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希望与图腾在线阅读 - 第三五二章 石阡的民族村寨(二)

第三五二章 石阡的民族村寨(二)

    导游黄桂蓉继续介绍道:

    “在这七棵枫树上栖息着上千只白鹤,白鹤们从不到其他古树上居住,每天早出晚归,在这个村子里,白鹤是村民们的吉祥物,白鹤每天如期而至,向村民们报着平安,所以在这个村子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很注意对白鹤及其他鸟类的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也体现了村民善良、纯朴的内心。大家如果沾上鸟粪,千万不要惊慌,说明你将有好运降临哦!

    “那么,当初周氏祖先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地方作为栖息之所呢?因为这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大家请看,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指廖贤河,右白虎指白虎山,后玄武指我们站立的龟山,当初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朱雀,这些鸟类是他们人为引来的。”

    一行人来到了一棵桂花树前。

    “这棵桂花树,也叫木犀树,四季常青。大家请看:这棵树是同根分叉的,又叫‘姊妹树’,一棵开白花、一棵开黄花,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银桂’,据村民介绍,在遇到好年景,全部都会开黄花,意味那一年遍地是黄金。”导游黄桂蓉讲解道。

    走到一栋楼阁前,黄桂蓉介绍说道:

    “这座古建筑叫‘梓潼阁’,旧时称‘梓潼宫’,梓潼阁总占地约三千平方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永历八年又捐资建阁一座,圣像四尊,清代康熙三年捐资重修;嘉庆六年修建左右配殿,圣像五尊。同治二年被苗匪烧尽,一位住持禅师邀集民众于同治六年重修。石刻碑记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前面的那条标语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之所以没有被涂抹掉,主要是为了保存一些历史的原有痕迹。两边的配殿,曾经是周氏家族中的一位名人叫周国祯的与和尚的住所,传说周国祯为了方便朝拜神灵而居住在此,而和尚则是为了看护神像和每天敲钟。梓潼宫前过去有一口大钟,敲击时声震如雷,十里以外都能听见和尚敲钟。早上三下,晚上四下,喻为‘朝三暮四’!当年,梓潼宫僧众出入,暮鼓晨钟,香火旺盛,成为一方朝拜之地。”

    走过“梓潼宫”后前面又有一棵较大的紫薇树,导游黄桂蓉讲解时,形容树身颜色如rou色,若少女肌肤,还说树型神奇妖异,当地人称“哈哈树”,解释说是只要人的手在树身上轻轻抚摸,整个树身便“哈哈大笑”起来,吴总等人便也抚摸了一下,只不过树没有“哈哈大笑”倒是轻微地抖动了几下!

    走过紫薇树,一座古墓出现在眼前。导游黄桂蓉讲解道:

    “下面我们看到的这座古墓,其主人就是我们提到的叫周国祯的。周国祯是周氏第四代祖先,生于大明万历三十年年,死于大清康熙二十四年。周国祯系省上房书时中人书,他的思想和主张深刻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一个地方的文化代代传承,因而就有了底蕴,说到古寨的耕读文化,就不能不提到这位周国祯老先生。在周氏发展到周国祯这一代时,已经成为殷实大户,但恰逢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土匪猖獗至极,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业,周国祯步入仕途,走上了当官的道路,官至上省藩署参房。

    “康熙年间,遭吴王兵变,地方玉石俱焚,周氏祖先遭其毒害,仅存家丁几人,唯独周国祯全家安然无恙。于是他又被派往湖广经政所任职,妻小留至家中,不幸归家才几天时间,妻子和七个儿子相继而亡。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周国祯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他后悔道:‘这是做官的后果!’于是发誓永不做官,于是他将文凭札照收藏起来,朝夕修斋念佛,广行布施,沉浸在莫大的悲痛与悔恨之中。

    “当时,直桥河西有位李公好心劝慰,并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在年过六旬之际,却喜得三子,老来得子让他欣喜不已,此时,他敬天地,礼神明,救难救急,无善不施。当年,他到洋溪给他最敬重的雷外公拜年,晚上梦中见到三位白发老人,指给他青龙岩下有一块阴地,是块风水宝地,最后他果然得到了这一阴地,作为百年之后的栖息之所。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座坟墓是一座假坟,其实周国祯真正被下葬的地方是青龙岩下的那座岩xue里,当地人称之为岩xue葬,那座古墓以一绝壁为天然屏障,周围由参天大树覆盖,色深如黛,浑然一体。

    “岩xue前面神奇而又神秘,除了有东西流向的廖贤河外,是那棵玉立河畔悬崖间的倒栽松神奇无比。特别是关于倒栽松的来历的传说更是赋予了倒栽松的神秘色彩。传说是当年周国祯的侄女,在八岁时,因兵荒马乱,被俘掳至云南,并许配给张龙,小夫妻俩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文标,在任清代绿营中的武官时,出兵行至思南板桥,他手持母亲写的书信,在不妨碍军务的情况下到楼上顺便寻亲,但他却遭小人陷害,有人向官府禀报说他停兵不前,于是他被责令回到原籍,为帮他筹集路费,周国祯等便变卖田业全力帮助他。

    “后来,周国祯寻亲至云南,回来时,背来三棵松树栽下,相传这松树要倒着栽,但唯一活下来的便是悬崖峭壁间的这棵倒栽松。周围光秃秃的山峰间没有一棵树,它却在这里经受着千年的风和雨。人们这样称赞道:‘它的弯曲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棵树暗示出了一种不屈于压力的坚强性格。

    “楼上古寨中古墓众多,值得一提的是文林郎古墓。这是周学颐夫妻合葬冢,文林郎为文散官,官居七品,无具体执掌事务,是个闲官,他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出众的文人。大家请看墓联‘老树经霜晚节犹贞古干,奇花醉雨瑶池尚播余辉’。上联刻画了一位儒雅清健的长者形象,下联‘奇花醉雨’造语惊艳,令人不由艳羡墓中这一对老夫少妻,白女红颜,恩爱常新;老汉风流倜傥,少妇绰约妩媚,解语怜人,恍然想见其相倚相倾相笑语,真可谓人间仙侣!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两人相继去世,中间只间隔了仅仅五年时间。

    “古寨中还有一处不得不看的古墓,这就是‘九子十秀才’古墓,古墓的主人是周氏六世祖周易之妻黄氏,石碑立于清代嘉庆八年,距今已两百余年历史,相传他们的九个儿孙和女婿中有十个都是秀才,其‘人杰地灵’可见一斑。周易年方二十,精通诗书,并努力支撑家业。周易说,人生最大乐事,莫重于孝子贤孙,而孝子贤孙都由祖宗积德得来。于是,他的两个儿子便潜心求学,他们夫妇努力耕作。后来,他们又有了两个小儿子,另外,潜心求学的两个大儿子都考上了秀才,于是,更加责备,训诲两个小儿子。石阡府罗公赐予夫妇‘燕山丸熊训子,积厚流光’之匾。结果他们的两个小儿子和一个孙子又考上了‘秀才’。其古墓有一对联:‘案多黄卷曾传子,箧有熊丸又授孙’。从此,‘丸熊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也人才辈出,书香门第之家比比皆是,但却无一人做官。”

    看完了古墓,导游指着一小山介绍道:

    “在拥有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的廖贤河畔,有一处景观,名曰:‘公公背媳妇’山,景观形状酷似两个人的躯体。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楼上古寨的居民为逃避洪灾,都全迁移到对面的山上,一般都是每个家庭中的男人背着女人淌过廖贤河,爬到山上去,而有一家人只有‘公公’和失去丈夫的‘媳妇’,所以‘公公’担起了背媳妇的重任,长此以往,‘公公’与‘媳妇’之间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不被人祝福的,被视为纲常混乱,遭到了村民的唾弃。有一天,胆大的‘公公’还是不顾众人的反对,背上了‘媳妇’,一瞬间,电闪雷鸣,‘公公’的脑袋不知怎的‘哗’地一声响掉到了廖贤河内。直至今天,‘媳妇’仍在‘公公’的背上,似乎在向人们展现这段感情。

    “好了,吴总,我们来楼上古寨都老半天了,但一直还没有真正进到古寨去,按下来我们便进古寨去,体会一下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寨的独特魅力。不过呢,在进入古寨之前,还有一处景点我们要经过,那就是‘楠桂桥’,它建于明末崇祯二年,桥身由一整块青石板组成,长约三米,厚约零点三米,重约二十吨。据说是从三公里以外的山上采下来的,我们难以想象这里的古人是如何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下这奇迹的。因前面有一棵楠树和桂花树,因而取名‘楠桂桥’。两棵树高大挺拔,四季常青,相距十多米,就像一个别具一格的寨门,但这两棵树不幸在十几年前被大风刮断。

    “据说楠桂桥是周国祯出资修建的,这是在他六旬得子后,为敬天地,礼神明,扶难济急,无善不为的情况下而建的。”

    过了那石板桥,导游黄桂蓉说道:

    “吴总,我们走了一段路,是不是有点渴了?想不想喝一口山泉再继续前行呢?如果想的话,下面我带大家去喝‘天福井’的甘泉吧!天福井由民众集资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井水从龙舌状的水孔中流出来,经两口露天井再流向远方,泉水清凉甘甜,从不浑浊,也不枯竭,泉水养育了这里的人民,当地老百姓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天福井的井水会给你带来六大好运:添福、添寿、添运,升官、发财、泡妞,各位可一定不要错过哦!”

    吴总一行真的人人都尝了一口天福井的井水后,便跟着黄桂蓉沿着山路,进入了古寨。导游黄桂蓉介绍道:

    “古寨坐东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其整体布局为“寿”字形结构,所有巷道均为青石铺就。暗蓝而溜光的青石板路古朴狭长,几百年来一直躺在这幽深静谧的古巷,没有怨言,没有呻吟,送走古人,迎来今人。在青石板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瓦木屋,都是明清建筑,在这样一个大寨里,没有一栋砖房,更不用说现代装饰材料。家家户户的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鹊,全是吉祥物,表现了村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门和香龛上的对联与其他乡村迥然不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书堪称精品,且看周正典家由他自撰的香龛的对联为:清晨朗诵尧夫句;静夜恭焚闻道香。堂屋中柱对联是:做明白人在倘佯中保留正气;作平凡事于关节处乃有典型。‘正典’二字嵌入对联,十分自然而巧妙。周正典在现今的石阡知名度颇高,曾经在县直某部门供职,不仅诗书有大家风度,且打得一手好算盘,他能将算盘顶在头上,左右开弓十分娴熟地拨弄珠子,而且分毫不差。

    “楼上古寨不同其他村寨的地方还在于他的房屋格局,‘歪门斜道’是这里的‘一怪’,也就是各家各户的龙门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歪门四合院据说是以前大户人家财不外露的体现,并反映出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不夸张、不张扬、含蓄平实的个性,随处可见的、永远歪着开的‘八字’龙门,始终不渝地等待着远方客人的到来,整个古寨展现出一种宁静、详和之美!

    “古寨中还有一座特色民居,明代马桑木古建筑,这是楼上最古老的民居之一,始建于明代中期,据说是用马桑木修建的,清咸丰十一年被苗教烧毁房屋时有幸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大家都知道:马桑木是一种不易燃烧的木材,且非常矮小,所以这座古居看起来给人一种空间很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