个匈奴的将领这么狠心,上面还有休屠人,他也丝毫的不顾及。这些士卒经过磨砺的,大部分都已经升到了二星,再经过一日的厮杀,其中一半人都能升到三星。 匈奴骑兵也付出了代价,至少一百多人摔下战马。被随后的战马踩成rou泥。 随后的攻势愈加的强烈。城墙之下已经堆积了厚厚的尸体,整个雁门的西城墙已经被鲜血染红,城墙之下血流成河,一时间难以渗入泥土,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血坑,仿佛是人间炼狱。 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匈奴人才缓缓的退去。 看着远去的敌军,范冲的心里不由的沉重起来。伤亡已经统计出来,雁门关守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一千,而休屠人的今日伤亡至少有一千五百多人,而匈奴人也伤亡了将近三百人。 虽然休屠人的伤亡比起汉军多的多,可休屠人数多。还有八千匈奴兵在旁虎视眈眈,现在雁门关的守军已经不足六千,好在精锐都在,这样范冲的心里稍微踏实了不少。 翌日黎明时分,匈奴人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激战再次爆发,令呼延灼抓狂的是,城墙之上的守军依旧是五百长枪兵,五百弓箭兵,而且衣衫整洁。就连城墙之下的尸体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连一个箭矢都找不到,仿佛昨日的激战不曾发生一般。
范冲就是不想匈奴将领看出雁门关的虚实,每天都是不同的士卒守城,这样会给敌方一个错觉,仿佛雁门关的守军无穷无尽,深不见底一般。 中间匈奴骑兵又跑来几次放箭,好在长枪兵有了准备,尽量找地方躲避,不过匈奴人很是狡猾,有时候射弓箭兵,有时候射长枪兵,让范冲也不由的邹紧眉头。他现在倒是有些想念楚羽了,若楚羽在,这些弓箭兵的射程还能增加二十步,这样三星的弓箭兵就能射程两轮箭矢。 攻城战又持续了三日,城墙之上的守军,有许多都是带伤轮换。城墙之上的变化,自然逃不掉呼延灼的眼睛。 “雕虫小技罢了,在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呼延灼冷哼一声,命令士卒们继续攻城。 “杀汉军士卒一名,奖励一头牛,登上城墙奖励一只羊” 呼延灼的声音很大,传遍了整个战场,休屠人闻言。进攻更加的犀利。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城墙之上凶险万分,几次差点失手。 现在城墙的守军也只有三千多人,两人基本上没有了一星士卒,范冲倒是想从新招募一些一星弓箭兵,可他没有雁门关的权限,只能等王刚前来在做打算。 一直军队浩浩荡荡,再次来到一个岔路口。不远处便是一个县城,虽然天色已经暗淡,但是城门之上的两个大字却格外的醒目。 马邑 这是王刚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抬头看见的。对王刚而言,如同他出生的地方一般,军队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前往雁门关,而王刚则驻立路口,远远的看着马邑的城墙,久久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