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44章 唐朝的重型武器

第44章 唐朝的重型武器

    张寻跟王大户撂下狠话,说两日后大军取粮。实际上他还是想给对方机会,否则完全可以当天就带兵过来。

    像王家这种富户,虽然可恨,但却轻易招惹不得。用后世的话说,这是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代表着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顺应着历史发展大势。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也无法动摇地主阶级的统治。即便像绿林军、红巾军那样最终定鼎中原,还是会蜕变成为地主阶级。在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这个阶级就代表着正义。然而后世穿越来的张寻,对此似乎还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张寻给对方两日宽限,完全是性格使然。如果是赵东阳说了算,恐怕当时就闯进去了。

    返回驻地茶恩寺,还有很多事要忙。首先就是要听取踏白都头施惊墨的汇报。许州前线的战况,张寻要求每半日一报。

    头两日,王建攻城十分猛烈,然而周岌凭着许州的坚城,坚守不出。舞阳军付出不少伤亡,却没有取得太多战果。这几日,王建的攻势处于暂停的状态。舞阳军四下出击,搜罗房梁巨木等,着手制作攻城器械。

    听到这里,张寻打断说:“我曾见过舞阳军中随行有大量的云梯、冲车。数量还不够吗?还要制造什么?”

    “抛车。”施惊墨说:“不知将军听没听过这个东西,这是一种由巨木制成的攻城器械,可以将百斤重的大石抛出二三百步远。所击无不摧毁,哪怕几丈厚的城墙,也能入墙三尺,地动山摇!”

    张寻点了点头,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见施惊墨不再说话,又说:“但我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实物。子砚给我详细说说。”

    施惊墨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个草图,上面画着一个机械,正是抛车。

    “属下派人潜入舞阳军中,偷偷绘下了抛车的形制。如图上画的,这抛车分为木架和砲稍两部分。这根杠在横杆上的巨木,就是炮稍。炮稍的前段栓有二十根绳索,后端栓有一个容纳石弹的皮套。发射时,装好石弹,十余军士同时用力向下扯动绳索,石弹在炮稍的抛射下,就能直抵目标。”

    “一架抛车,需要多少人施放?”

    “十人稳住支架,二十人同时扯动炮稍,大约要三十人释放。”

    张寻点了点头。根据施惊墨的描述,王建军中建造的,是典型的人力抛石机。在前火器时代的古代战争史上,抛石机扮演着大炮的角色。历史上东西方各出现过上百种不同形制的抛石机。根据抛射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扭力抛石机、人力抛石机和配重抛石机。

    其中,扭力抛石机受材料工艺所限,历史上的戏份较轻。所以主要就是人力抛石机和配重抛石机两种。顾名思义,人力抛石机就是像施惊墨描述的那样,由二十人同时扯动炮稍,发射石弹。这种抛石机可大可小,据历史记载,最大的曾经出现过需要250人同时cao作的抛车。

    配重抛石机出现的历史稍晚。这种抛石机不再由人力扯动,而是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则顺势抛出。

    与人力抛石机相比,配重式的优势并不在于威力。而是在于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固定的抛射弹道。人力很难保证每次释放的力量都一样,因此发出的石弹,经常是忽远忽近,打的不准。而配重抛石机由于配重固定,保证了稳定的释放力道,因此每一弹打出的距离和位置都基本恒定。这在作战时的好处不言而喻,只要将抛车摆在合适的位置,炮手闭眼睛都能打准。

    另外,配重式抛石机还节省了大量人力。只需十余人,就能cao纵过去需要四五十人的抛石机。正是因此,金兵攻汴时,才能“一夜安炮五千余座”。

    然而配重式抛石机直到三百多年后的公元十二世纪才在中原大地上出现。张寻穿越的这个年代,只有人力抛石机。

    张寻长叹一声,穿越了这么久,老子终于能攀科技了!

    当初张寻想超越时代的搞火器,结果折了宋蛮他老爹。这或许就是“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但这回他信心满满,五百年后出现的火器搞不定,三百年后出现的配重式抛石机还搞不定吗?

    张寻环顾麾下各将,问:“我想仿制这种抛车,谁愿领命?”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无人吱声。也难怪,张寻手底下,不是大老粗,就是毛头小伙,抛车在这个年代好歹也算“精密仪器”,这些军汉哪能懂呢。

    张寻摇了摇头,看来这事还是得自己亲自办。没想到李暮忽然说话了:“让我试试吧。”

    这可出乎张寻意料,平时李暮这小子是凡事往后缩,今天怎么主动请缨了?张寻生怕这小子后悔,赶忙一锤定音:“好!仿造抛车一事就交与李都头!李都头制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诸位需全力协助,不得有误!”

    会后,张寻单独找李暮聊,还叫上了赵东阳。

    “你小子到底行不行?可别弄砸了。这是咱们穿越以来第一次攀科技,仿造人力抛石机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搞配重式抛石机呢!”

    李暮成竹在胸的说:“寻哥,你可别小看我。你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去技校学挖掘机技术吗?”

    “不是因为干zhi销失败了,才想去学门手艺吗?”赵东阳插话。

    “错!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我啊,打小就是一个机械迷!想我李暮李西沉,三岁徒手拆木马,七岁拆了我爷爷的自行车,十岁就能自己换灯泡,十二岁时达到了我机械人生的巅峰,用木头做了一款变形金刚,跟当时商店里卖的90多块钱一个的擎天柱几乎一模一样!还获得了我们八马路小学的小发明奖,我呀,唉,如果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根本就没达芬奇什么事了!”

    “吹,接着吹,那你大学咋不读工业设计呢?”赵东阳说。

    “哎,打人别打脸,你不知道他高考才二百多分吗?”张寻爆料。

    “赵秃子你别说我,你高三念完了吗?你高考还零分呢!你有脸说我!”李暮不敢说张寻,对赵东阳的嘲讽却是不依不饶。

    赵东阳甩了甩一头秀发,说:“谁是秃子?谁是秃子?哥有头发!”穿越后赵东阳多次被人误认为是和尚,只好入“唐”随俗,蓄起了长发。

    看着赵李二人像当年同寝时一样比比划划,张寻心头忽然升起一股暖流。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穿越半年了,经历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三个人像这样在一起畅快聊天的时光却越来越少了。人前一句“将军”,一句“李都头”,“赵都头”,似乎将兄弟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张寻感慨,但愿人长久,千万不要物是人非!

    长葛县虽然人少,张寻却依然在茶恩寺外张了榜,设置了一处征兵点。俗话说,苍蝇腿也是rou,能招一个是一个。然而整整两天了,一个应征的都没有。

    负责征兵工作的是辎重都头肖虎。这肖虎矮矮胖胖的,逢人未说话先送上一个笑脸,不像军汉,倒像商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处事非常圆滑。张寻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让他负责征兵。以应对各种可能遇到的人或情况。

    征兵第三天头上,忽然来了一个少年。

    这少年大概有十七八岁,骑着一匹雪白带斑点的骏马,谓之“千里银河”。身穿雪亮的山文铁甲,腰间挂着大红鞘的横刀,背上背着一把精雕的角弓。一望就不是平常人家子弟。肖虎满脸堆笑的迎上来。

    白马少年抢先一步说话:“你们这是干嘛的?”

    肖虎一愣,莫非不识字?他指了指榜文上的大字,说:“招兵。”

    “只招兵吗?”少年眼也不抬的问。

    什么叫只招兵吗?一句话给肖虎问懵了,不招兵还能招婿啊?

    “只招兵。”肖虎回道。

    “不招将吗?”少年又问。

    肖虎乐了,说:“小壮士说笑了,从来都是招兵,没有招将的。再说了,哪一个将校不是从小兵当起的呢?哪有一从军就做将的?”

    白马少年摇摇头道:“你见识短了。姜子牙以渔叟为相,诸葛亮出山就做军师。项羽从军就是先锋,韩信登坛拜将前不过是一介布衣。你怎么能说没有招将的呢?”

    肖虎吃惊这少年的见识,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但还是出言相激说:“姜太公是‘百家宗师’,诸葛武侯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韩信国士无双、略不世出。这样的人杰,自然不用从小兵当起。但这样的人,普天下又有几个呢?”

    那少年用马鞭指指自己:“呐!这就有一个。”

    肖虎哈哈大笑:“好一个自负的少年!说说看,你有什么过人之处?”

    只见白马少年缓缓摘下背上的角弓,从箭壶中抽出一支利箭,弯弓搭箭,嗖的一声,茶恩寺内高悬的一面“张”字大旗应声而落。少年立马处距离寺内旗杆足有一百余步,竟然一箭射断了绑旗的绳索!

    肖虎大吃一惊,连忙说:“小将军在此稍候,我这就去请我家将军出来相见!”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征兵处处长肖虎,还是有这个觉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