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十字在线阅读 - 第229章 背锅侠杜威(1)

第229章 背锅侠杜威(1)

    对丘吉尔派人去大不列颠搞事的行为,华盛顿完全知晓并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予以默许,不过除提供极其有限的技术支援外,其他一概没有插手。按杜威本意,这件事搞成了,盟军上下精神都能为之一振,还能明显破坏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布局并迟滞英德和解;搞砸了也损失不了什么——横竖都是丘吉尔的人马,德国哪怕要查也查不到美国头上,天塌下来先由丘吉尔这胖子顶着。

    谁知道事情最后没搞成,反被德国人一口咬定是幕后主使,杜威那个气啊,真想把丘吉尔拖过来狠狠打一顿,同时又想告诉德国人——你们瞎了眼么?明明是胖子在搞鬼,你们应该去找他!找他!

    可这话光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咆哮没用,得德国和世界舆论相信才行,别说轴心48国集团不信美国与此完全无关的论调,就连中立方瑞士大使都不相信他的辩解,最起码也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而瑞典大使则认为美国根本就是在推卸责任,认为德国说得不错,美国人一直在欧陆搞阴谋,对此极为恼火。

    至于美国本国议员,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为杜威的“决策”大声叫好,认为这是挽回士气、反击侵略的妙手;一派认为有点不太符合骑士精神和政治道义,对此持有保留态度,不过也不认为做错什么。

    私底下杜威对这件事隐隐约约表示了不安,但在公开场合,特别是有记者介入的公众场合,他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强硬:“敌人袭击了珍珠港、袭击了纽约,难道那里不是民用目标?难道那里不是平民聚集地?凭什么敌人可以攻击我们的民用目标和平民,我们就不能攻击?至于德国人的威胁,让他们见鬼去吧,早在他们这么说之前,他们早就在这么做了,我们永不害怕,我们永不屈服,我们渴望和平但永远不会向威胁和暴政低头!”

    这番漂亮话为他赢得了不少掌声,也使他当选后因为夏威夷岌岌可危的局势而急速下降的民调有所回升,大家认为虽然军队在南美打得不行,虽然在夏威夷也是步履维艰,但至少在想尽一切办法地努力——刺杀这件事得到了很多普通平民的拥护。

    里宾特洛甫在新年过后收到了美方通过瑞士的正式答复:宣称与此事无关!他直截了当地向中立方提出:“既然华盛顿说不是他们干的,那是谁干的?如果说是丘吉尔动的手,美国政府应站出来发表声明。”

    “什么声明?”一直为美德两家牵线搭桥的瑞士外交部长为难地说,“能否请您说得具体一点。”

    “郑重声明美国政府与这起恐怖事件毫无关系,阐述美国政府从不支持也不会使用此类恐怖袭击的立场,对加拿大政府进行此种行为表示遗憾并予以道义谴责!”

    瑞士人觉得德方说得很有道理,认为这个要求不过分,便把意见向华盛顿转达,杜威听后苦笑不已:这种话能说么?通过秘密外交渠道否认已是美方最大的妥协了,毕竟在公开场合,政府还没有撇清与刺杀的关系呢。

    如果美国公开否认并谴责这件事,那就承认整件事是丘吉尔政府干的,难道还指望推到自由法国或其他恐怖组织上去,那是在公然藐视欧洲政治家的智慧。刺杀元首这种行动就连一贯搞恐怖活动的美国黑手党和犹太复国行动组织的人都不敢出面来背这个锅,这帽子太大,因为这不是一般的袭击事件,这是发生在英国伦敦,在白金汉宫袭击德国元首,一下子就招惹了英、德两个大国,简直是自寻死路。

    如果犹太组织敢出面说是自己干的,将来后果不堪设想——非洲可还有上百万犹太人呢,好不容易等到德国人关闭集中营、逐步释放犹太劳工,真要敢承认,保不齐德国真会进行种族灭绝。这些组织都很有自知之明,就算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跳出来承认,也不可能真正把责任揽走:笑话,能在英德军队严防死守下进行恐怖袭击,没有政府支持怎么可能?

    刺杀行动现在美国民间是一片叫好声,主流民意认为完全应该且正当合理,这让杜威陷入两难境地:否认关联直接得罪选民和盟国政府,承认关联就意味着把德国政府得罪狠了,最后两害相较取其轻——宁得罪德国人也不能得罪自己人。

    至于谴责丘吉尔政府是更不能采取的行动,这会变成美、加盟友公开决裂,这种小儿科的政治低级错误杜威是不会犯的,所以他只能耍两面派,一面私下否认美国支持恐怖行动,一面又向渥太华拍电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甚至还通过设在华盛顿的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表扬英国情报机构干得好!

    为了这句干得好:长弓手损失了50多名激进派和同样数目的外围人员,同时还有200多名未直接参与但同样是组织成员的人物被捕,大c主持的搜捕工作到现在还在持续进行中。

    这种暧昧态度对美国媒体和舆论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参联会众人同样没认识到德国上述表态后的严重程度——狠话谁不会说?英美还宣称要轴心无条件投降呢,这不现在正在谈和平条件么?

    用参联会这批将领的话说,“确实干得好!只恨没有成功!”

    而轴心集团和各中立国见美国迟迟没有明确表态,便认为美国政府是在默认自己与之有关——多说无益!

    整件事发展到最后,唯有远在加拿大的温斯顿·丘吉尔露出了阴谋得逞的笑容:刺杀行动显示了渥太华政府的能量,对大不列颠人民是一个警醒作用;同时又打击了德国的嚣张气焰,为战争挽回了一些颜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美方事后的反应和杜威的电报确信了华盛顿当局不会抛弃自己和英国政府,这就足够了。至于刺杀成功他从开始就不抱希望——重要的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收到里宾特洛甫的复电,霍夫曼冷冷一笑,杜威首鼠两端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他既不想放弃这件事带来的声望提升、内部凝聚效果,又不想承担某些不利后果——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他交代里宾特洛甫:“不用理会美国人的无病"shenyin",进一步提高报价,迫使和谈接触破裂!”

    后者对此显然心领神会。

    在交代这些内容时,英德双方已达成一揽子协定:

    第一,1月下旬,和丹麦公投一样举行北爱尔兰地位公投,欧洲各国会派出观察员;

    第二,双方明确了南非局面的统一安排,南非将分解为英属南非领地、布尔共和国、两个非洲保护国、北罗得西亚承认欧洲各国占领现状,南罗得西亚依然是英国直接殖民地——通过这些措施,伦敦巩固了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三,履行法律程序,将国名正式变更为“大不列颠及纽芬兰联合王国”;

    第四,准备军事力量入驻美洲领地,地盘由德国帮助恢复;

    第五,按照德国的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图纸进行军工产品生产;

    第六,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参加欧盟和联合国;

    第七,以宗主国身份劝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德国承诺保护两国独立,不会让他们被日本占领,但必要的补偿和好处要给日本一些——伦敦当局对此表示理解和接受。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英德间的重大分歧便基本解决了,霍夫曼在看望苏格兰和马恩岛德国驻军后,动身去了爱尔兰,准备和爱尔兰谈谈今后的欧盟运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