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十字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英帝国(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英帝国(续)

    伦敦遭遇火箭袭击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华盛顿,罗斯福又惊又急,在它看来,大不列颠目前务必是要保住的,否则和德国谈判时就会少一个有力的筹码,所以他也顾不得再去追击在巴西附近晃荡的克兰克,直接就命令尼米茨带着舰队北上去大不列颠。他本来还想让斯普鲁恩斯也重新返回,但金上将和李海劝阻了他。

    “总统,虽然我认为我描绘的事实可能悲观了些,但我们必须有所防备。”李海道,“大英帝国投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筹码都压上去,一旦崩盘,连带太平洋方向也完了,我们必须给自己留有余地。”

    罗斯福经过认真思考,答应了两人的请求,给斯普鲁恩斯的电报是看看能不能在短期内给德国舰队以打击,如果没有,干脆直接回转南非然后补充完毕后去澳大利亚算了。

    就在这个当口,英国方面又来了丘吉尔的消息,希望美国舰队能护送一支有3o艘船、2个英国本土师和4艘护航航母去印度。罗斯福本来本能地想拒绝,现在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能让英国人再在印度浪费时间和兵力,但金上将却认为这个要求可以答应,他的理由也着眼于未来。

    “第一,大英帝国可以投降,但仅限于本土,四大自治领必须由我们接手,南非这里的英国本土师最好一个都不剩,便于我们将来牢牢控制住;第二,印度战局虽然日本占尽上风,但并不代表我们就没得打,印度西北角还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如果运去增援兵力和物资,完全可支撑下来,至少能多牵制一些日本实力;第三,目前轴心海军主力集中在太平洋或北大西洋,印度洋方面没有有力舰队,我们可抓住机会袭扰之,破坏日德间航线,断绝其贸易往来,甚至有机会还能摧毁一些日德据点,如能迫使日德舰队主力回援就更好。”金上将总结道,“目前不能再和敌人硬碰硬了,必须找准对手的软肋打,我就不信,世界这么大,日本人、德国人全是刀枪不入的怪物,身上就没有破绽?”

    对此罗斯福考虑了一下认为有理,就没有再坚持——甚至英国人自己都没坚持让斯普鲁恩斯回援,否则丘吉尔提运送本土师去印度干什么?这两个本土师对印度局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印度盟军全盛时期英印军连同美军、中国驻印军将近4o万,这半年多打下来,要么走、要么撤、要么死、要么俘、要么逃,英只剩下了12万人马。但并不能简单地将实力当做是以前的3成,因为损失的人员大多数是印度土人——他们或者在战场上溃散,或者被鲍斯的印度政府吸引而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军,英国人的基本盘——本土部队和有关军官损失并不是太大。

    留下来的英印军无论训练度还是忠诚度都挺高,特别是几个廓尔咯旅也还忠心耿耿地跟着,算是去粗存精的过程。而且由于人数减少,装备相对没减少那么多,英军机械化重装备水平甚至不降反升,而其他补给物资也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同时退守新德里和印度内6地带后,还缩短了本方的战线,延长了日军补给线,有利于内线作战。

    反观日方,在大量援兵抵达后,山下奉文现自己对物资、军火的需求越来越大,占领区越来越广也越来越难以管理,虽说日本占领了大半个印度,但实际上印度地盘这么大,除锡兰岛切实掌握在海军手里外,其余地区光靠3o万日军撒胡椒粉根本照顾不过来,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着鲍斯政府维持秩序,一个土邦只能驻扎几千日军,类似于县城这么大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几十个日本兵,与民众打交道的基本还是鲍斯政府的人。他由衷体会到了中国派遣军当初力不从心的感觉——他现在负责的战区和中国派遣军的作战范围几乎一样大,兵力甚至略少一些。

    所以到3月中旬,借着部队休整的机会,山下奉文第三次打电报给东京,要求继续增兵,数量不能少于5个师团,如果能给7个就更好。这要求震住了大本营,经过激烈讨论,石原莞尔做出决策,决定继续从中国大6撤军,中国派遣军规模缩减到3o万左右并从中抽出2个师团调给印度方面,然后又从关东军抽了1个师团,在本土拆开了1个师团并将其整补为2个治安师团,然后追加了一个飞行师团,勉强算满足了印度方面的最低要求。

    这样一来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不干了,认为自己兵力太少、地盘太多,他顾不过来。石原莞尔一咬牙,提出以平汉线为依据,以西地盘全部放弃,甚至连太原、宜昌、洛阳、襄阳这样的大城市也准备仿效南昌的形式予以放弃,打算将这几个大城市分别卖:太原卖给阎锡山,宜昌和襄阳卖给重庆,洛阳则脱手给共。甚至暗示重庆方面,如果蒋某人能出大价钱,要武汉也不是不可以谈。

    四座大城市之外的其他中小城市和县城甩卖得更是迅,晋系、中央系、共党控制的地盘都有所扩大,特别是共方,很多根据地直接就连成了片,类似于中央根据地——包括半个陕西、几乎整个山西、三分之一的河南、五分之一的湖北这样占地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3ooo万的巨无霸也开始出现。

    即便是这样卖血、卖肾般的支持力度,也不过就是将印度军从3o万左右提升到4o万,距离山下奉文理想的兵力要求还远远不够,他认为如果要达到严密的控制程度,至少要比关东军 朝鲜军的数量多,而后两者兵力已将近8o万。大本营实在抽不出兵力和物资给他,只能一方面硬着头皮继续动员,打算组建15个三单位制的治安师团;一方面又向海军求援,希望海军能资助一些,正好角田和西村的破交成果送到了特鲁克,于是还没焐热便分了一半给6军。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还要再继续奢谈北进、南下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虽然一帮眼高于顶的昭和参谋吵吵闹闹要求6军继续扩军1oo万,但石原莞尔和堀悌吉认为这是不可能。扩军1oo万的人头很容易凑出来,装备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6军军费过多挤占了海军的份额,导致海军实力上不去的话,日本就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中——一旦联合舰队被击败,所有派驻在外的兵力全都是死棋!

    参联会众人虽然并不知道日本内部的窘迫,但他们从日本不断扩张的版图上能本能地察觉到日本的软肋所在——地盘太多、线路太长、守不胜守!

    参联会当天晚上讨论的最后一个话题是火箭。罗斯福显然对这种高、远程武器也很感兴趣,甚至天才地预见到可使用这种武器将美国曼哈顿工程开的“大炸弹”投放出去,思考半天后他说道:“先生们,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这种东西我们必须造出来,我先给你们2o亿美元,你们去想办法吧。”在罗斯福看来,他从来没听到过火箭方面的情况报告,估计美国火箭水平是很糟糕的,而且这次没英国技术可以参照,必须美国人独立研究,所以一口气就拍出了2o亿——相当于2o艘埃塞克斯级的价格。

    “事实上,我们是有研究的,甚至当初比德国人还强一点,是被我们自己耽误了。”马歇尔尴尬地笑笑,“我们找到了这方面的权威,他愿意亲自和我们汇报并介绍火箭。”

    马歇尔没有吹牛,他找到的人叫罗伯特-戈达德,他从192o年开始研究液体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沃德农场成功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193o年,他研究的火箭飞行度达到8oo千米/小时,并在次年的火箭射试验中先采用了现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统。这个时候,德国第一枚火箭才刚刚试验,而目前位居德国火箭技术头把交椅的布劳恩这时候连大学都没念完。

    在介绍完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学术进展后,戈达德说道:“总统和各位将军阁下,非常遗憾地指出,本来我国在该领域领先德国人2-3年。大萧条以及我国政府不重视国防科技、片面注重经费平衡的体制破坏了这个体系,如果你们描述的投放在伦敦的德国火箭有关性能真实无误的话,我预计现在我们与德国人的差距在3-5年,最快也要三年才能见效。而我恐怕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为什么?”

    “医生诊断我患了喉癌,可能还有一年左右的寿命。”

    “哦,上帝,这可太不幸了。”所有人惊呼起来。

    “我会在剩余的一年里拼命工作的……”戈达德笑笑,“另外我再推荐个人,我认为他有能力接替我把后续的工作干好。”

    “谁?”

    “冯-卡门教授及他的中国学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