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基业
第二十四章基业 “南下。”朱重九看了唐子豪一眼,眉头微皱。 “大总管恕罪。”唐子豪赶紧起身拱了下手,低声解释,“并非下官有意窃听军机,只是大总管和吴将军刚才打得过于兴起,沒发现下官在场,而下官想要躲闪,却也來不及。” “无妨。”朱重九摆了摆手,笑着回应,“子豪原本就不算外人,不过子豪怎么会猜到,我军即将南下。” “大总管乃守信之人。”唐子豪再次拱了下手,话语里,不知不觉间就带上了几分感慨,“既然在高邮之约里跟红巾诸将说定了,五年之内不得相互攻杀,就肯定不会主动违誓,而淮安军东面乃是大海,西面除了毛贵将军、我颍州红巾之外,只剩下了一个朱重八,所以大总管下一步能攻略的地方,只有黄河以北与长江以南。” “黄河以北的蒙元朝廷乃百足之虫。”朱重九接过唐子豪的话头,几乎与对方异口同声。 “而长江之南,自董抟霄死后,何人能挡大总管兵锋。”唐子豪将声音陡然提高,唯恐自己的风头被抢掉一般急切地补充,“所以,下官以为,大总管接下來肯定要挥师江浙,以两浙之米粮,养淮扬之民,不再坐视自家命根子握在他人之手。” “这话倒也沒错,可你刚才所说的帝王之基业又在哪里。”朱重九深深看了唐子豪几眼,强压住心头惊诧回应,在这之前,他一直将唐子豪当作个神棍,或者合格的宣传鼓动者來看待,而现在却霍然发现,此人的见识绝对非同一般。 “在这儿。”唐子豪接下來的表现,愈发让朱重九刮目相看,只见他用手指沾了一点茶水,迅速于身前的石桌上,勾勒出了一幅极为简易的地图,然后指着其中靠近长江的几处,大声补充道:“此乃镇江,早已经被大总管收入囊中,下官就不多啰嗦了,此乃常州,以南以东,如今尽入伪吴王张士诚之手,大总管不愿意跟他一般见识,下官也不去做那个恶人,但镇江之西,集庆、太平、宁国、广德四路,眼下却是无主之地,蒙元守将淮西宣慰使康茂才乃鼠目寸光之辈,只知道凭险据守集庆,以防王克柔将军挥师西犯,却不顾其身后的太平路,而太平路治所当涂附近,有一道马江与扬子江江纵横相交,其交汇处,便是个天然深水良港,万石巨船可由扬子江长驱直入。” “你说的可是采石矶,。”沒等他把话说完,朱重九的声音已经变了调,站起身,冲着吴良谋吩咐,“去,找人把舆图抬过來,让唐左使指个清楚。” 他的确在设想派遣军队渡江作战,攻略江浙,但他的先前的战略构思却是,先派胡大海的第二军团过江,把王克柔的队伍换回扬州來整训,然后以胡大海为先锋,徐达为主帅,吴良谋为策应,集中三个军团的力量,由镇江向西,打垮康茂才,夺取集庆,也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江苏南京。 这个办法肯定非常稳妥,凭着三个主力军团,六万余战兵,只要不犯下什么难以弥补的错误,拿下集庆就只是个时间问題。 但这个战略构想,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耗废时日,康茂才经营钟山防线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准备极为充分,集庆路的治所江宁,也是有名的易守难攻,万一蒙元那边被打急了眼,从北方调兵來进攻徐州,淮安军就要再度面临两线作战的风险。 而唐子豪今天所献的策略,则恰恰弥补了这个弱点,避开敌军重兵布防的东线,发挥淮安军水师优势,从扬子江上直扑采石矶,只要有三到五千兵马成功登岸,构筑起稳固防御阵地,后续就可以源源不断运送大部队过去,届时,康茂才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其苦心经营的钟山防线将形同虚设。 “我早就该想到从这里过江。”越琢磨,朱重九越觉得唐子豪的提议有道理,双手并拢于胸前,不停地搓动,“采石矶,我当初听说过,敌军站在岸上箭如雨下,常”(注1) ‘常遇春眼下早就投奔了朱元璋,’猛然间想到这员绝世猛将的归宿,朱重九声音嘎然而止,常遇春如另一个时空所载的历史一样,主动投奔了朱元璋,而以目前双方所选择的道路來看,自己和朱元璋之间,恐怕早晚必有一战,到那时 “大总管可是忧心,采石矶易守难攻,。”发觉朱重九的情绪急转直下,唐子豪赶紧低声开解,“不妨,那里下官曾经去过多次,知道的登陆点不止一处,而只要康茂才不在,守军也未必会抵抗得太认真。” “那就有劳左使大人了。”朱重九闻听,不得不将心中的遗憾暂且隐藏起來,冲着唐子豪轻轻拱手,“请务必在舆图上标得明白些,也好让我军在登陆时,少损失一些弟兄。” “那是自然。”唐子豪侧开身,笑着还礼,“唐某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话间,吴良谋已经带着一群文职参谋,将舆图取來,平铺在凉亭内的石头桌案上,并且替唐子豪准备好了笔墨。 那唐子豪也不多客气,走上前,抓起一根削尖了的木炭条,三下两下,将采石矶一带的地形,打上了七八处标记,并且将标记附近的水文地貌,逐一在舆图下角的空白处,注了个清清楚楚。 当将所有工作完成之后,他放下炭笔,冲着朱重九第三次拱手,“以淮安水师之能,采石矶必将一鼓而下,但唐某先前所说的帝王基业,却指得不光是夺取太平、集庆等路,唐某所说的帝王基业,在这” 迅速又躬下身,他抓起炭笔,在距离采石矶不远处用力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此地多丘陵,其中大磕山、长龙山、金石墩等处,曾有人露天之中,捡到黑色之石,锻之则可得精铁数斤,所以唐某推测,此地当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铁矿,总管若遣一能吏开采之,淮安军于十年之内,将不再有缺铁之忧。”(注2) 注1:采石矶之战,是常遇春的成名战,经此一役,他让朱元璋彻底认可了自己的勇武,进而受到重用,成长为大明开国第一武将。 注2:马鞍山铁矿品质优良,埋藏深度也不大,但被发现的时间却非常晚,直到清末,才有人在勘察煤矿时,不小心发现了铁矿,部分矿石,含铁量高达一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