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震动在线阅读 - 匆匆六百天

匆匆六百天

    不经意间,看看自己的更新记录,已经连续更新了600天,暗暗吃惊的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走进17K,完全是一种偶然,重新拿起笔来写小说,更是一种偶然,当初只是为了朋友的邀约,给他们的网站凑凑稿子,后来朋友离开了网站,也就有了到小说网站注册写小说的冲动。

    也是为了试一试自己的感觉,另外就是闲时打发时间,还有就是将自己的思考付诸文字,当然是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没想到这一试就是600天。

    写小说干什么?或者为什么写小说?这是家人和朋友都在问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也在时时的拷问着自己。想想自己第一次拿起笔来写小说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那是一个思想解放、思维解放、行为解放的时期,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运动,最先觉醒的就是文学艺术。很多人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文学这个独木桥上瞬间涌上了无数的人,都在试图通过文字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个时候写小说,对于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说话的冲动还是让位于成名成家的实际功利的,作家的光环在哪个时期太过炫目,也太有吸引力了。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仅仅就是十几年的时间,文学就如昨日黄花,失去了他娇艳的色彩和魅力。

    尽管有了一些暂获,也如愿成为了市青年作协的会员,可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渐渐的也觉得有些遥远,除了能力和见识,思维的苍白和思考的局限,也时时提醒着自己,成为大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好在读书和思考,尤其是写作积累的一些能力,还是使我进入了一个同样需要用笔谋生的领域----新闻行业。

    从一个人物和故事的创造者,变成一个事件的纪录者,角色的转换给了我更大的施展空间,我一直以为新闻工作是年轻人的事业,也应该是年轻人可以从事并做好的职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新兵也变成了老兵,尤其是渐渐退出一线采访之后,发现新事物的冲动,慢慢地让位于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存在与合理也时时困惑着大脑。

    几十年走过来,觉得应该回首和品味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也愿意将一些思考重新付诸笔端,当然这些片段凝结成的文字,属于功利的已然不多,更多的还是记忆和碎片化的聚合。

    这就又回到了写小说为什么的问题上了,似乎只要为文就总也绕不开这个问题,那就是基本的认识和想法,为了功利吗?现在自媒体时代写小说能得到什么样的功利,想来也就很清楚了,而且年过半百的年纪,功利又有什么意义?

    为了金钱吗?想来更觉得可笑,上架一年多的时间,每月的收入不足烟钱,更不要说付出与收入的比较了。

    那么就是为了存在了?可几百万文字的存在,只有区区几十万的点击率,存在在哪里?想想难免哑然。

    也许与一位读友的对话,可以窥见一丝端倪,那就是想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完,为了读友,也为了自己。

    也许这些才准确一些,文字里有我对社会和现实,以及存在的思考,在这个纷繁的社会,焦虑的社会生态之中,说一些自己能够听得懂的话语,透析一些自然的现象,说给未来的自己。

    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一个曾经有着辉煌文明和传统文化记忆的民族,只剩下了从政府到公众步调一致地向钱看,所有文化现象都聚焦到金钱的获取上。社会没有了主流价值观,国家没有了方向,只剩下一群像逐臭的苍蝇一般的群体,为了金钱,可以没有信仰,没有敬畏,甚至没有了善恶观和是非观。传统和现代,所有的智慧都是在为金钱服务。

    一个没有了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就像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躯壳,仅仅只是行尸走rou,又能走多远?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断送了传统文化,而如今的变革,却是割裂了东方文明的延续脉络。也许只有若干年后才能明白问题所在,而到了那个时候,留给记忆的不能只是悔恨和否定,还应该有些清晰的思考和感知,以及应该有的美好。

    社会现实什么样?而应该什么样?这是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答案各异,但向善应该是一种主流,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社会需要正能量,人需要精神和信仰,群体需要规则和方向,这些都是现实社会需要的。不管是官场文,还是其他的文字形式,归类只是一种形式,目的还是写人,文字就是写给人看的,社会可以没有主流价值观和导向,文章中却不能没有。在文章中讲述美好,或者塑造完美,不仅仅只是一种臆想和愿望,而更应该是一种追求。

    我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就像当初我弃文而向新闻时的冲动一样,那是为发现而兴奋,而今却是为记录而坚持。

    希望我能坚持下来,并把应该有的真实记录好,表述好,仅此而已。