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乞丐
“你是料定哀家不会动你了!”殷太后阴沉道。 “在下不清楚,但在下认为太后乃一国之母,心胸是何等的宽阔,必然不会与在下这等升斗小民计较的!” 董策脸上镇定异常,简直如同死猪不怕开水烫,让殷太后看不出有一丝的恐惧与害怕。 在这件事情上,董策有错吗?没错,他只是献计策而已,你同不同意与他无关,归根结底,不过是自己问得不够详细罢了,但正因如此,才让她很不爽! “好一张利嘴!”殷太后忽然笑了。 董策狭长的眼角忽然皱出几道皱纹,一股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 “你是否在等贤王回京,然后陪他回江南?” 殷太后一句话,便揭破了董策真正的用心! 他的确在等,贤王出使突厥已有大半年,眼下的确是准备回京复命,董策只要抓住这次机会,便能安然的回江南了。 只是他真没想到,太后居然能看破这一点! “这女人果然不简单!” 董策苦笑一声,道:“以前在下的确有这想法,但现在,身为院主,留下也无妨,传教而已,在哪里都一样。” 殷太后不知道董策的话有几分真,她微微一笑,道:“很好,那你便继续做你的院主,哪儿也别去!”说罢,殷太后转身便要离开。 可转过身子时,却看到,张统领和几个铁鹰卫瑟瑟抖的跪在不远处。 “以后要注意休息!”殷太后说完,没有人能看到她帷帽下的脸色是怎样的,却都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对于太后的话,张统领几人自然是莫名其妙,他们还以为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被董策这家伙给阴了,之后必然要受到责罚,可是结果太后却反而让他们注意休息,这算什么事啊? 待太后一走,张统领几人便急忙起身,一脸凶相的向董策走来。 “好你个……”张统领正要怒斥董策几句,然后开打。 却哪里能想得到,董策起身笑道:“想必,张统领也不想让外人知道,我们之间的事情吧!” “嗯?”张统领几人一愣,然后顿时老脸一红。 这可是阴沟里翻船啊,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那自然不想让外人知道了。 “难道你没和太后说?”张统领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为何要说?说了,张统领少不了要贬一级,在下也因为殴打朝廷命……” “好!此事就此揭过!”张统领急忙出声打断了董策的话,最后还不忘威胁几句,这才恨恨的盯着董策离开。 “统领大人,难道就这样算了?”一名铁鹰卫苦着脸道。 “那还能怎么办?没看太后都不下令惩治他吗,现在虽然不知太后留着他有何作用,但只要太后一日不开口,我们便不能动此人!” 哑巴亏谁也不想吃,因为吃了后,你就要成哑巴,只能认了!谁让他们自己大意呢,没料到董策居然还会些武艺,趁他们不备突然偷袭。 董策便这般一点事也没有的走出了铁鹰府,这在外人看来,是很神奇的事情! 可只有董策知道,这一次太后的妥协,是将他逼到了死路,以后他绝对不能给黄瑾出谋划策了,而要一心一意的为太后办事! 当然,经过这件事,董策也绝不会帮助黄瑾了。 妈的,太蠢了! 董策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明明事前都把计划告诉他了,结果,这家伙还是一意孤行,也不知到他急什么? 也难怪,若太后不是真想当什么武则天,光是这一点,她就绝不能把权力交给黄瑾,因为给了他权力,等于是给了某些大臣权力,然后,她只能看着大臣把儿子玩得团团转。 没心机,没城府,还不肯接受身边人的提议,非要自以为是的干,这比董策的小皮还难教,至少小皮现在知道,吃饭的时候会准时回来。 当董策走出铁鹰府没多远,忽然,一辆马车驶到他面前,车帘掀起,露出了丁老皱巴巴的面孔。 董策一叹,没有接受丁老的邀请上车,而是鞠了一躬,对着车窗道:“以前,在下做过一件事,这件事,被很多人骂过,他们不理解我为何这样做,是冷血,还是自以为是?”
“这件事,不过是因为在下遇到了两个乞丐,一个是为了救人的年轻人,他冲入火场,救出了很多被困的人,但他自己却被严重的烧伤,导致大片的皮肤与筋脉受损,再也无法劳作,很可怜,而另一位,则是四肢健全的中年人,刚好,在下身上只有一锭银子,最后,我选择给了中年人!” “因为这件事,在下被旁边的人痛斥过,有人说我傻,有人说我装,不把钱施舍给因救人而无法劳作的好人,反而给明显是好吃懒做,装成乞丐行骗的中年人。” “那么在下就想问他们,为何,救人的人没人救?是因他当初救出的全是狼心狗肺之辈吗?结果没人能回答我,虽然在我眼里,他的确是救人的英雄,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英雄,轮不到普通人去怜悯!” “而我之所以施舍中年人,是因为,一个正常的人,穿着一身臭烘烘的乞丐装,表演了一场名为‘可怜’的短剧,我觉得他演得不错,掏钱买票,支持一下他的艺术表演,仅此而已。” 言尽,董策拱拱手后,绕道离去。 看着董策离去的身影,丁老长叹一声,笑道:“董议郎还是一如既往的敢说啊!” 这天下间,敢把一国皇帝和太后比喻成两个乞丐的,除了董策也没谁了。 丁老很是难受,不是因为董策不想再帮助黄瑾,而是黄瑾自己,难以扶正啊! 之前丁老回了一趟宫里,问了黄瑾,结果得知,黄瑾却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的,他需要的是天子门生,需要的是天下年轻俊杰的支持,一旦这帮人入朝,必将很快取代了那些老臣,如此,他有何必求这帮老家伙呢? 在黄瑾的角度,这或许是对的,因为他有很强的反抗心理,自己没权时,这群老家伙从未不为自己开口,而今,朕能通过科举,展自己的势力,为何又要反过来讨好这群老家伙? 可这在丁老或者董策看来,有理想的年轻人是好的,只是你这样做,只会撞墙! 若明悟也就罢,若悟不透,一生止于此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