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西安文人 校园日记在线阅读 - 《劝学》背后的思考

《劝学》背后的思考

    《劝学》背后的思考

    ---荀子贻误中国两千多年

    “现在咱们讨论一个问题,通过学习《劝学》。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是人生的道理?”我在讲台上来回走着,就等着弟子们畅所欲言了。

    “我有个观点可是不知是否正确?”一个学生嗫嚅着,似乎很为难。

    “说!”我放大声音。

    “文章当中谈到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当然清楚荀子的用意,可是我还是相当千里马,因为我觉得驽马那‘十驾’的背后充满了无奈的叹息,当然我们一定要排除那些天资愚拙却又必须通过读书走向仕途或是天生喜欢某种东西那就自然需要艰苦的努力,可是我还是喜欢当千里马!”这个学生终于说完了,他战战兢兢地坐下来,然后等我的评判。

    我突然猛地一震,我已经既不清楚上课的时候说了些什么,我只是把这样充满异类的思想灵光珍藏起来,然后不断酝酿,后来猛然发现荀子的恶毒,他竟然贻误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他的这篇带有很强的诱导性的文字仍然在高中语文课本里闪光!

    我似乎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晚上横竖睡不着觉,最后还是勇敢地起身,坐在电脑跟前,虔诚地祷告了一下中国教育的上苍,然后开始敲出我心里的旋律。

    我从教二十年来,仔细盘点一番,突然发现自己实在无能。这二十年来自己劝勉过的学生实在不在少数,可有多少人最后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多少人能够忍辱负重听到了春雷第一声?!

    他们大多流落在了社会,或是花钱进了一所所谓的大学,最后还是与学业无缘,不是提前下海经商就是无所事事,成为无知者无畏范例或是啃老族的新成员。

    我们在劝什么?!

    荀子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孩子们都召集到自己的门下,对着不同资质不同爱好不同个性不同喜怒不同心理的孩子们进行同一种整齐划一般愚蠢的单一的教导呢?

    猛然一想,这两千多年来我们摧残了多少人才和性灵啊!

    这时才猛然想到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在人类历史向前涌动中一直处在现今的行列,翻开历史教材,到处都是我们在各个领域领先其他民族的千百字样的年代。很简单,我们的政治体制必然锻造出这样的教育制度,我们这样的教育制度也许在古代还是有它先进的一面,可是一旦进入全球化的轨道我们发财感到捉襟见肘痛苦不堪了。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这样。

    “回答我一个问题,要求很简单,希望你能真诚,那就是你真的喜欢学习吗?”我问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的回到都是血淋淋的“不”!

    哈,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

    我们一直把“愚公移山”当成成功的经典案例,一直把“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不可更改的坐标,一直把学习作为获取人生幸福迈向更高阶梯的必然。

    好愚昧!

    据说南方的一些地方很多家庭不让孩子上大学,我觉得这样还算聪明。我们看看我们现在所学的内容,如果不为了高考,有多少知识是有用的?古时候强调的是读圣贤书,那是解了一个幼小生命做人的大问题,当他们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之后,虽然不会给这个社会创造什么价值但也不至于危害社会,成为社会的渣滓。

    中国历来是以扭曲人性而见长的,直到如今我们把“不敢抛却一片心”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经典,我们突然发现亲情不见了,友谊失真了,幸福不见了。

    我们的教育出了大问题!

    走笔至此突然想到了韩愈在《师说》中的四个字“不拘于时”,哈,我恍然大悟,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在思想上一片混乱,延续至今已经难以收拾这个破烂不堪的摊子了。

    我们现在还龟缩在鲁迅先生所说的“铁屋子”里,我们这间铁屋子坚固得很,政府每年都要花巨资来维修,哪里稍微有点亮光就要用钢筋混凝土堵死,还美其名曰不要让我们受到伤害。

    我们不知还要在这样的“铁屋子”里忍受多久?!

    《红楼梦》中那个“潦倒不通世故,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成了“真宝玉”我们才会有生的喜悦么?

    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名词,什么时候“中国人”变成“人”的时候我们或是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了!

    真心希望中国教育的春风尽早到来!

    2011/3/29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